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置入的医用鼻中隔夹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57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置入的医用鼻中隔夹板,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弹性金属夹,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空腔,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靠近连接板一端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注液口,且注液口与空腔相通,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绒毛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相关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夹板多位实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对鼻中隔进行上药处理,且夹板的实体结构容易对患者的呼吸造成影响,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Convenient placement of medical nasal septum spl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置入的医用鼻中隔夹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便于置入的医用鼻中隔夹板。
技术介绍
鼻中隔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它由骨、软骨和黏膜构成,衬以粘膜和皮肤,鼻中隔分其为左右二腔,前方经鼻孔通外界,后方经鼻后孔通咽喉,每侧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二者以鼻阀为界,鼻前庭是指由鼻翼所围成的扩大的空间,内面衬以皮肤,生有鼻毛,有滞留吸附灰尘的作用,目前在鼻腔手术后,常用的方法为采用纱布填塞两侧鼻腔以使鼻中隔位于鼻腔的中线位置,由于纱布填塞整个鼻腔,造成鼻腔通气受阻,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虽然现在出现了采用夹板进行固定的技术,但是由于现有的夹板多位实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对鼻中隔进行上药处理,且夹板的实体结构容易对患者的呼吸造成影响,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置入的医用鼻中隔夹板,具备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在对鼻中隔进行定位固定时,通过空腔和通孔配合可以对鼻中隔进行上药处理,同时空腔和通孔也起到了辅助呼吸作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夹板多位实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对鼻中隔进行上药处理,且夹板的实体结构容易对患者的呼吸造成影响,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置入的医用鼻中隔夹板,包括弹性金属夹,所述弹性金属夹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空腔,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靠近连接板一端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注液口,且注液口与空腔相通,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绒毛层。优选的,所述弹性金属夹、连接板与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远离弹性金属夹的一端均开设有圆弧面。优选的,所述空腔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导流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上通孔的数量均不少于二十个,且数量不少于二十个的通孔等间距均匀分布在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通过空腔、通孔和注液口的设置,使得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在对鼻中隔进行定位固定时,能够快速方便的对鼻中隔进行上药处理,同时空腔和通孔也起到了辅助呼吸的作用。二、本技术通过连接板、第一固定夹板、第二固定夹板、空腔、通孔、注液口、绒毛层、圆弧面和导流槽的配合使用,当需要使用时,拉动两个连接板向外运动一端距离,通过圆弧面然后把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插入到鼻腔中,由于在弹性金属夹弹力的作用下配合连接连接板使得第一固定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向内收拢,从而夹紧鼻中隔起到了固定作用,当需要对鼻中隔进行上药处理时,把药液从注液口注入到空腔内,在导流槽引流的作用下,使得药液能够缓缓流入到空腔后端,在流动的过程中会通过通孔流到固定夹板外,从而药液会浸湿绒毛层,绒毛层增大了与鼻中隔的接触面接,从而使得药液能够充分的与鼻中隔接触,进一步促进了鼻中隔的吸收,而且,空腔和通孔也起到了辅助呼吸的作用,通过上述相关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夹板多位实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对鼻中隔进行上药处理,且夹板的实体结构容易对患者的呼吸造成影响,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主剖视图。图中:1-弹性金属夹、2-连接板、3-第一固定夹板、4-第二固定夹板、5-空腔、6-通孔、7-注液口、8-绒毛层、9-圆弧面、10-导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置入的医用鼻中隔夹板,包括弹性金属夹1,弹性金属夹1、连接板2与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均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一体成型结构的设置,增加了弹性金属夹1、连接板2、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的稳定性,弹性金属夹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远离弹性金属夹1的一端均开设有圆弧面9,通过圆弧面9的设置,便于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置入到鼻腔中,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5,空腔5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导流槽10,导流槽10便于药液在空腔5内进行流动,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上通孔6的数量均不少于二十个,通过数量不少于二十个通孔6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药液留到鼻腔中的速率,且数量不少于二十个的通孔6等间距均匀分布在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的两侧,通孔6贯穿空腔5,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靠近连接板2一端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注液口7,注液口7便于往空腔5内添加药液,且注液口7与空腔5相通,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绒毛层8,绒毛层8避免了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对鼻中隔黏膜造成损害,同时绒毛层8增加了药液与鼻中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促进了鼻中隔的吸收。工作原理:该便于置入的医用鼻中隔夹板在使用时,当需要使用时,拉动两个连接板2向外运动一端距离,通过圆弧面9然后把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插入到鼻腔中,由于在弹性金属夹1弹力的作用下配合连接连接板2使得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向内收拢,从而夹紧鼻中隔起到了固定作用,当需要对鼻中隔进行上药处理时,把药液从注液口7注入到空腔5内,在导流槽10引流的作用下,使得药液能够缓缓流入到空腔5后端,在流动的过程中会通过通孔6流到固定夹板外,从而药液会浸湿绒毛层8,绒毛层8增大了与鼻中隔的接触面接,从而使得药液能够充分的与鼻中隔接触,进一步促进了鼻中隔的吸收,而且,空腔5和通孔6也起到了辅助呼吸的作用,通过上述相关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夹板多位实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对鼻中隔进行上药处理,且夹板的实体结构容易对患者的呼吸造成影响,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置入的医用鼻中隔夹板,包括弹性金属夹(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夹(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所述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5),所述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贯穿空腔(5),所述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靠近连接板(2)一端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注液口(7),且注液口(7)与空腔(5)相通,所述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绒毛层(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置入的医用鼻中隔夹板,包括弹性金属夹(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夹(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所述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5),所述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贯穿空腔(5),所述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靠近连接板(2)一端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注液口(7),且注液口(7)与空腔(5)相通,所述第一固定夹板(3)和第二固定夹板(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绒毛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置入的医用鼻中隔夹板,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苹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华怡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