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导流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132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导流板结构,包括:支撑架、轮盘、丝杆、横杆、第一层导流板和第二层导流板;支撑架设置在沉淀池内,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轮盘,轮盘的底端连接有丝杆,丝杆穿过支撑架;第一层导流板的上端设置有横杆,横杆穿过第一层导流板的上端,横杆的两端连接在丝杆上;第二层导流板设置在第一层导流板的下方,第二层导流板固定设置在沉淀池内。第一层导流板和第二层导流板均包括第一段弧形板和第二段弧形板,第一段弧形板为向下弯曲,第二段弧形板为向上弯曲,第一段弧形板的下端与第二段弧形板上端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污水进行快速整流,可以根据进水量或者沉淀效果进行调整,有利于提高导流沉淀效果。

An adjustable guide plat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guide plate structure, comprising: a supporting frame, wheel, wire rod, bar, the first layer plate and second layers of guide plate; the support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tank, the top supporting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wheel, the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screw rod, the screw rod passes through the support the upper layer frame; first gu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verse rod, bar through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layer of guide plate, bar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wire rod; second layer guide plate is arranged below the first layer of guide plate, second guide plate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tank. The first layer plate and second layers of guide plate includes a first arc plate and second arc plate, the first arc plate is bent downward, second arc-shaped plate is curved upwar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second sections of arc plate arc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Through the above way,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rectify the sewage, and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t volume or the sedimentation effect,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diversion and sedi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导流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导流板结构。
技术介绍
沉淀池是通过利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目前用于沉淀池导流器主要有导流桶和导流板。导流桶主要是用于沉淀池中竖直方向对污水的导流,导流板主要是用于沉淀池中水平方向对污水的导流,但现有的导流板都只是简单的斜板,而且是固定的,一般不能很好地控制水流水平方向的流态,也不能够根据进水量或者沉淀效果进行调整,对污水的导流沉淀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可调节导流板结构,能够根据进水量或者沉淀效果进行调整,有利于提高导流沉淀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导流板结构,包括:支撑架、轮盘、丝杆、横杆、第一层导流板和第二层导流板;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沉淀池内,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所述轮盘,所述轮盘的底端连接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穿过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层导流板的上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穿过所述第一层导流板的上端,所述横杆的两端连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二层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导流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层导流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层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层导流板均包括第一段弧形板和第二段弧形板,所述第一段弧形板为向下弯曲,所述第二段弧形板为向上弯曲,所述第一段弧形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段弧形板上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层导流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层导流板的底端之间的距离为0.4~0.8m优选的,所述丝杆上设置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环状,其套设在所述丝杆上。优选的,所述横杆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导流板结构,对污水进行快速整流,减少扰动,有利于提高沉淀效果;可以根据进水量或者沉淀效果进行调整,有利于提高导流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导流板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一种可调节导流板结构,包括:支撑架1、轮盘2、丝杆3、横杆4、第一层导流板5和第二层导流板6;支撑架1设置在沉淀池内,支撑架1的顶端设置有轮盘2,轮盘2的底端连接有丝杆3,丝杆3穿过支撑架1;第一层导流板5的上端设置有横杆4,横杆4穿过第一层导流板5的上端,横杆4的两端连接在丝杆3上;第二层导流板6设置在第一层导流板5的下方,第二层导流板6固定设置在沉淀池内。第一层导流板5和第二层导流板6均包括第一段弧形板和第二段弧形板,第一段弧形板为向下弯曲,第二段弧形板为向上弯曲,第一段弧形板的下端与第二段弧形板上端相连接。第一层导流板5的底端与第二层导流板6的底端之间的距离为0.4~0.8m丝杆3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为环状,其套设在丝杆上。横杆4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处于扰动的污水经过导流板时,会分别从第一层导流板5的上方、第一层5导流板和第二层导流板6之间、第二层导流板6下方流过,形成一层一层的层流,不会产生扰动,从而对污水在水平方向进行导流。当观察到通过导流板的污水沉淀效果不好时,可通过轮盘2调节丝杆3来调整第一层导流板5的上端的位置,调整其高度,从而控制水流从第一层导流板5上方流过的流量,由于处于上方的水流是相对悬浮物含量少的水流,这样就可以控制沉淀效果和整流效果。甚至当沉淀效果很不理想或污水中悬浮物含量非常高时,可通过轮盘2调节丝杆3来调整第一层导流板5的上端的位置,直至将第一层导流板5的上端提出水面,使污水只能通过第一层导流板5和第二层导流板6之间、第二层导流板6下方流过。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调节导流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轮盘、丝杆、横杆、第一层导流板和第二层导流板;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沉淀池内,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所述轮盘,所述轮盘的底端连接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穿过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层导流板的上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穿过所述第一层导流板的上端,所述横杆的两端连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二层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导流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层导流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轮盘、丝杆、横杆、第一层导流板和第二层导流板;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沉淀池内,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所述轮盘,所述轮盘的底端连接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穿过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层导流板的上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穿过所述第一层导流板的上端,所述横杆的两端连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第二层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导流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层导流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导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层导流板均包括第一段弧形板和第二段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大环境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