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避撞方法、车辆避撞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308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6:47
公开了一种车辆避撞方法、车辆避撞装置和电子设备。该车辆避撞方法包括:获取具有第一避撞装置的第一车辆相对于具有第二避撞装置的第二车辆的相对行驶参数;获取第一车辆和第二车辆中的在前车辆的车辆特性参数;以及,根据相对行驶参数和车辆特性参数来确定第一避撞装置和第二避撞装置之间的作用力的参数,所述作用力由第一避撞装置所生成的第一作用场与第二避撞装置所生成的第二作用场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并用于防止第一车辆和第二车辆产生碰撞。因此,可以在避撞的同时防止对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危险。

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method, 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 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method, 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are disclosed. The 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method includes: obtain the first vehicle first collision avoidance device relative to the driving parameters with second second 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device; obtaining the first vehicle and the second vehicle in the vehicle before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vehicle; an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driving parameters and vehicle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of the first obstacle collision force between the collision avoidance device and the second device, between second and second the first field field the force generated by the first collision avoidance device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device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and for preventing the first vehicle and the second vehicle collision. Therefore, it can prevent the collision and prevent the normal driving of the vehicle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避撞方法、车辆避撞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总的来说涉及车辆安全领域,且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车辆避撞方法、车辆避撞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其自身质量以及相对高的速度,往往会因刹车不及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的记录中,很多事故在发生前,车辆已经采取了制动措施,但因为所需刹车距离极长(例如,高速行驶状态下,普通车辆往往需要超过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刹车距离才能停下来),仍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碰撞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避撞方法、车辆避撞装置和电子设备,其能够基于车辆之间的相对行驶参数和前车的车辆特性参数确定用于避撞的作用力,从而更加高效地消除碰撞的发生。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避撞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车辆相对于第二车辆的相对行驶参数,所述第一车辆具有第一避撞装置,所述第二车辆具有第二避撞装置;获取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中的在前车辆的车辆特性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相对行驶参数和所述车辆特性参数来确定所述第一避撞装置和所述第二避撞装置之间的作用力的参数,所述作用力由所述第一避撞装置所生成的第一作用场与所述第二避撞装置所生成的第二作用场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产生碰撞。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避撞装置,包括:行驶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车辆相对于第二车辆的相对行驶参数,所述第一车辆具有第一避撞装置,所述第二车辆具有第二避撞装置;特性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中的在前车辆的车辆特性参数;以及,作用力参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对行驶参数和所述车辆特性参数来确定所述第一避撞装置和所述第二避撞装置之间的作用力的参数,所述作用力由所述第一避撞装置所生成的第一作用场与所述第二避撞装置所生成的第二作用场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产生碰撞。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车辆避撞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车辆避撞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避撞方法、车辆避撞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车辆相对于第二车辆的相对行驶参数,所述第一车辆具有第一避撞装置,所述第二车辆具有第二避撞装置;获取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中的在前车辆的车辆特性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相对行驶参数和所述车辆特性参数来确定所述第一避撞装置和所述第二避撞装置之间的作用力的参数,所述作用力由所述第一避撞装置所生成的第一作用场与所述第二避撞装置所生成的第二作用场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产生碰撞。因此,提供了能够基于车辆之间的相对行驶参数和前车的车辆特性参数确定用于避撞的作用力,从而在避撞的同时防止对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危险的车辆避撞方法、车辆避撞装置和电子设备。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图1是示出电磁车辆避撞装置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车辆之间的行驶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3是图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避撞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子避撞单元在车辆中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图5的(a)到(c)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角度对应的子避撞单元之间的作用力的示意图;图6是包括四个子避撞单元的避撞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图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避撞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图8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申请概述为了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提出了通过电磁辅助刹车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车辆设置有如下功能:首先,具备对于碰撞危险的产生有感知能力的某种装置,例如前车碰撞预警(FCW)/自动紧急制动(AEB)功能等,也被称为预警装置。其次,存在可以产生磁场的装置,以产生很强的电磁场,也称为电磁刹车装置。与之前的刹车方式不同的是,该装置依靠与其它车辆之间产生的电磁互斥力来避免碰撞。