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速负压引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50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调速负压引流瓶,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内部设置有软木塞,所述软木塞的中部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瓶的两侧均连通有减压管,所述减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压箱,所述减压箱远离引流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减压箱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减压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所述旋转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套接有升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能够根据需要引流的位置来调节引流速度,避免对患者造成进一步伤害。

Adjustabl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bo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djustabl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bottle comprises a drainage bottle, the drainage bottl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ork, the middle of the cork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age pipe, the drainage bottle is communicated with both sides of decompression, decompressio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box of the decompression decompression tube. From the side of the drainage bottl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tor, the output of the first end of the motor through the vacuum tank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gear, a bea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vacuum tank at the bottom of the top activity of the bearing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column, the surface of the rotary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gear second with the first top gear, the rotating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imiting plate, the top limit boar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crew, the screw surface is sheathed with the lift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operation and can adjust the drainage spee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need drainage to avoid further injury to the 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速负压引流瓶
本技术涉及负压引流瓶
,具体为可调速负压引流瓶。
技术介绍
负压引流瓶可以用来引流是指将组织裂隙、体腔和有脏器官骨的液体引离原处和排出体外。广义的引流还包括内引流,如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和胃肠之间的短路吻合等,可以达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作用、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等目的。但是目前的负压引流瓶在使用中无法根据需要引流的位置来调节引流速度,容易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调速负压引流瓶,具备可以调节引流速度的优点,解决了目前负压引流瓶无法调节引流速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调速负压引流瓶,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内部设置有软木塞,所述软木塞的中部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瓶的两侧均连通有减压管,所述减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压箱,所述减压箱远离引流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减压箱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减压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所述旋转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套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通过支架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减压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滚轮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靠近支架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部贯穿减压管且延伸至减压管的内部,所述减压管的底部且对应调节板贯穿的位置开设有通口,所述减压管的内部且位于调节板远离引流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压扇叶,所述引流瓶的右侧且位于减压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软木塞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远离软木塞的一侧与引流瓶的内壁接触,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减压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齿牙相适配的第二齿牙。优选的,所述螺杆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升降板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配合,达到了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齿轮促使第二齿轮旋转的效果,再通过第二齿轮、旋转柱和螺杆的配合,达到了第二齿轮旋转促使旋转柱带动螺杆旋转的效果,最后螺杆、升降板和调节板的配合,达到了螺杆旋转时升降板带动调节板上下移动来调节减压速度的效果,操作简单,能够根据需要引流的位置来调节引流速度,避免对患者造成进一步伤害。2、本技术通过升降板、支架、滚轮和滑轨的配合,达到了避免升降板跟随螺杆一同旋转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垫,可以达到避免气体流出引流瓶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垫,可以达到避免减压时气体流出减压管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B-B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C-C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中:1引流瓶、2软木塞、3减压管、4减压箱、5第一电机、6第一齿轮、7轴承、8旋转柱、9第二齿轮、10限位板、11螺杆、12升降板、13支架、14滚轮、15滑轨、16调节板、17通口、18第二电机、19减压扇叶、20控制器、21第一密封垫、22第二密封垫、23固定板、24引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可调速负压引流瓶,包括引流瓶1,引流瓶1的内部设置有软木塞2,软木塞2的中部连通有引流管24,引流瓶1的两侧均连通有减压管3,减压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压箱4,减压箱4远离引流瓶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可以带动第一齿轮6旋转,第一电机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的一侧与减压箱4固定连接,设置固定板23可以起到固定第一电机5的效果,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减压箱4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减压箱4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7,轴承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柱8,旋转柱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6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9,第一齿轮6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第二齿轮9的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齿牙相适配的第二齿牙,旋转柱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限位板10可以避免升降板12下降过程中与第二齿轮9碰撞,限位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11,螺杆11的表面套接有升降板12,螺杆11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升降板12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升降板12远离第一齿轮6的一端通过支架13活动安装有滚轮14,减压箱4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15,滚轮14与滑轨15滑动连接,通过升降板12、支架13、滚轮14和滑轨15的配合,达到了避免升降板12跟随螺杆11一同旋转的效果,升降板12靠近支架13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6,调节板16的顶部贯穿减压管3且延伸至减压管3的内部,软木塞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21,第一密封垫21远离软木塞2的一侧与引流瓶1的内壁接触,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垫21,可以达到避免气体流出引流瓶1的效果,调节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22,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垫22,可以达到避免减压时气体流出减压管3的效果,减压管3的底部且对应调节板16贯穿的位置开设有通口17,减压管3的内部且位于调节板16远离引流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可以带动减压扇叶19旋转,第二电机18输出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压扇叶19,通过设置第二电机18和减压扇叶19可以达到排出引流瓶1内空气的效果,引流瓶1的右侧且位于减压管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0,控制器20分别与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8电性连接,通过第一电机5、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9的配合,达到了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齿轮6促使第二齿轮9旋转的效果,再通过第二齿轮9、旋转柱8和螺杆11的配合,达到了第二齿轮9旋转促使旋转柱8带动螺杆11旋转的效果,最后螺杆11、升降板12和调节板16的配合,达到了螺杆11旋转时升降板12带动调节板16上下移动来调节减压速度的效果。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20启动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带动减压扇叶19促使引流瓶1内空气排出达到减压的效果,需要调节引流速度时,通过控制器20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齿轮6促使第二齿轮9旋转,第二齿轮9旋转促使旋转柱8带动螺杆11旋转,螺杆11旋转促使升降板12带动调节板16上升,调节板16上升可以达到调节引流瓶1内空气被排出的速度进而来调节引流速度。综上所述:该可调速负压引流瓶,通过第一电机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9、旋转柱8、螺杆11、升降板12和调节板16的配合,解决了可以调节引流速度的优点,解决了目前负压引流瓶无法调节引流速度的问题。尽管已经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调速负压引流瓶

【技术保护点】
可调速负压引流瓶,包括引流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1)的内部设置有软木塞(2),所述软木塞(2)的中部连通有引流管(24),所述引流瓶(1)的两侧均连通有减压管(3),所述减压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压箱(4),所述减压箱(4)远离引流瓶(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减压箱(4)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减压箱(4)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7),所述轴承(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柱(8),所述旋转柱(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6)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9),所述旋转柱(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表面套接有升降板(12),所述升降板(12)远离第一齿轮(6)的一端通过支架(13)活动安装有滚轮(14),所述减压箱(4)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15),所述滚轮(14)与滑轨(15)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2)靠近支架(13)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6),所述调节板(16)的顶部贯穿减压管(3)且延伸至减压管(3)的内部,所述减压管(3)的底部且对应调节板(16)贯穿的位置开设有通口(17),所述减压管(3)的内部且位于调节板(16)远离引流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输出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压扇叶(19),所述引流瓶(1)的右侧且位于减压管(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分别与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8)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速负压引流瓶,包括引流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1)的内部设置有软木塞(2),所述软木塞(2)的中部连通有引流管(24),所述引流瓶(1)的两侧均连通有减压管(3),所述减压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压箱(4),所述减压箱(4)远离引流瓶(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减压箱(4)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减压箱(4)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7),所述轴承(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柱(8),所述旋转柱(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6)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9),所述旋转柱(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表面套接有升降板(12),所述升降板(12)远离第一齿轮(6)的一端通过支架(13)活动安装有滚轮(14),所述减压箱(4)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轨(15),所述滚轮(14)与滑轨(15)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2)靠近支架(13)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6),所述调节板(16)的顶部贯穿减压管(3)且延伸至减压管(3)的内部,所述减压管(3)的底部且对应调节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茂武王玉芝孙玉秀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华怡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