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69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包括柱和梁,所述柱为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圆形钢管以及浇筑在钢管内的钢管混凝土,所述钢管的外管壁沿径向设置一圈环形的封底环形钢板,所述钢管的外管壁还设置有多个竖向的抗剪肋,抗剪肋与封底环形钢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接,所述梁包括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以及钢筋混凝土环梁,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环梁套装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环梁承托在所述的封底环形钢板上,并且与抗剪肋固定相连接,钢筋混凝土环梁与钢管的外管壁之间具有间隙S。该梁柱节点结构可同时保证梁端刚接和柱端无弯矩的受力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中的节点结构,具体是指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梁柱节点结构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结构构件。现有建筑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梁柱节点结构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02和楼面钢筋混凝土梁101,钢管混凝土柱102由圆形钢管以及浇筑在钢管内的钢管混凝土组成,钢管混凝土柱102和楼面钢筋混凝土梁101之间通过设置水平环板103和钢牛腿104实现节点连接。针对实际工程中楼面大跨度以及重载楼面的情况,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一般采用刚接节点。采用此节点,可保证梁端刚接,从而减小梁的跨中弯矩。然而梁支座弯矩将传递至柱端,导致柱端弯矩过大,从而导致柱截面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可同时保证梁端刚接和柱端无弯矩的受力模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包括柱和梁,所述柱为钢管混凝土柱,包括圆形钢管以及浇筑在钢管内的钢管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外管壁沿径向设置一圈环形的封底环形钢板,所述钢管的外管壁在位于封底环形钢板的上方还均匀设置有多个竖向的抗剪肋,抗剪肋与封底环形钢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接,所述梁包括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以及钢筋混凝土环梁,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环梁套装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环梁承托在所述的封底环形钢板上,并且与抗剪肋固定相连接,钢筋混凝土环梁具有中心圆孔,中心圆孔的孔壁与钢管的外管壁之间具有间隙S。本技术的梁柱节点结构中的梁柱互为铰接且弯矩连续,特别是针对大跨度、重载楼面梁端弯矩过大,从而导致柱端弯矩过大的情况,可同时保证梁端刚接和柱端无弯矩的受力模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楼面梁的支座弯矩可通过此节点传递至相邻跨的楼面梁,而不传递至框架柱。同时,楼面梁可通过此节点为框架柱提供侧向约束,以保证框架柱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此梁柱节点,框架柱仅承担竖向荷载,可充分利用柱轴压承载力,避免不必要的梁端弯矩,可保证柱截面达到最优效果。本技术中,所述钢管的内管壁沿径向设置有两圈环形的加劲环肋,两圈加劲环肋呈上下两层排布,并且两圈加劲环肋之间还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肋,钢管混凝土在浇注成型过程中与所述的加劲环肋浇注成一体。本技术中,所述封底环形钢板焊接在钢管的外管壁,所述抗剪肋焊接在钢管的外管壁,并且与封底环形钢板的上表面相焊接。本技术中,所述的多个抗剪肋结构相同,等高设置,抗剪肋为上小下大的直角梯形肋,直角梯形肋的直角边与钢管的外管壁相焊接,直角梯形肋的高度H为mm。本技术中,所述间隙S为50~100mm。本技术中,所述间隙S内填充有柔性材料。本技术中,所述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以及钢筋混凝土环梁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梁柱节点结构可同时保证梁端刚接和柱端无弯矩的受力模式。通过设置此梁柱节点,框架柱仅承担竖向荷载而不承担梁端弯矩,可充分利用柱轴压承载力,避免不必要的梁端弯矩,可保证柱截面达到最优效果。与普通梁柱节点相比,本技术的梁柱节点结构具有以下显著效果:(1)本技术的梁柱节点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环梁和钢管混凝土柱之间的间隙S可保证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的端部弯矩传递至相邻跨的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而不传递至钢管混凝土柱,可保证钢管混凝土柱仅承担竖向轴力。(2)本技术的梁柱节点结构中,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钢筋混凝土环梁的竖向荷载可通过封底环形钢板、抗剪肋传递至钢管混凝土柱,同时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钢筋混凝土环梁可为钢管混凝土柱提供侧向约束,保证钢管混凝土柱的稳定性。(3)针对大跨度、重载楼面梁端弯矩过大的情况,采用本技术的梁柱节点结构可保证梁端刚接和柱端无弯矩的受力模式,减小柱截面规格,达到最优的建筑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建筑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常规节点的截面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的截面图;图7是图6的B—B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2—钢筋混凝土环梁,3—钢管混凝土柱,31—钢管,32—钢管混凝土,33—加劲环肋,34—连接肋,4—封底环形钢板,5—抗剪肋,101—楼面钢筋混凝土梁,102—钢管混凝土柱,103—水平环板,104—钢牛腿,6—柔性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7所示的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包括柱和梁,该梁柱节点结构中的梁柱互为铰接且弯矩连续。