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显著提升可织性能的浆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63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显著提升可织性能的浆纱机,包括整经轴和浆纱槽,所述浆纱槽内设有加热管和多级浆纱单元,相邻浆纱单元间的经纱首尾相连,所述浆纱单元包括浸没辊、压浆辊和热烘装置,所述浸没辊位于浆纱槽的液面以下,所述压浆辊包括上压浆辊和下压浆辊,所述上压浆辊和下压浆辊相切,经纱自浸没辊上引出后从其切点穿过,且切点位于浆纱槽液面上方,所述热烘装置位于从压浆辊切点引出后的经纱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次上浆,反复热烘,可有效增加经纱所吸收浆液的总量,继而能够有效提升经纱经浆纱工艺后的可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显著提升可织性能的浆纱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装置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显著提升可织性能的浆纱机。
技术介绍
浆纱是指在经纱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未上浆的单纱纤维互相抱合不牢,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织制。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浆纱后经纱的可织性能与桨液的成份及浓度有关。一般来说,在浸透能够保障的前提下,浆液的浆料浓度越高后续获得的经纱可织性能越好。浆料是指制备浆液时在水中所添加的各种添加物总称。但是,随着浆料浓度的上升,浆液越来越粘稠,这就会影响经纱的完全浸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显著提升可织性能的浆纱机。本技术通过多次上浆,反复热烘,可有效增加经纱所吸收浆液的总量,继而能够有效提升经纱经浆纱工艺后的可织性能。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显著提升可织性能的浆纱机,包括整经轴和浆纱槽,所述浆纱槽内设有加热管和多级浆纱单元,相邻浆纱单元间的经纱首尾相连,所述浆纱单元包括浸没辊、压浆辊和热烘装置,所述浸没辊位于浆纱槽的液面以下,所述压浆辊包括上压浆辊和下压浆辊,所述上压浆辊和下压浆辊相切,经纱自浸没辊上引出后从其切点穿过,且切点位于浆纱槽液面上方,所述热烘装置位于从压浆辊切点引出后的经纱下方。在本技术中,经纱自整经轴引入,首先连至浸没辊上,在浆纱槽中,浆液渗入经纱内,然后进入压浆辊切点处。上压浆辊和下压浆辊的配合作用下,经纱表面的浆液被去除,只保留渗透进入经纱内部的浆液,继而起到回收浆液,提高浆液使用率的作用。在本技术中,多次浆纱单元依次进行浆纱,在每级浆纱单元最后端,热烘装置对经纱进行热烘,减少经纱中浆液水的含量,继而提升经纱中浆料的浓度。每经过一级浆纱单元处理,经纱内浆料总量增加,继而通过多次上浆,反复热烘,可有效增加经纱所吸收浆液的总量,继而能够有效提升经纱经浆纱工艺后的可织性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浸没辊下方设有自喷管,所述自喷管喷头指向浸没辊。通过浸没辊下方设有自喷管,自喷管喷头指向浸没辊,在工作时,自喷管喷出浆纱槽内的粘稠浆液,在自喷管水流冲击下,浆液可更多渗入经纱内,进一步保障后续经纱的可织性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浆纱槽内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浆料不完全溶于水中,因此会在浆纱槽底部进行沉积,虽然通过加热浆液,使浆液沸腾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该问题,但是即使如此,浆纱槽底部溶度也会高于上部溶度,由于经纱未完成浆纱时还较为脆弱,若使用常规搅拌器搅拌,还会因此流速过快弄断经纱纤维。通过浆纱槽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的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可使浆纱槽底部浆液上升或者上部浆液下沉,继而在保障搅拌不损伤经纱纤维的前提下,可实现底部浆液和上部浆液混合,尽可能实现溶度均一。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相邻浆纱单元之间设有提升辊,所述提升辊顶端高度与前一浆纱单元的压浆辊切点高度平齐。通过相邻浆纱单元之间设有提升辊,提升辊顶端高度与前一浆纱单元的压浆辊切点高度平齐,在操作时,热烘装置水平放置,可保障在操作时,经纱与热烘装置距离平行,实现对经纱均衡热烘。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热烘装置顶部设有加热网,所述加热网下方设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吹风方向朝向经纱。通过热烘装置顶部设有加热网,加热网下方设有吹风机,吹风机吹风方向朝向经纱,可加速经纱干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热烘装置侧壁设有引风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浆纱槽内设有两级浆纱单元。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自喷管末端设有自喷喷头。