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旋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86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旋涡泵,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不锈钢旋涡泵,包括泵体、与泵体连接的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括联动电机、由联动电机带动的叶轮;泵体上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管的进水座、用于连接出水管的出水座,泵体内设有环形流道,所述泵体下方设有与环形流道相通的且截面呈阶梯形结构的内通槽,泵体上设有与内通槽滑移连接的内通管,内通管包括中空的滑移轴和端帽,端帽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与滑移轴内部空腔相通的通水孔,通水孔通过滑移轴的滑动与环形流道导通或隔断;通水孔引导泵体内残留的液体排出,达到液体排出的效果,无需拆卸整个泵体,操作简单方便。

Stainless steel vortex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ainless steel pump,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stainless steel is a kind of vortex pump, including linkage pump, and the pump body are connected, the linkage device includes an impeller driven by a motor, motor linkage linkage; the pum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seat for connecting the water inlet seat, pipe for connecting pipe the pum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flow channel, the pum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assage a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annular section is a ladder structure within the slot, the pum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groove and slip connection inner pipe, inner pipe comprises a hollow shaft and the sliding end cap, the end cap is provided with a peripheral surface some water holes and sliding shafts inside the hollow cavity, a through hole through the sliding and sliding axis of the annular channel conduction or partition; water hole guide pump body residual liquid discharged to the liquid discharge effect, without The whole pump body is dismantled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锈钢旋涡泵
本技术涉及管道转接泵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旋涡泵。
技术介绍
旋涡泵有的又叫涡流泵、再生泵等。由于它是靠叶轮旋转时使液体产生旋涡运动的作用而吸入和排出液体的,所以称为旋涡泵。旋涡泵常用于锅炉给水的配套,在造船、轻纺、化工、冶金、机械制造、水产养殖、固定消防稳压、热效换机组、农业远程喷灌等部门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的公告号为CN2052072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平面整流栅的旋涡泵。关于原理:参考上述方案中公开的附图,闭式叶轮高速旋转,叶片凹槽中的液体被离心力甩向流道,达到一次增压后流道中液体又因槽中液体被甩出形成低压,再次进入凹槽,再次增压。多次的凹槽-流道-凹槽的旋涡运动,从而获得较高的液体压力。旋涡泵内的液体从进口整流栅向出口整流栅移动时,在运动绕满接近一个圆周的路程后,液体再从旋涡泵中甩出,由此实现多次增压。因此为了液体所走的路径尽可能长,进口整流栅和出口整流栅的实际距离较为靠近,并且为了便于安装进水管和出水管都将开口朝上设置;因此液体从进口整流栅进入后总会在流道内残留,该部分残留液体将影响下一次旋涡泵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旋涡泵,其优点是可以更为方便得将旋涡泵内流道的残留液体排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锈钢旋涡泵,包括泵体、与泵体连接的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括联动电机、由联动电机带动的叶轮;泵体上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管的进水座、用于连接出水管的出水座,泵体内设有环形流道,所述泵体下方设有与环形流道相通的且截面呈阶梯形结构的内通槽,泵体上设有与内通槽滑移连接的内通管,内通管包括中空的滑移轴和端帽,端帽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与滑移轴内部空腔相通的通水孔,通水孔通过滑移轴的滑动与环形流道导通或隔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内通管整体通过重力下滑,端帽卡在泵体内壁上,端帽上的通水孔与泵体内壁贴合,此时通水孔闭合,进水座进水后,水压将给予端帽额外的压力,使得端帽与泵体内壁的配合更加紧密;使用后,泵体底端残留了部分液体,通过滑移轴上推端帽露出通水孔,通水孔引导泵体内残留的液体排出,达到液体排出的效果,无需拆卸整个泵体,操作简单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轴远离端帽的一侧设有用于抵触泵体外壁的限位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的作用在于限制滑移轴的滑移距离,避免滑移轴过于深入泵体而落入泵体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轴上套设有用于推动限位件背向泵体滑动的弹性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推动限位件下滑,相当于推动整个内通管下滑,由此增加了端帽与泵体内壁配合的紧密度,使得渗漏情况减少,另外弹性件的作用力能够实现内通管的自动复位,对于操作者而言操作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限位件包括转动连接的母扣环和子扣环,母扣环与子扣合之间设有锁扣件,滑移轴上设有供限位件嵌合的限位环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母扣环和子扣环相互配合卡在滑移轴的限位环槽上,利用限位环槽实现了整个限位件的轴向限位,进一步的再利用锁扣件将母扣环和子扣环固定,从而实现了限位件相对稳定的安装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扣件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母和垫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