柱为钢管混凝土柱3,包括圆形钢管31以及浇筑在钢管31内的钢管混凝土32,钢管31的外管壁沿径向焊接一圈环形的封底环形钢板4,钢管31的外管壁在位于封底环形钢板4的上方还均匀设置有多个竖向的抗剪肋5,多个抗剪肋5结构相同,等高设置,抗剪肋5为上小下大的直角梯形肋,直角梯形肋的直角边与钢管的外管壁相焊接,直角梯形肋的高度H根据受力条件确定,比如300mm,每个抗剪肋5均与封底环形钢板4的上表面固定焊接。梁包括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以及钢筋混凝土环梁2,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以及钢筋混凝土环梁2一体成型,钢筋混凝土环梁2套装钢管混凝土柱3,钢筋混凝土环梁2承托在封底环形钢板4上,并且与抗剪肋5固定相连接,具体为钢筋混凝土环梁2与抗剪肋5一体浇筑成型,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钢筋混凝土环梁2的竖向荷载可通过封底环形钢板4、抗剪肋5传递至钢管混凝土柱3,同时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钢筋混凝土环梁2可为钢管混凝土柱3提供侧向约束,从而保证钢管混凝土柱3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环梁2具有中心圆孔,中心圆孔的孔壁与钢管31的外管壁之间具有80mm的间隙S,间隙S内填充有柔性材料6,该柔性材料6为塑胶,也可以采用棉麻等纺织品,该间隙S也可以在50~100mm范围内取值。该间隙S可保证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的端部弯矩传递至相邻跨的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而不传递至钢管混凝土柱3,可保证钢管混凝土柱3仅承担竖向轴力。本实施例中,在钢管31的内管壁沿径向设置有两圈环形的加劲环肋33,两圈加劲环肋33呈上下两层排布,并且两圈加劲环肋33之间还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肋34,钢管混凝土32在浇注成型过程中与加劲环肋33浇注成一体。本实施例中,梁柱节点结构中的梁包括位于外围的四个方向的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和位于中部的钢筋混凝土环梁2,四个方向的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通过钢筋混凝土环梁2刚接,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的端部弯矩可通过钢筋混凝土环梁2传递至相邻跨的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封底环形钢板4、抗剪肋5与钢管混凝土柱3通过焊接连接,钢筋混凝土环梁2的内侧和钢管混凝土柱3外壁之间留有间隙S,钢筋混凝土环梁2放置在抗剪肋5之上。本技术梁柱节点结构的传力路径如下:(1)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的端部弯矩可通过钢筋混凝土环梁2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

【技术保护点】
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包括柱和梁,所述柱为钢管混凝土柱(3),包括圆形钢管(31)以及浇筑在钢管(31)内的钢管混凝土(3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31)的外管壁沿径向设置一圈环形的封底环形钢板(4),所述钢管(31)的外管壁在位于封底环形钢板(4)的上方还均匀设置有多个竖向的抗剪肋(5),抗剪肋(5)与封底环形钢板(4)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接,所述梁包括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以及钢筋混凝土环梁(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环梁(2)套装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3),钢筋混凝土环梁(2)承托在所述的封底环形钢板(4)上,并且与抗剪肋(5)固定相连接,钢筋混凝土环梁(2)具有中心圆孔,中心圆孔的孔壁与钢管(31)的外管壁之间具有间隙S。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包括柱和梁,所述柱为钢管混凝土柱(3),包括圆形钢管(31)以及浇筑在钢管(31)内的钢管混凝土(3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31)的外管壁沿径向设置一圈环形的封底环形钢板(4),所述钢管(31)的外管壁在位于封底环形钢板(4)的上方还均匀设置有多个竖向的抗剪肋(5),抗剪肋(5)与封底环形钢板(4)的上表面固定相连接,所述梁包括楼面钢筋混凝土直梁(1)以及钢筋混凝土环梁(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环梁(2)套装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3),钢筋混凝土环梁(2)承托在所述的封底环形钢板(4)上,并且与抗剪肋(5)固定相连接,钢筋混凝土环梁(2)具有中心圆孔,中心圆孔的孔壁与钢管(31)的外管壁之间具有间隙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中梁柱互为铰接而弯矩连续的梁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31)的内管壁沿径向设置有两圈环形的加劲环肋(33),两圈加劲环肋(33)呈上下两层排布,并且两圈加劲环肋(33)之间还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肋(34),钢管混凝土(32)在浇注成型过程中与所述的加劲环肋(33)浇注成一体。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前罗赤宇王金锋郭丰硕叶浩赏锦国洪卫沈继美陈润辉丘桂秀徐刚张帆吴一非蔡赞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