该装置可以安装在车身的各个部位,典型情况为前部和尾部分别安装一个。此外,需要通信装置,使得车辆与车辆之间具备通信的能力,也称为车对车(V2V)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技术来实现。例如,电磁车辆避撞装置在应用时,如果车辆在高速行驶,发现前方有其它汽车低速行驶,且其相对距离已经达到一定危险程度,此时,预警装置发出预警信息,并通过V2V通信装置发出该信息。同时,该车辆启动电磁刹车装置,该装置将产生一个磁场,并且该磁场的极性信息也通过V2V通信装置一并发出,前车在接收到这些信息后,也立即启动电磁刹车装置,该装置将在尾部产生一个磁场,并且该磁场的极性与后车相同。根据电磁原理,此时,两车之间将产生互斥力,如图1所示。图1是示出电磁车辆避撞装置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并且,该电磁斥力的大小随着距离的缩短而急剧变强,这就相当于两车之间夹了一个隐形的安全气囊,这样,电磁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前车被加速,而后车被减速。只要磁场足够强大,就可以消除碰撞的发生,或者在极大程度上减轻碰撞的严重程度。然而,经过研究发现,在电磁车辆避撞装置启动时,如果磁场互斥力太强,将可能导致前车被加速太猛,而导致新的危险产生,例如导致对于更前方的车辆的追尾,或者撞到前方固定障碍物,或者导致车辆失控而偏离车道。此外,在碰撞即将发生时,前车与后车之间在前进方向上可能并非完全相同,而是由于车头朝向不同而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夹角θ,如图2所示。图2是示出车辆之间的行驶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电磁车辆避撞装置在产生车辆之间的电磁斥力时,显然该力将对前车造成作用,导致前车在角加速度作用下产生偏向,从而导致新的危险产生。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基本构思是提出一种车辆避撞方法、车辆避撞装置和电子设备,其能够基于车辆之间的相对行驶参数和前车的车辆特性参数确定用于避撞的作用力,从而在避撞的同时防止对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危险。在介绍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车辆避撞方法的概述图3是图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避撞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避撞方法包括:S101,获取第一车辆相对于第二车辆的相对行驶参数,所述第一车辆具有第一避撞装置,所述第二车辆具有第二避撞装置;S102,获取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中的在前车辆的车辆特性参数;以及S103,根据所述相对行驶参数和所述车辆特性参数来确定所述第一避撞装置和所述第二避撞装置之间的作用力的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避撞方法、车辆避撞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避撞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车辆相对于第二车辆的相对行驶参数,所述第一车辆具有第一避撞装置,所述第二车辆具有第二避撞装置;获取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中的在前车辆的车辆特性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相对行驶参数和所述车辆特性参数来确定所述第一避撞装置和所述第二避撞装置之间的作用力的参数,所述作用力由所述第一避撞装置所生成的第一作用场与所述第二避撞装置所生成的第二作用场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产生碰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避撞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车辆相对于第二车辆的相对行驶参数,所述第一车辆具有第一避撞装置,所述第二车辆具有第二避撞装置;获取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中的在前车辆的车辆特性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相对行驶参数和所述车辆特性参数来确定所述第一避撞装置和所述第二避撞装置之间的作用力的参数,所述作用力由所述第一避撞装置所生成的第一作用场与所述第二避撞装置所生成的第二作用场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产生碰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避撞方法,其中,获取第一车辆相对于第二车辆的相对行驶参数包括:获取所述第一车辆的行驶方向;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确定所述第一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车辆的行驶方向的行驶偏向角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避撞方法,其中,获取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中的在前车辆的车辆特性参数包括:获取所述在前车辆的对角线方向相对于所述在前车辆的行驶方向的夹角,作为重心偏向角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避撞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在前车辆中的重量分布模型;以及根据所述重量分布模型来调整所述夹角,以生成修正后的重心偏向角度。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避撞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相对行驶参数和所述车辆特性参数来确定所述第一避撞装置和所述第二避撞装置之间的作用力的参数包括:根据所述行驶偏向角度和所述重心偏向角度来确定所述作用力的参数,所述作用力的参数包括所述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避撞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避撞装置至少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车辆侧的第一子避撞单元和第二子避撞单元,且所述第二避撞装置至少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车辆侧的第三子避撞单元和第四子避撞单元,所述第一子避撞单元和所述第三子避撞单元之间匹配,所述第二子避撞单元和所述第四子避撞单元之间匹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避撞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行驶偏向角度和所述重心偏向角度来确定所述作用力的参数包括:响应于所述行驶偏向角度不等于零,设置所述第一子避撞单元与所述第三子避撞单元之间的第一作用力不同于所述第二子避撞单元与所述第四子避撞单元之间的第二作用力;以及响应于所述行驶偏向角度等于零,设置所述第一作用力等同于所述第二作用力。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避撞方法,其中,设置所述第一子避撞单元与所述第三子避撞单元之间的第一作用力不同于所述第二子避撞单元与所述第四子避撞单元之间的第二作用力包括:比较所述行驶偏向角度和所述重心偏向角度;以及响应于所述行驶偏向角度大于所述重心偏向角度,设置与所述行驶偏向角度同侧的所述第一子避撞单元与所述第三子避撞单元之间的第一作用力为斥力,并且设置与所述行驶偏向角度异侧的所述第二子避撞单元与所述第四子避撞单元之间的第二作用力为引力;响应于所述行驶偏向角度等于所述重心偏向角度,设置所述第一作用力为斥力,并且设置所述第二作用力为零;响应于所述行驶偏向角度小于所述重心偏向角度,设置所述第一作用力为斥力,并且设置所述第二作用力为斥力,所述第二作用力小于所述第一作用力。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避撞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第一子避撞单元和所述第三子避撞单元之间的匹配以及所述第二子避撞单元和所述第四子避撞单元之间的匹配。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避撞方法,判断所述第一子避撞单元和所述第三子避撞单元之间的匹配以及所述第二子避撞单元和所述第四子避撞单元之间的匹配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子避撞单元和所述第二子避撞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车辆的第一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三子避撞单元和所述第四子避撞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二车辆的第二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子避撞单元和所述第三子避撞单元是否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的行驶方向的一侧并且判断所述第二子避撞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地平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