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鼠花组培快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2851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袋鼠花组培快繁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培养基的配制,包括基本培养基和组培各阶段培养基的各组分;2)外植体的选取;3)外植体预处理;4)外植体灭菌;5)诱导培养:接入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诱导出幼芽;6)增殖培养: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分化出丛;7)壮苗培养;8)生根培养:将丛芽切成单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9)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适合袋鼠花组培快繁的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壮苗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及快繁方法,芽的诱导率达90%以上,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90%以上;有效地防止了外植体和组培苗的褐变现象,促进了组培苗的分化和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
,主要是。
技术介绍
袋鼠花"m'gozcm^os y av!Wws)是血皮草科(f/oemocfoaceae)的温带多年生草本植物, 为澳洲的特有种。其株高多为l米,花型独特,整朵花呈奇妙的爪形,红色(黄色)花茎上 绽放亮绿色花瓣,如天鹅绒般美丽,是一种极佳的切花,也可园植或盆栽,是近年来才引进 的新型花卉,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但是,由于种源有限、种子寿命较短、分株繁殖系数不 高,且易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不利于种苗的大规模繁殖。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从从澳大利亚引进袋鼠花新品种,拟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 种苗,然后出口欧美国家。同时还可以在国内试种后加以推广。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可以 在短期内快速繁殖多种植物,不仅繁殖率高,且因为其是无性繁殖,可以保持原繁殖母株的 优良性状,近年来在生产上应用越来越广。但是不同的植物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繁殖种苗 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在袋鼠花的前期组培试验中,出现外植体接种污染率高、外植体易褐 化、组培苗易褐化、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使其无法实现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袋鼠花组培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培养基的配制,包括基本培养基及分别适用于不同组培阶段的培养基组成,基本培养基与各阶段培养基添加物含量为:(1)基本培养基:MS或3/4MS或1/2MS,其中蔗糖或白糖20~30g/L,琼脂7~9g/L,pH5.8;(2)诱导培养基:MS+6-BA2~5mg/L+IAA0.1~0.5mg/L+活性炭1~3g/L;(3)增殖培养基:MS+6-BA1~3mg/L+IAA0.1~0.3mg/L+活性炭1~3g/L;(4)壮苗培养基:3/4MS+6-BA0.5~2mg/L+IAA0.05~0.2mg/L+活性炭1~3g/L;(5)生根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汪一婷牟豪杰吕永平陈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