锁扣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螺母和垫片实现了相对简单的组装拼接效果,组装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滑移轴上还设有包裹弹簧的橡胶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使得弹簧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从而减少了弹簧的生锈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轴的底侧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堵塞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移轴的底侧通过堵塞件实现了密封,因此即使滑移轴上滑,通水孔与环形流道相通,堵塞件依然能够阻挡液体直接外流,达到了二重密封的效果;仅当滑移轴上滑通水孔与环形流道相通且堵塞件取下时,泵体内的液体才能导出;该结构起到了额外的保护防渗漏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堵塞件与滑移轴的内壁螺纹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堵塞件与滑移轴螺纹连接,拆装方便,容易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堵塞件上设有凸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环能够供使用者进行堵塞件的旋转,操作更加省力,同时还能够供使用者牵引,操作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帽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滑移轴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一、第二密封圈分别增加了端帽、滑移轴的密封性,减少了渗漏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水孔与泵体内壁贴合达到密封,滑移轴通过堵塞件达到密封,端帽和滑移轴通过第一、第二密封圈达到密封,因此内通管通过三重结构达到密封效果;2、内通管通过限位件以及弹簧在泵体上实现相对滑动的定位,泵体内的液体正常流通时,内通管的位置相对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内通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内通管的爆炸视图。附图标记:1、泵体;2、联动电机;3、叶轮;4、进水座;5、出水座;6、环形流道;7、内通槽;8、内通管;9、滑移轴;10、端帽;11、通水孔;12、母扣环;13、子扣环;14、限位环槽;15、固定螺栓;16、固定螺母;17、橡胶套;18、堵塞件;19、凸环;20、第一密封圈;21、第二密封圈;2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考图1和图2,一种不锈钢旋涡泵,包括泵体1以及与泵体1连接的联动电机2,泵体1上设有进水座4和出水座5,进水座4和出水座5通过法兰连接额外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泵体1内设有环形流道6,联动电机2的转轴通过键连接叶轮3,且叶轮3位于泵体1内;当叶轮3顺时针转动时,泵体1内的液体从进水座4流向出水座5。参考图2和图3,泵体1的底侧开设有截面呈阶梯形的内通槽7,内通槽7上滑移连接有内通管8,内通管8包括中空的滑移轴9和端帽10,端帽10的外周面设有若干通水孔11,图示状态下,通水孔11与泵体1的内壁贴合,因此通水孔11处于封闭的状态,滑移轴9上滑后,则端帽10上的通水孔11与泵体1内液体导通,液体沿着通水孔11进入端帽10,并向滑移轴9的底侧流动。端帽10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20,滑移轴9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21,分别作为一重防水密封和二重防水密封。为了防止滑移轴9内的液体因为意外直接流出,参考图3,滑移轴9的底壁为封闭结构,且该底壁上螺纹连接有堵塞件18,堵塞件18通过旋动实现拆卸。在堵塞件18取下且滑移轴9上滑时,泵体1内的液体方可通过通水孔11从滑移轴9的底侧流出。如图5,堵塞件18的底侧设有凸环19,该凸环19为刚性金属材质,可供使用者旋动或牵引。参考图3和图4,滑移轴9的底侧外周缘设有限位环槽14,该限位环槽14上嵌设有母扣环12和子扣环13,母扣环12和子扣环13转动连接,同时母扣环12和子扣环13通过固定螺栓15、固定螺母16以及垫片实现相对固定。滑移轴9向泵体1内滑移时,母扣环12和子扣环13将抵触泵体1的外壁,从而限制了滑移轴9的滑移距离。为了增加滑移轴9向下复位的能力,滑移轴9上套设有弹簧22,弹簧22的一端抵触泵体1的外壁底侧,另一端抵触母扣环12和子扣环13的上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不锈钢旋涡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锈钢旋涡泵,包括泵体(1)、与泵体(1)连接的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括联动电机(2)、由联动电机(2)带动的叶轮(3);泵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管的进水座(4)、用于连接出水管的出水座(5),泵体(1)内设有环形流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下方设有与环形流道(6)相通的且截面呈阶梯形结构的内通槽(7),泵体(1)上设有与内通槽(7)滑移连接的内通管(8),内通管(8)包括中空的滑移轴(9)和端帽(10),端帽(10)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与滑移轴(9)内部空腔相通的通水孔(11),通水孔(11)通过滑移轴(9)的滑动与环形流道(6)导通或隔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旋涡泵,包括泵体(1)、与泵体(1)连接的联动装置,联动装置包括联动电机(2)、由联动电机(2)带动的叶轮(3);泵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进水管的进水座(4)、用于连接出水管的出水座(5),泵体(1)内设有环形流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下方设有与环形流道(6)相通的且截面呈阶梯形结构的内通槽(7),泵体(1)上设有与内通槽(7)滑移连接的内通管(8),内通管(8)包括中空的滑移轴(9)和端帽(10),端帽(10)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与滑移轴(9)内部空腔相通的通水孔(11),通水孔(11)通过滑移轴(9)的滑动与环形流道(6)导通或隔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旋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轴(9)远离端帽(10)的一侧设有用于抵触泵体(1)外壁的限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旋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轴(9)上套设有用于推动限位件背向泵体(1)滑动的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纪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龙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