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防雷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2065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防雷检测装置,包括风叶(1)和接地网(7),风叶(1)内设置有内部腔体(11),风叶(1)的顶端设置有叶片接闪器(2),叶片接闪器(2)为长杆状金属棒,叶片接闪器(2)的顶端穿过风叶(1)的顶端面,叶片接闪器(2)的尾端设置于风叶(1)的内部腔体(11)内并且通过导线(3)连接接地网(7);其特征在于:叶片接闪器(2)位于内部腔体(11)内的一端连接有检测连接电缆(4),检测连接电缆(4)连接有高压发生器(5)的输出端,高压发生器(5)的输入端连接有高压输入电缆(6),导线(3)与接地网(7)的连接点连接高压输入电缆(6),检测连接电缆(4)中段连接有断路器(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A lightning protection detection device for fan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98ce\u673a\u9632\u96f7\u68c0\u6d4b\u88c5\u7f6e\uff0c\u5305\u62ec\u98ce\u53f6(1)\u548c\u63a5\u5730\u7f51(7)\uff0c\u98ce\u53f6(1)\u5185\u8bbe\u7f6e\u6709\u5185\u90e8\u8154\u4f53(11)\uff0c\u98ce\u53f6(1)\u7684\u9876\u7aef\u8bbe\u7f6e\u6709\u53f6\u7247\u63a5\u95ea\u5668(2)\uff0c\u53f6\u7247\u63a5\u95ea\u5668(2)\u4e3a\u957f\u6746\u72b6\u91d1\u5c5e\u68d2\uff0c\u53f6\u7247\u63a5\u95ea\u5668(2)\u7684\u9876\u7aef\u7a7f\u8fc7\u98ce\u53f6(1)\u7684\u9876\u7aef\u9762\uff0c\u53f6\u7247\u63a5\u95ea\u5668(2)\u7684\u5c3e\u7aef\u8bbe\u7f6e\u4e8e\u98ce\u53f6(1)\u7684\u5185\u90e8\u8154\u4f53(11)\u5185\u5e76\u4e14\u901a\u8fc7\u5bfc\u7ebf(3)\u8fde\u63a5\u63a5\u5730\u7f51(7)\uff1b\u5176\u7279\u5f81\u5728\u4e8e\uff1a\u53f6\u7247\u63a5\u95ea\u5668(2)\u4f4d\u4e8e\u5185\u90e8\u8154\u4f53(11)\u5185\u7684\u4e00\u7aef\u8fde\u63a5\u6709\u68c0\u6d4b\u8fde\u63a5\u7535\u7f06(4)\uff0c\u68c0\u6d4b\u8fde\u63a5\u7535\u7f06(4)\u8fde\u63a5\u6709\u9ad8\u538b\u53d1\u751f\u5668(5)\u7684\u8f93\u51fa\u7aef\uff0c\u9ad8\u538b\u53d1\u751f\u5668(5)\u7684\u8f93\u5165\u7aef\u8fde\u63a5\u6709\u9ad8\u538b\u8f93\u5165\u7535\u7f06(6)\uff0c\u5bfc\u7ebf(3)\u4e0e\u63a5\u5730\u7f51(7)\u7684\u8fde\u63a5\u70b9\u8fde\u63a5\u9ad8\u538b\u8f93\u5165\u7535\u7f06(6)\uff0c\u68c0\u6d4b\u8fde\u63a5\u7535\u7f06(4)\u4e2d\u6bb5\u8fde\u63a5\u6709\u65ad\u8def\u5668(8)\u3002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it can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no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防雷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机防雷检测装置,属于风电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且蕴量及其巨大,风力发电作为当今新型能源产业之一,因其环保节能发展规模突飞猛进,目前我国全国范围内已具有风力发电机组数以万计,并仍然具有快速发展势头。雷电放电作为一种强大自然力的爆发,会给地面诸多设施带来灾害,矗立在风电场中的风电机组结构属于典型的高结构体,由于机组高耸突出的机身和桨叶顶端的引雷作用,从雷电放电选择性的角度来看,机组遭受雷击的概率是比较大。接地是保障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电气安全与人身安全的必要措施。