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及触控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171380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及触控面板,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以简化制造触控面板时的工艺。所述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一走线引脚,第一走线引脚位于触控面板的第一引脚邦定区;利用第一掩膜版,沉积层间绝缘层,其中,第一掩膜版上设置有第一遮蔽结构,第一遮蔽结构用于遮蔽第一引脚邦定区;形成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走线和第二走线引脚,第二走线引脚位于触控面板的第二引脚邦定区。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touch panel and the touch pan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 touch panel of a touch control panel,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ouch control display, so as to simplify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 touch panel. The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includes: forming a first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layer, first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layer includes a first electrode, a first touch touch line and the first wire pin, the first wire pin is located in the touch panel first pin bonding area; using the first mask deposited, the interlayer insulating layer, wherein the first mask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hielding structure, first shielding structure for shielding the first pin bonding region; forming second touch electrode layer second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layer includes second touch electrode, second wire and second wire touch pin, second wire touch panel second pin pin is located in the bonding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及触控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触控显示装置是一种即可以实现显示又可以实现触控的装置,目前,触控显示装置通常包括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根据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将触控显示装置划分为内置式触控显示装置和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Out-cell),其中,内置式触控显示装置又可以分为内置面内式触控显示装置(In-cell)和内置面上式触控显示装置(On-cell),由于内置面上式触控显示装置(On-cell)具有便于触控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设计、及防止显示单元与触控面板相互影响的优点,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内置面上式触控显示装置(On-cell)中,将触控面板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上,触控面板通常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走线、第二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走线,第一触控走线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连接、另一端沿触控面板的走线区延伸至触控面板的一侧边缘的第一引脚邦定区,并形成第一走线引脚,第二触控走线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触控电极连接、另一端沿触控面板的走线区延伸至触控面板的一侧边缘的第二引脚邦定区,并形成第二走线引脚。为了方便将触控驱动芯片与第一走线引脚、第二走线引脚邦定,通常需要将第一走线引脚、第二走线引脚暴露出来。然而,在现有的触控面板的制造过程中,由于触控面板内部结构的限制以及工艺设计的限制,通常需要通过多次构图工艺,以将第一走线引脚、第二走线引脚暴露出来,造成制造触控面板时的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用于简化制造触控面板时的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一走线引脚,所述第一走线引脚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第一引脚邦定区;利用第一掩膜版,沉积层间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掩膜版上设置有第一遮蔽结构,所述第一遮蔽结构用于遮蔽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形成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走线和第二走线引脚,所述第二走线引脚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第二引脚邦定区。优选地,在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之前,所述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提供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且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采用薄膜封装技术进行封装;所述第一遮蔽结构还用于遮蔽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邦定区。优选地,所述第一遮蔽结构包括:用于遮蔽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的第一挡板,及用于遮蔽所述显示邦定区的第二挡板。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显示邦定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同一侧边缘,且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侧边和所述显示邦定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侧边平齐;所述第一遮蔽结构包括同时遮蔽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和所述显示邦定区的第三挡板。优选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引脚上的第一显示堆叠结构,所述显示引脚位于所述显示邦定区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堆叠结构上的第二显示堆叠结构,及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引脚上的第一走线引脚堆叠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显示堆叠结构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堆叠结构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堆叠结构垂直于所述显示邦定区靠近所述触控面板的显示区的侧边的表面;所述第一走线引脚堆叠结构覆盖所述第一走线引脚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一走线引脚垂直于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靠近所述触控面板的显示区的侧边的表面。优选地,在提供一显示面板之后、在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之前,所述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利用第二掩膜版,沉积刻蚀阻挡层,其中,所述第二掩膜版上设置有第二遮蔽结构,所述第二遮蔽结构用于遮蔽所述显示邦定区。优选地,所述刻蚀阻挡层为无机材料刻蚀阻挡层。优选地,在形成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之后,所述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采用喷涂工艺,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不覆盖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所述第二引脚邦定区和所述显示邦定区。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优选地,在形成保护层之后,所述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形成偏光层。优选地,形成所述偏光层的工艺为涂布工艺。优选地,所述层间绝缘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优选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发射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优选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的材料均为金属。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中,在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与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之间的层间绝缘层时,利用第一掩膜版,直接沉积层间绝缘层,且第一掩膜版上设置有遮蔽第一引脚邦定区的第一遮蔽结构,也就是说,利用第一掩膜版沉积层间绝缘层时,层间绝缘层不会覆盖第一引脚邦定区,层间绝缘层也就不会覆盖第一引脚邦定区内的第一走线引脚,因而无需在后续通过构图工艺使第一走线引脚暴露出来,从而可以减少制造触控面板时的工艺步骤,简化制造触控面板的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用于简化制造触控面板时的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依次形成的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层间绝缘层和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其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一走线引脚,所述第一走线引脚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第一引脚邦定区;所述层间绝缘层不覆盖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走线和第二走线引脚,所述第二走线引脚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第二引脚邦定区。优选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所述层间绝缘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依次形成在显示面板上,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且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采用薄膜封装技术进行封装;所述层间绝缘层不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邦定区。优选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引脚上的第一显示堆叠结构,所述显示引脚位于所述显示邦定区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堆叠结构上的第二显示堆叠结构,及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引脚上的第一走线引脚堆叠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堆叠结构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堆叠结构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堆叠结构垂直于所述显示邦定区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侧边的表面;所述第一走线引脚堆叠结构覆盖所述第一走线引脚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一走线引脚垂直于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侧边的表面。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之间的刻蚀阻挡层,所述刻蚀阻挡层不覆盖所述显示邦定区。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上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不覆盖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所述第二引脚邦定区和所述显示邦定区。优选地,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保护层上的偏光层。所述触控面板与上述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用于简化制造触控面板时的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及触控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一走线引脚,所述第一走线引脚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第一引脚邦定区;利用第一掩膜版,沉积层间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掩膜版上设置有第一遮蔽结构,所述第一遮蔽结构用于遮蔽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形成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走线和第二走线引脚,所述第二走线引脚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第二引脚邦定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走线和第一走线引脚,所述第一走线引脚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第一引脚邦定区;利用第一掩膜版,沉积层间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掩膜版上设置有第一遮蔽结构,所述第一遮蔽结构用于遮蔽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形成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走线和第二走线引脚,所述第二走线引脚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第二引脚邦定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之前,所述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提供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且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采用薄膜封装技术进行封装;所述第一遮蔽结构还用于遮蔽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邦定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蔽结构包括:用于遮蔽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的第一挡板,及用于遮蔽所述显示邦定区的第二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显示邦定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同一侧边缘,且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侧边和所述显示邦定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侧边平齐;所述第一遮蔽结构包括同时遮蔽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和所述显示邦定区的第三挡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引脚上的第一显示堆叠结构,所述显示引脚位于所述显示邦定区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堆叠结构上的第二显示堆叠结构,及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引脚上的第一走线引脚堆叠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堆叠结构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堆叠结构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堆叠结构垂直于所述显示邦定区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侧边的表面;所述第一走线引脚堆叠结构覆盖所述第一走线引脚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一走线引脚垂直于所述第一引脚邦定区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侧边的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一显示面板之后、在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结构层之前,所述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利用第二掩膜版,沉积刻蚀阻挡层,其中,所述第二掩膜版上设置有第二遮蔽结构,所述第二遮蔽结构用于遮蔽所述显示邦定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阻挡层为无机材料刻蚀阻挡层。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第二触控电极结构层之后,所述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还包括:采用喷涂工艺,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不覆盖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伟男金楻刘阳升孔梦夏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