通过自喷管末端设有自喷喷头,可进一步提升浆液喷速,加快渗入经纱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多次上浆,反复热烘,可有效增加经纱所吸收浆液的总量,继而能够有效提升经纱经浆纱工艺后的可织性能;(2)本技术通过浸没辊下方设有自喷管,自喷管喷头指向浸没辊,在工作时,自喷管喷出浆纱槽内的粘稠浆液,在自喷管水流冲击下,浆液可更多渗入经纱内,进一步保障后续经纱的可织性能;(3)本技术通过浆纱槽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的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可使浆纱槽底部浆液上升或者上部浆液下沉,继而在保障搅拌不损伤经纱纤维的前提下,可实现底部浆液和上部浆液混合,尽可能实现溶度均一;(4)本技术通过相邻浆纱单元之间设有提升辊,提升辊顶端高度与前一浆纱单元的压浆辊切点高度平齐,在操作时,热烘装置水平放置,可保障在操作时,经纱与热烘装置距离平行,实现对经纱均衡热烘;(5)本技术通过热烘装置顶部设有加热网,加热网下方设有吹风机,吹风机吹风方向朝向经纱,可加速经纱干燥;(6)本技术通过自喷管末端设有自喷喷头,可进一步提升浆液喷速,加快渗入经纱内。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浆纱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热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整经轴,2浆纱槽,3加热管,4自喷管,5搅拌器,6提升辊,7浸没辊,8上压浆辊,9下压浆辊,10热烘装置,11加热网,12吹风机,13引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可显著提升可织性能的浆纱机,包括整经轴1和浆纱槽2,所述浆纱槽2内设有加热管3和多级浆纱单元,相邻浆纱单元间的经纱首尾相连,所述浆纱单元包括浸没辊7、压浆辊和热烘装置10,所述浸没辊7位于浆纱槽2的液面以下,所述压浆辊包括上压浆辊8和下压浆辊9,所述上压浆辊8和下压浆辊9相切,经纱自浸没辊7上引出后从其切点穿过,且切点位于浆纱槽2液面上方,所述热烘装置10位于从压浆辊切点引出后的经纱下方。在本技术中,经纱自整经轴1引入,首先连至浸没辊7上,在浆纱槽2中,浆液渗入经纱内,然后进入压浆辊切点处。上压浆辊8和下压浆辊9的配合作用下,经纱表面的浆液被去除,只保留渗透进入经纱内部的浆液,继而起到回收浆液,提高浆液使用率的作用。在本技术中,多次浆纱单元依次进行浆纱,在每级浆纱单元最后端,热烘装置10对经纱进行热烘,减少经纱中浆液水的含量,继而提升经纱中浆料的浓度。每经过一级浆纱单元处理,经纱内浆料总量增加,继而通过多次上浆,反复热烘,可有效增加经纱所吸收浆液的总量,继而能够有效提升经纱经浆纱工艺后的可织性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浸没辊7下方设有自喷管4,所述自喷管4喷头指向浸没辊7。通过浸没辊7下方设有自喷管4,自喷管4喷头指向浸没辊7,在工作时,自喷管4喷出浆纱槽2内的粘稠浆液,在自喷管4水流冲击下,浆液可更多渗入经纱内,进一步保障后续经纱的可织性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浆纱槽2内设有搅拌器5,所述搅拌器5的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浆料不完全溶于水中,因此会在浆纱槽2底部进行沉积,虽然通过加热浆液,使浆液沸腾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该问题,但是即使如此,浆纱槽2底部溶度也会高于上部溶度,由于经纱未完成浆纱时还较为脆弱,若使用常规搅拌器5搅拌,还会因此流速过快弄断经纱纤维。通过浆纱槽2内设有搅拌器5,搅拌器5的搅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显著提升可织性能的浆纱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显著提升可织性能的浆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整经轴(1)和浆纱槽(2),所述浆纱槽(2)内设有加热管(3)和多级浆纱单元,相邻浆纱单元间的经纱首尾相连,所述浆纱单元包括浸没辊(7)、压浆辊和热烘装置(10),所述浸没辊(7)位于浆纱槽(2)的液面以下,所述压浆辊包括上压浆辊(8)和下压浆辊(9),所述上压浆辊和下压浆辊(9)相切,经纱自浸没辊(7)上引出后从其切点穿过,且切点位于浆纱槽(2)液面上方,所述热烘装置(10)位于从压浆辊切点引出后的经纱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显著提升可织性能的浆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整经轴(1)和浆纱槽(2),所述浆纱槽(2)内设有加热管(3)和多级浆纱单元,相邻浆纱单元间的经纱首尾相连,所述浆纱单元包括浸没辊(7)、压浆辊和热烘装置(10),所述浸没辊(7)位于浆纱槽(2)的液面以下,所述压浆辊包括上压浆辊(8)和下压浆辊(9),所述上压浆辊和下压浆辊(9)相切,经纱自浸没辊(7)上引出后从其切点穿过,且切点位于浆纱槽(2)液面上方,所述热烘装置(10)位于从压浆辊切点引出后的经纱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显著提升可织性能的浆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辊(7)下方设有自喷管(4),所述自喷管(4)喷头指向浸没辊(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显著提升可织性能的浆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浆纱槽(2)内设有搅拌器(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睿邹舟龚华芬周安荣董国华敬光模张本旭彭潇逸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聚源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