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手提的杯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87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手提的杯托,包括至少一个杯槽,该杯槽内径为口径介于89‑98mm杯子均可放置期间的数值,设置在杯槽两侧的衔接部,连接在两衔接部两端的倒U形提手,提手的端部均与衔接部相连,倒U形提手相互平行的两侧边均连接有倒U型的限位弹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泛、提升饮料杯盛装的稳定性等优点,解决了口径兼容性问题。

A portable cu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rtable cup holder,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up, the cup diameter is between 89 groove diameter 98mm cup can be placed during the value set in the cup slots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part, connected to the inverted U shaped handles two connecting both ends of the handl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end part the joining part, on both sides of the inverted U shaped handle parallel edges are connected with a spacing spring plate has inverted U typ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wide application range,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beverage cup and so on,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cal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手提的杯托
本技术涉及一种杯托,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手提的杯托。
技术介绍
目前,外卖奶茶冷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夏天饮用冰凉的冷饮,冬天饮用温暖的奶茶,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以至于奶茶、冷饮店的生意络绎不绝,并以外带居多,若一次购买两杯以上,就一定要用塑料袋进行盛装,但由于塑料袋过于柔软,没有支撑性,很容易造成饮料杯东倒西歪,若不小心挤压到,很容易造成饮料溢出倾倒;市场上有些奶茶、冷饮店,使用塑料真空成型的两杯或四杯杯托,将杯托先置于塑料袋内,再将饮料放置在杯托内,以防止饮料倾倒,但此方式由于杯托缺乏设计,使得此种方式仍需要使用塑料袋,由于杯托和塑料袋要从不同供应商处采购,所以很麻烦,同时,由于环保问题多地提出限塑令,所以塑料袋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能小觑。目前市面上的杯托,多数存在口径兼容性的问题,如果使用大口径杯托托装小口径杯子,会摇晃轻易的将饮料洒出,如果用小口径杯托装大口径杯子,又会造成彼此之间相互挤压,饮料同样容易洒出。中国专利CN203173095U公开了一种手提杯托架,托架主体的中心位置设有圆孔,托架主体的两侧对称位置设有提环,其中一个提环上设有与托架主体相连的防脱扣;使用时,平铺托架主体,将饮料杯置入圆孔内,因圆孔的直径小于饮料杯的口径,提起两侧提环时可将托架主体提起,从而提起饮料杯;与托架主体相连的防脱扣可将两个提环扣住,防止松散,但是该专利仍然没有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泛的可手提的杯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手提的杯托,包括:至少一个杯槽,该杯槽内径为口径介于89-98mm杯子均可放置期间的数值,设置在杯槽两侧的衔接部,连接在两衔接部两端的倒U形提手,提手的端部均与衔接部相连,倒U形提手相互平行的两侧边均连接有倒U型的限位弹片。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杯槽的内径呈多级台阶状结构,卡扣不同口径的杯子。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杯槽内置厚度不同的环形套件,卡扣不同口径的杯子。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杯槽至少设有两个。作为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杯槽设有四个。两个倒U形提手向上弯折,手握部相互贴合,两个手握部设有相互匹配卡接的公扣及母扣。所述的杯槽深度为40-5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手提设计、节约塑料袋、环保:杯托边缘有可向上弯折臂,可供使用者直接进行手提,避免塑料袋的盛装使用,大幅降低了塑料袋的使用频度和数量,此可提杯托可回收利用,以达到环保的目的。二、限位弹片、防止倾倒:提手旁均设有限位弹片,当提手往上弯折时,可透过限位弹片阻挡限制饮料杯外壁,防止饮料杯向外倾倒而将饮料溢出,提升饮料杯盛装的稳定性;三、口径兼容性:通过各杯槽间距调整为93mm,而使得此杯托可兼容口径89mm-98mm的杯子,此规格的杯子基本涵盖目前市面上95%以上的杯子,解决了口径兼容性问题;四、杯身稳定性:将杯槽深度设定为40-50mm,从而保证饮料杯能够很稳定的放置于杯槽之内,从而解决了杯身稳定性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0-杯托、11-杯槽、111-杯槽中心距、112-杯槽深度、12-衔接部、121-弯折部、13-提手、131-手握部、132-连续凹部、133-凸起部、134-公扣、135-母扣、14限位弹片、A-饮料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可手提的杯托,其结构如图1-2所示,其包含一杯托10,该杯托10具有至少一个杯槽11,本实施例中杯槽11设有4个,并于杯槽相平行的两侧对称设有衔接部12,再由二衔接部12设有二呈倒U型并可向上弯折,使之成为提手13,该二衔接部12与二提手13间,皆设有一弯折部121,使提手13可向上弯折,该提手13的顶部均形成手握部131,该手握部131底部设有连续凹部132,并于表面对称设有向外隆起的凸起部133,该提手13均由平行的两侧连接有倒U型的限位弹片14,该限位弹片14低于提手13,且限位弹片14未受力时,与提手13形成同向延伸状。杯托10由杯槽11提供饮料杯A的位置,再将提手13透过弯折部12向上弯折,并同时将限位弹片14往上位移,由于限位弹片14低于提手13的手握部131,当手握部131通过饮料杯A上端时,该限位弹片14低于饮料杯A而无法通过饮料杯A,进而依靠于饮料杯A外壁以阻挡限制饮料杯A往外倾倒,使饮料杯A不仅以底部限制于杯槽10中,其外壁更受到限位弹片14限制,从而提升饮料杯A在杯托10中的稳定性,消除饮料杯A向外倾倒、饮料溢出的疑虑。提手13往上弯折后,可将手握部131相互贴合,而且该手握部131间更可透过公扣134和母扣135,相互扣合固定,以方便使用者手提,借以实现该杯托方便手提之功效。经反复测量盛装实验,各杯槽中心距111设定为90mm-93mm,辅以限位弹片14的限制,可以使得杯托可以兼容口径89mm-98mm的塑杯和纸杯,此规格的杯子基本涵盖目前市面上95%以上的杯子,从而解决了口径兼容性问题;经反复测量盛装实验,结合目前市面上纸杯和塑杯,基本高度均在9cm-18cm之间,结合重心位置,将杯槽深度112设定为40-50mm,从而保证饮料杯A能够很稳定的放置于杯槽11之内,从而解决了杯身稳定性问题。实施例2一种可手提的杯托,其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杯槽的内径呈多级台阶状结构,这样就可以卡扣不同口径的杯子。实施例3一种可手提的杯托,其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杯槽可以内置厚度不同的环形套件,这样就可以卡扣不同口径的杯子。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手提的杯托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手提的杯托,其特征在于,该杯托包括:至少一个杯槽,该杯槽内径为口径介于89‑98mm杯子均可放置期间的数值,设置在杯槽两侧的衔接部,连接在两衔接部两端的倒U形提手,提手的端部均与衔接部相连,倒U形提手相互平行的两侧边均连接有倒U型的限位弹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手提的杯托,其特征在于,该杯托包括:至少一个杯槽,该杯槽内径为口径介于89-98mm杯子均可放置期间的数值,设置在杯槽两侧的衔接部,连接在两衔接部两端的倒U形提手,提手的端部均与衔接部相连,倒U形提手相互平行的两侧边均连接有倒U型的限位弹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提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槽的内径呈多级台阶状结构,卡扣不同口径的杯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提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昭炘赵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