没有良好的的接地装置,机组各部分加装的防雷设施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保护作用,接地装置的性能将直接决定着机组的防雷可靠性。现有技术中,对风机风叶的防雷接地装置的可靠性检测时,需要将风叶的防雷接地装置拆解后再进行测量,测量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对风机风叶的防雷接地装置的可靠性检测时,需要将风叶的防雷接地装置拆解后再进行测量,测量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风机防雷检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机防雷检测装置,包括风叶和接地网,风叶内设置有内部腔体,风叶的顶端设置有叶片接闪器,叶片接闪器为长杆状金属棒,叶片接闪器的顶端穿过风叶的顶端面,叶片接闪器的尾端设置于风叶的内部腔体内并且通过导线连接接地网;叶片接闪器位于内部腔体内的一端连接有检测连接电缆,检测连接电缆连接有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端,高压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有高压输入电缆,导线与接地网的连接点连接高压输入电缆,检测连接电缆中段连接有断路器;所述导线位于内部腔体内的部分、叶片接闪器位于内部腔体内的部分分别套接有若干电磁线圈,电磁线圈连接有电流检测电路,相邻的两个电磁线圈之间设置有电磁隔离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与叶片接闪器连接的检测连接电缆、高压发生器、高压输入电缆,通过检测连接电缆、高压发生器、高压输入电缆形成高压供电回路模拟雷击电流,通过电磁线圈和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导线上的电流流过情况,用以检查这个叶片接闪器的接地线路的导通以及在雷击时的电流导通情况。当检测完毕后,只需断开断路器则停止检测,防止风叶在工作室受到雷击,雷击电流通过检测回路。由于风叶受到雷击时,风叶的防雷接地回路的导线、叶片接闪器均要承受较大的电流,导线、叶片接闪器以及导线与叶片接闪器的连接处容易在多次雷击后受到损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导线位于内部腔体内的部分、叶片接闪器位于内部腔体内的部分设置了多个电磁线圈,通过电磁线圈感应导线、叶片接闪器上通过的电流的大小,以确定导线、叶片接闪器完好并且导线、叶片接闪器的连接处连接良好。优化的,上述风机防雷检测装置,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若干电流传感器、电流放大器、电流比较电路,每个电磁线圈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电流放大器,电流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流比较电路的输入端,电流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报警电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电流传感器感应电磁线圈上的电流并通过电流放大器放大后传导至电流比较电路,电流比较电路比较不同位置的电磁线圈感应到的电流强度,比较结果不同,报警电路会发出报警以提示风叶的防雷接地电路传导不良。优化的,上述风机防雷检测装置,所述电磁隔离片为环形的铁氧体片,电磁隔离片套接于导线上,电磁隔离片的边缘与内部腔体内壁固定连接。为了降低不同位置的电磁线圈之间的电磁干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电磁隔离片,将不同位置的电磁线圈之间电磁隔离,防止干扰的产生,提高处测定准确率。优化的,上述风机防雷检测装置,所述导线上连接有漏电流检测电路。优化的,上述风机防雷检测装置,所述漏电流检测电路包括串联于导线的检测电阻,检测电阻连接有放电管、压敏电阻和瞬态抑制二极管,放电管、压敏电阻和瞬态抑制二极管并联后并联于检测电阻的两端。漏电检测电路用以检测导线和叶片接闪器的漏电流,进一步检测风叶防雷接地电路的可靠性。优化的,上述风机防雷检测装置,所述内部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的固定片,电磁线圈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固定片之间。优化的,上述风机防雷检测装置,所述电磁线圈两侧的固定片之间填充有膨胀泡沫。风叶工作时是在高速旋转的,为了固定电磁线圈的位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固定片和膨胀泡沫,用以固定电磁线圈的位置,防止风叶旋转时电磁线圈发生偏移。电磁线圈与电流传感器的连接线、检测连接电缆穿过电磁隔离片、固定片和膨胀泡沫。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与叶片接闪器连接的检测连接电缆、高压发生器、高压输入电缆,通过检测连接电缆、高压发生器、高压输入电缆形成高压供电回路模拟雷击电流,通过电磁线圈和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导线上的电流流过情况,用以检查这个叶片接闪器的接地线路的导通以及在雷击时的电流导通情况。