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238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包括移印机外壳以及设置在移印机外壳内部的底座、运输皮带、第一Y轴驱动机构、第二Y轴驱动机构、X轴驱动机构、头部组件、安装支架以及相机光源组件,所述的X轴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第一Y轴驱动机构的下部,另一端设置在第二Y轴驱动机构的上部,所述的头部组件与X轴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头部组件通过X轴驱动机构沿第一Y轴驱动机构和第二Y轴驱动机构整体平行做Y向运动。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视觉自动移印机,采用X、Y、Z、R伺服数控模式来实现移印功能,实现了移印机由单色单图案到多色多图案的功能性飞跃,数控模式也为移印机的操作性、稳定性、印刷效率提供了有力保证。

A full visual automatic transfer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ull automatic visual printing machines, including printing machine shell and the base, arranged in the printing machine shell transport belt, the first Y axis driving mechanism, driving mechanism, second Y axis X axis driving mechanism, head assembly, mounting bracket and camera light source component, one end of the X axis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the first set in the Y axis drive mechanism in the lower part, the other end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Y axis drive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head assembly of X axis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head assembly through the X axis Y axis drive mechanism along the first and second Y shaft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whole parallel Y to do sports. Through the abo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ull automatic printing machine vision, using X, Y, Z, R CNC servo mode to realize printing function, the printing machine is composed of single color pattern to multiple functional leap pattern,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printing machine operation, stability, printing efficiency provides a strong guarant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
本技术涉及表面印刷装饰生产行业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适用于单个产品印刷面上多品种、多图案、多颜色、高精度印刷要求的一次性完成。
技术介绍
表面印刷装饰生产行业,设备自动化程度非常低,现在全球市场上基本上全是简单的气动单工位机器,一人一机操作,需要大量人工操作。随着产品表面装饰要求的逐步提高,单个产品印刷面上多品种、多图案、多颜色、高精度印刷需求越来越多。比如,汽车仪表面板、汽车上各种操作部件、洗衣机面板、家电遥控器面板、各种医疗仪器的面板、低压电器等,现在基本上全部采用多色标志方案,而且图案水平位置和高低位置都很分散,目前行业的唯一做法是把图案拆分后放在多个单工位机器里完成,排成一条线,一条线一般需要5到6台机,一人一机操作,再加上两个辅助人员,一条线平均需要7个人,这种生产模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印刷质量无法保证,大量工件的印刷图案由于各种不良原因需要擦掉重印。传统移印机的图案模板位置和产品印刷位置,完全靠手工的扳动和敲打来调整,绝大部分甚至连一个参照标尺都没有,全凭感觉操作,究竟调整是否到位,只能是印一下看看,不行了再重新调,费时费力。由于需要调整定位,导致图案模板、胶头连接机构、产品旋转平台都要做成机械可调结构,调整动作非常复杂,没有稳定性可言。移印行业大量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和化学油墨,大部分工厂根本不可能按照标准去配备防护器具,由于需要人工操作,传统移印机的作业区域完全暴露,人员完全置身于有机溶剂和化学油墨的挥发区域,这导致该行业从业人员成为职业病高发人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采用X、Y、Z、R伺服数控模式来实现移印功能,取代传统的气缸机械动作,减少了大量的人工机械调整,机构上实现了移印机由单色单图案到多色多图案的功能性飞跃,数控模式也为移印机的操作性、稳定性、印刷效率提供了有力保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包括移印机外壳以及设置在移印机外壳内部的底座、运输皮带、第一Y轴驱动机构、第二Y轴驱动机构、X轴驱动机构、头部组件、安装支架以及相机光源组件,所述的运输皮带横向设置在底座上部的中间位置并凸出于移印机外壳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Y轴驱动机构和第二Y轴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运输皮带上方的左右两边,所述的X轴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第一Y轴驱动机构的下部,另一端设置在第二Y轴驱动机构的上部,所述的头部组件与X轴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头部组件通过X轴驱动机构沿第一Y轴驱动机构和第二Y轴驱动机构整体平行做Y向运动,所述的相机光源组件通过安装支架设置在第一Y轴驱动机构的上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头部组件包括结构框架、Z轴驱动机构、R轴旋转机构、印刷胶头、工业相机和头部LED同轴光源,所述的Z轴驱动机构包括Z轴直线导轨、Z轴运动板、Z轴伺服电机、Z轴联轴器和滚珠丝杆,所述的R轴旋转机构包括R轴伺服电机、R轴联轴器和胶头转轴,所述的Z轴驱动机构和R轴旋转机构分别设置在结构框架内,所述的Z轴运动板设置在Z轴直线导轨上,所述的Z轴伺服电机通过Z轴联轴器和滚珠丝杆竖向连接在Z轴直线导轨上,所述的R轴伺服电机通过R轴联轴器和胶头转轴竖向连接在印刷胶头上,所述的R轴联轴器和胶头转轴均安装在Z轴运动板上,所述的工业相机和头部LED同轴光源设置在结构框架的一侧边,所述的头部LED同轴光源位于工业相机的下方。