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力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53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气力输送机,包括负压送料管,负压送料管上间隔设置多组防堵单元,负压送料管上具有与防堵单元一一对应的放气筒,放气筒与负压送料管的内部贯通,放气筒的侧壁上靠近其下端处绕其轴线均布多个第一放气孔;防堵单元包括柱塞、弹簧和顶板,顶板位于放气筒的正上方,柱塞的下部伸入放气筒内,柱塞的上端位于放气筒的上方,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顶板和柱塞的上端面上;柱塞内具有沿其轴线方向的第二放气孔,柱塞侧壁上具有绕其轴线均布的多个第二放气支孔,第一放气孔与第二放气孔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避免送料过程中管线淤堵的现象。

A new type of pneumatic convey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pneumatic conveyor, including negative pressure feeding pipe, negative pressure feeding pipe interval set anti blocking unit, negative pressure feeding tube with anti blocking unit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charge pump, pump discharge and negative pressure feeding through the inner tube, the side wall of the cylinder near the place at the lower end around its axis uniformly distribut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discharge hole; anti blocking unit includes a plunger and a spring and is located above the roof, roof discharge pump, the plunger extends and is deflated above the barrel, the upper end of the plunger is put in the cylinder, both ends of the spring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top plate and the plunger on the edge; the axis of the second vent hole with the plung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second branch bleed holes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axis of the plunger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vent and vent hole through secon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silting in the pipeline during the feed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气力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气力输送机。
技术介绍
气力输送机是采用空气为输送介质,采用负压的方式对粉料进行输送,其中输送管线为封闭状态,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淤堵,如遇疏通不及时,则很容易造成电机过载,造成停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气力输送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气力输送机,包括负压送料管,所述负压送料管上间隔设置多组防堵单元,所述负压送料管上具有与所述防堵单元一一对应的放气筒,所述放气筒的轴线与所述负压送料管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放气筒与所述负压送料管的内部贯通,所述放气筒的侧壁上靠近其下端处绕其轴线均布多个第一放气孔;所述防堵单元包括柱塞、弹簧和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放气筒的正上方,所述柱塞的下部伸入所述放气筒内,所述柱塞的上端位于所述放气筒的上方,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板和所述柱塞的上端面上;所述柱塞内具有沿其轴线方向的第二放气孔,所述第二放气孔的下端位于所述柱塞的底面上,上端为封闭端,所述柱塞侧壁上具有绕其轴线均布的多个第二放气支孔,所述第一放气孔与所述第二放气孔贯通。进一步,所述顶板上具有至少两个支撑杆,所述负压送料管上具有与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的插接座,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插接座插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插接座通过螺栓固定。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在管线上间隔设置多组防堵单元,能有效避免送料过程中管线淤堵的现象,避免电机负载过大,最大限度保护真空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防堵单元结构示意图;图中:1-负压送料管;2-放气筒;3-第一放气孔;4-插接座;5-支撑杆;6-顶板;7-弹簧;8-柱塞;9-第二放气孔;10-第二放气支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气力输送机,包括负压送料管1,负压送料管1上间隔设置多组防堵单元,负压送料管1上具有与防堵单元一一对应的放气筒2,放气筒2的轴线与负压送料管1的轴线相互垂直,放气筒2与负压送料管1的内部贯通,放气筒2的侧壁上靠近其下端处绕其轴线均布多个第一放气孔3;防堵单元包括柱塞8、弹簧7和顶板6,顶板6位于放气筒2的正上方,柱塞8的下部伸入放气筒2内,柱塞8的上端位于放气筒2的上方,弹簧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顶板6和柱塞8的上端面上;柱塞8内具有沿其轴线方向的第二放气孔9,第二放气孔9的下端位于柱塞8的底面上,上端为封闭端,柱塞8侧壁上具有绕其轴线均布的多个第二放气支孔10,第一放气孔3与第二放气孔9贯通。上述结构中,当负压送料管1内的真空度处于正常范围内时,第二放气支管10被放气筒2的侧壁覆盖,当负压送料管1内发生堵塞造成真空度上升时,柱塞8向放气筒2的内部移动,使得第二放气支孔10位于第一放气孔3的位置处,此时,空气通过第二放气支孔10和第二放气孔9进入负压送料管1内,以此造成负压送料管1内的真空度迅速降低,堵塞的物料可在重力作用下掉落。顶板6上具有至少两个支撑杆5,负压送料管1上具有与支撑杆5一一对应的插接座4,支撑杆5的下端与插接座4插接,支撑杆5与插接座4通过螺栓固定。顶板6与负压送料管1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部件的维修和更换。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气力输送机

【技术保护点】
新型气力输送机,包括负压送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送料管上间隔设置多组防堵单元,所述负压送料管上具有与所述防堵单元一一对应的放气筒,所述放气筒的轴线与所述负压送料管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放气筒与所述负压送料管的内部贯通,所述放气筒的侧壁上靠近其下端处绕其轴线均布多个第一放气孔;所述防堵单元包括柱塞、弹簧和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放气筒的正上方,所述柱塞的下部伸入所述放气筒内,所述柱塞的上端位于所述放气筒的上方,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板和所述柱塞的上端面上;所述柱塞内具有沿其轴线方向的第二放气孔,所述第二放气孔的下端位于所述柱塞的底面上,上端为封闭端,所述柱塞侧壁上具有绕其轴线均布的多个第二放气支孔,所述第一放气孔与所述第二放气孔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气力输送机,包括负压送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送料管上间隔设置多组防堵单元,所述负压送料管上具有与所述防堵单元一一对应的放气筒,所述放气筒的轴线与所述负压送料管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放气筒与所述负压送料管的内部贯通,所述放气筒的侧壁上靠近其下端处绕其轴线均布多个第一放气孔;所述防堵单元包括柱塞、弹簧和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放气筒的正上方,所述柱塞的下部伸入所述放气筒内,所述柱塞的上端位于所述放气筒的上方,所述弹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利
申请(专利权)人:多加多乳业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