当检测完毕后,只需断开断路器则停止检测,防止风叶在工作室受到雷击,雷击电流通过检测回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风机防雷检测装置,包括风叶1和接地网7,风叶1内设置有内部腔体11,风叶1的顶端设置有叶片接闪器2,叶片接闪器2为长杆状金属棒,叶片接闪器2的顶端穿过风叶1的顶端面,叶片接闪器2的尾端设置于风叶1的内部腔体11内并且通过导线3连接接地网7;叶片接闪器2位于内部腔体11内的一端连接有检测连接电缆4,检测连接电缆4连接有高压发生器5的输出端,高压发生器5的输入端连接有高压输入电缆6,导线3与接地网7的连接点连接高压输入电缆6,检测连接电缆4中段连接有断路器8;所述导线3位于内部腔体11内的部分、叶片接闪器2位于内部腔体11内的部分分别套接有若干电磁线圈9,电磁线圈9连接有电流检测电路,相邻的两个电磁线圈9之间设置有电磁隔离片1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与叶片接闪器2连接的检测连接电缆4、高压发生器5、高压输入电缆6,通过检测连接电缆4、高压发生器5、高压输入电缆6形成高压供电回路模拟雷击电流,通过电磁线圈9和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导线3上的电流流过情况,用以检查这个叶片接闪器2的接地线路的导通以及在雷击时的电流导通情况。当检测完毕后,只需断开断路器8则停止检测,防止风叶1在工作室受到雷击,雷击电流通过检测回路。由于风叶1受到雷击时,风叶1的防雷接地回路的导线3、叶片接闪器2均要承受较大的电流,导线3、叶片接闪器2以及导线3与叶片接闪器2的连接处容易在多次雷击后受到损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导线3位于内部腔体11内的部分、叶片接闪器2位于内部腔体11内的部分设置了多个电磁线圈9,通过电磁线圈9感应导线3、叶片接闪器2上通过的电流的大小,以确定导线3、叶片接闪器2完好并且导线3、叶片接闪器2的连接处连接良好。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若干电流传感器13、电流放大器14、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机防雷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机防雷检测装置,包括风叶(1)和接地网(7),风叶(1)内设置有内部腔体(11),风叶(1)的顶端设置有叶片接闪器(2),叶片接闪器(2)为长杆状金属棒,叶片接闪器(2)的顶端穿过风叶(1)的顶端面,叶片接闪器(2)的尾端设置于风叶(1)的内部腔体(11)内并且通过导线(3)连接接地网(7);其特征在于:叶片接闪器(2)位于内部腔体(11)内的一端连接有检测连接电缆(4),检测连接电缆(4)连接有高压发生器(5)的输出端,高压发生器(5)的输入端连接有高压输入电缆(6),导线(3)与接地网(7)的连接点连接高压输入电缆(6),检测连接电缆(4)中段连接有断路器(8);所述导线(3)位于内部腔体(11)内的部分、叶片接闪器(2)位于内部腔体(11)内的部分分别套接有若干电磁线圈(9),电磁线圈(9)连接有电流检测电路,相邻的两个电磁线圈(9)之间设置有电磁隔离片(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防雷检测装置,包括风叶(1)和接地网(7),风叶(1)内设置有内部腔体(11),风叶(1)的顶端设置有叶片接闪器(2),叶片接闪器(2)为长杆状金属棒,叶片接闪器(2)的顶端穿过风叶(1)的顶端面,叶片接闪器(2)的尾端设置于风叶(1)的内部腔体(11)内并且通过导线(3)连接接地网(7);其特征在于:叶片接闪器(2)位于内部腔体(11)内的一端连接有检测连接电缆(4),检测连接电缆(4)连接有高压发生器(5)的输出端,高压发生器(5)的输入端连接有高压输入电缆(6),导线(3)与接地网(7)的连接点连接高压输入电缆(6),检测连接电缆(4)中段连接有断路器(8);所述导线(3)位于内部腔体(11)内的部分、叶片接闪器(2)位于内部腔体(11)内的部分分别套接有若干电磁线圈(9),电磁线圈(9)连接有电流检测电路,相邻的两个电磁线圈(9)之间设置有电磁隔离片(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防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若干电流传感器(13)、电流放大器(14)、电流比较电路(15),每个电磁线圈(9)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电流传感器(13)的输入端,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王吉远龙泉石一迪刘丽丽李新宇王朝欧阳磊弥崧赵树良刘澈张耀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华亿能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