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Z轴伺服电机通过Z轴联轴器和滚珠丝杆驱动Z轴运动板做上下运动,Z轴运动板带动R轴联轴器、胶头转轴和印刷胶头做上下运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工业相机采用500W像素的工业相机。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全视觉自动移印还包括图案模板机构和胶头清洁机构,所述的图案模板机构和胶头清洁机构分别设置在底座上部并位于运输皮带长度方向的相对位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胶头清洁机构通过支撑板设置在底座上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图案模板机构上设置有三套油杯组件。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相机光源组件由1400W像素的高分辨率工业相机和LED同轴光源组成。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全视觉自动移印机还包括三色报警灯、抽气孔、重型金属地脚螺丝、机器前门、操作按钮面板和电脑,所述的三色报警灯和抽气孔设置在移印机外壳的上部,所述的重型金属地脚螺丝分别设置在移印机外壳的底部,所述的机器前门设置在移印机外壳的正面上部,所述的操作按钮面板设置在机器前门的一侧边并与电脑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采用X、Y、Z、R伺服数控模式来实现移印功能,取代传统的气缸机械动作,减少了大量的人工机械调整,机构上实现了移印机由单色单图案到多色多图案的功能性飞跃,数控模式也为移印机的操作性、稳定性、印刷效率提供了有力保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中图1中头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运输皮带,3、第一Y轴驱动机构,4、第二Y轴驱动机构,5、X轴驱动机构,6、头部组件,7、安装支架,8、相机光源组件,9、图案模板机构,10、移印机外壳,11、清洁机构,12、支撑板,13、油杯组件,14、三色报警灯,15、抽气孔,16、重型金属地脚螺丝,17、机器前门,18、操作按钮面板,19、电脑,81、工业相机,82、LED同轴光源,61、结构框架,62、Z轴驱动机构,63、R轴旋转机构,64、印刷胶头,65、工业相机,66、头部LED同轴光源,621、Z轴直线导轨,622、Z轴运动板,623、Z轴伺服电机,624、Z轴联轴器,625、滚珠丝杆,631、R轴伺服电机,632、R轴联轴器,633、胶头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包括移印机外壳10以及设置在移印机外壳10内部的底座1、运输皮带2、第一Y轴驱动机构3、第二Y轴驱动机构4、X轴驱动机构5、头部组件6、安装支架7以及相机光源组件8,所述的运输皮带2横向设置在底座1上部的中间位置并凸出于移印机外壳10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Y轴驱动机构3和第二Y轴驱动机构4分别设置在底座1上并位于运输皮带2上方的左右两边,所述的X轴驱动机构5的一端设置在第一Y轴驱动机构3的下部,另一端设置在第二Y轴驱动机构4的上部,所述的头部组件6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印机外壳以及设置在移印机外壳内部的底座、运输皮带、第一Y轴驱动机构、第二Y轴驱动机构、X轴驱动机构、头部组件、安装支架以及相机光源组件,所述的运输皮带横向设置在底座上部的中间位置并凸出于移印机外壳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Y轴驱动机构和第二Y轴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运输皮带上方的左右两边,所述的X轴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第一Y轴驱动机构的下部,另一端设置在第二Y轴驱动机构的上部,所述的头部组件与X轴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头部组件通过X轴驱动机构沿第一Y轴驱动机构和第二Y轴驱动机构整体平行做Y向运动,所述的相机光源组件通过安装支架设置在第一Y轴驱动机构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视觉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印机外壳以及设置在移印机外壳内部的底座、运输皮带、第一Y轴驱动机构、第二Y轴驱动机构、X轴驱动机构、头部组件、安装支架以及相机光源组件,所述的运输皮带横向设置在底座上部的中间位置并凸出于移印机外壳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Y轴驱动机构和第二Y轴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运输皮带上方的左右两边,所述的X轴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第一Y轴驱动机构的下部,另一端设置在第二Y轴驱动机构的上部,所述的头部组件与X轴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头部组件通过X轴驱动机构沿第一Y轴驱动机构和第二Y轴驱动机构整体平行做Y向运动,所述的相机光源组件通过安装支架设置在第一Y轴驱动机构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视觉自动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组件包括结构框架、Z轴驱动机构、R轴旋转机构、印刷胶头、工业相机和头部LED同轴光源,所述的Z轴驱动机构包括Z轴直线导轨、Z轴运动板、Z轴伺服电机、Z轴联轴器和滚珠丝杆,所述的R轴旋转机构包括R轴伺服电机、R轴联轴器和胶头转轴,所述的Z轴驱动机构和R轴旋转机构分别设置在结构框架内,所述的Z轴运动板设置在Z轴直线导轨上,所述的Z轴伺服电机通过Z轴联轴器和滚珠丝杆竖向连接在Z轴直线导轨上,所述的R轴伺服电机通过R轴联轴器和胶头转轴竖向连接在印刷胶头上,所述的R轴联轴器和胶头转轴均安装在Z轴运动板上,所述的工业相机和头部LED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河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