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经轴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62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经轴支架,由下到上依次包括基座、竖直设置的调节杆、连接座、固定于所述连接座上的轴承座和位于所述轴承座内的轴承,所述调节杆下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调节杆上端轴向固定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在基座上设置调节杆和连接座,轴承座固定在连接座上,旋转调节杆即可调整连接座及轴承座的升降,达到了支撑地经轴、调整地经轴端部升降、减少地经轴运行形成的磨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经轴支架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地经轴支架。
技术介绍
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绕卷在经轴或织轴上的工艺过程,经过整经的经纱供浆纱和穿经之用。整经要求各根经纱张力相等,在经轴或织轴上均匀分布,色纱排列符合要求工艺规定。地经轴就是指整经用的经轴。授权公告号为CN203187844U的中国专利《一种双支点经轴拖脚装置》公开了一种双支点经轴拖脚装置,包括经轴托脚、经轴靠背轮、经轴靠背轴承、经轴靠背套、经轴托轮、经轴托轮轴和经轴支撑轴,其中左经轴托脚和右经轴托脚分别置于装置的左右侧,经轴托轮与经轴托轮轴相连,且两侧呈对称结构,两托轮起双支点作用,经轴支撑轴呈对称结构布于装置上方,经轴靠背轮与经轴靠背轴承相连,经轴靠背轴承与经轴靠背套相连。但是上述一种双支点经轴托脚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经轴在转动过程两端端部容易在竖直过程中晃动,晃动产生偏移后容易导致经轴两端高度不一致,容易导致经轴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经轴支架,具有调整地经轴两端升降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经轴支架,由下到上依次包括基座、竖直设置的调节杆、连接座、固定于所述连接座上的轴承座和位于所述轴承座内的轴承,所述调节杆下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调节杆上端轴向固定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经轴使用时,选择两套地经轴支架,地经轴的两端分别插接在轴承内圈,地经轴与轴承内圈呈过盈配合。当需要调节地经轴端部升降时,旋转调节杆,调节杆上端能相对于连接座转动,连接座相对于调节杆沿调节杆轴向上的位置固定,调节杆下端螺纹连接于基座上,旋转调节杆,调节杆相对于基座升降,进而带动连接座升降,连接座升降带动轴承座和轴承升降,起到调节地经轴两端升降的作用,避免地经轴端部偏移后磨损。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上套设有角接触球轴承,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内圈固定于所述调节杆上且外圈固定于所述连接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接触球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角接触球轴承内圈固定在调节杆上,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固定在连接座上,使调节杆相对于连接座能转动,并且沿调节杆轴向上调节杆与连接座的相对位置固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下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接触球轴承外圈固定在安装孔内壁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上端呈球型且抵紧于所述安装孔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杆上端抵紧在安装孔内壁,能对连接座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中部固定有螺母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杆中部固定有螺纹一,旋转螺母一带动调节杆转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二,所述螺母二抵紧于所述基座上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二,螺母二抵紧在基座上端面,避免调节杆相对于基座下降。当需要旋转调节杆时,旋转螺母二使螺母二离开基座上端面,再旋转调节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上端两侧一体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连接板的连接孔一,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孔二,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依次穿设过所述连接孔一和所述连接孔二的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穿过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一和轴承座上的连接孔二后,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将轴承座固定在连接座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一为条形孔,所述连接板下端设置有沿条形孔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供所述连接螺母头部嵌入的定位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固定在地面后,当需要沿水平方向调整地经轴端部运动时,旋转松开连接螺母,将连接螺栓头部从定位凹槽内脱离后,将轴承座沿条形孔长度方向移动,连接螺栓移动到下一个定位凹槽处时,将连接螺栓头部嵌入到定位凹槽内,旋紧连接螺母,将轴承座的位置固定,起到能沿水平方向调整地经轴位置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和焊接在所述底板上的座体,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贯穿所述底板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放置在水泥地面上,水泥地面内一体浇筑有对应通孔的套筒,套筒内壁设置有螺纹,底板上设置有穿设过通孔后螺纹连接在套筒内的螺栓,将底板固定在地面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在基座上设置调节杆和连接座,轴承座固定在连接座上,旋转调节杆即可调整连接座及轴承座的升降,达到了支撑地经轴、调整地经轴端部升降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连接座与轴承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的连接板上端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的连接板下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的连接座、调节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基座;11、底板;111、通孔;12、座体;2、调节杆;21、螺母一;22、螺母二;23、角接触球轴承;3、连接座;31、安装孔;32、连接板;33、连接孔一;34、定位凹槽;4、轴承座;5、轴承;6、连接螺栓;61、连接螺母;62、垫圈;7、地经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地经轴支架,如图1所示,由下到上依次包括基座1、竖直设置的调节杆2、连接座3和固定在连接座3上的轴承座4,轴承座4内安装有轴承5。基座1包括底板11和焊接在底板11上的座体12,底板11上设置有两个贯穿底板11的通孔111。底板11可以放置在水泥地面上,水泥地面内一体浇筑有两个对应通孔111的套筒,套筒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底板11上设置有两个穿设过通孔111后螺纹连接在套筒内的固定螺栓,将基座1固定在水泥地面上。如图1、图5所示,基座1的座体12上端面设置有螺纹孔,调节杆2下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调节杆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二22,螺母二22下端面抵紧在座体12上端面。调节杆2中部焊接有螺母一21,用工具旋转螺母一21即可带动调节杆2转动。调节杆2上端套设有角接触球轴承23,角接触球轴承23内圈焊接在调节杆2上,连接座3下端面设置有安装孔31,角接触球轴承23位于安装孔31内。角接触球轴承23外圈焊接在安装孔31内壁。调节杆2上端呈球形并且抵触在安装孔31内壁。如图2、图4所示,连接座3上端两侧一体设置有连接板32,连接板32上设置有贯穿连接板32的连接孔一33,连接孔一33为条形孔。连接板32下端面设置有沿条形孔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定位凹槽34。轴承座4上设置有对应于连接孔一33的连接孔二,连接板32上设置有向上依次穿设过连接孔一33、连接孔二的连接螺栓6,连接螺栓6上螺纹连接有位于连接螺母61,连接螺母61与轴承座4之间设置有多个套在连接螺栓6上的垫圈62(参见图1)。连接螺栓6的头部嵌入在定位凹槽34内。地经轴支架使用时,选择两套地经轴支架,分别位于地经轴7的两端,地经轴7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轴承座4内的轴承5内,轴承5内圈与地经轴7之间呈过盈配合。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经轴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经轴支架,其特征在于:由下到上依次包括基座(1)、竖直设置的调节杆(2)、连接座(3)、固定于所述连接座(3)上的轴承座(4)和位于所述轴承座(4)内的轴承(5),所述调节杆(2)下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基座(1),所述调节杆(2)上端轴向固定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经轴支架,其特征在于:由下到上依次包括基座(1)、竖直设置的调节杆(2)、连接座(3)、固定于所述连接座(3)上的轴承座(4)和位于所述轴承座(4)内的轴承(5),所述调节杆(2)下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基座(1),所述调节杆(2)上端轴向固定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经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上套设有角接触球轴承(23),所述角接触球轴承(23)内圈固定于所述调节杆(2)上且外圈固定于所述连接座(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经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下端设置有安装孔(31),所述角接触球轴承(23)外圈固定于所述安装孔(31)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经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上端呈球型且抵紧于所述安装孔(31)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经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中部固定有螺母一(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经纬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