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84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2:08
一种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包括导体,导体外依次绕包绝缘层,屏蔽层,隔离层和外护套;所述导体为多根铜包铝线绞合而成的导体,导体与绝缘层一起构成线芯;所述屏蔽层为网状,屏蔽层为多根铜包铝丝编织在绝缘层外的金属丝屏蔽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导体和屏蔽层均为采用铜包铝丝,在相同的载流能力下比铜芯导体电缆重量轻许多,本重量仅是铜芯导体电缆重量的40%,而且制造成本也比铜芯导体电缆低40%左右,铜包铝芯导体电缆的其它各项电气指标、机械性能都达到相应标准规定要求,铜包铝芯导体电缆自身重量轻,特别适合新能源汽车配套,所减的重量用于提高载重量或提高行驶速度。

Light quantized new energy vehicle cable

A lightweight new energy vehicle cable comprises a conductor, conductor outside wrapping insulation layer, the shielding layer, insulating layer and the outer sheath; the conductor conductor is a copper clad aluminum wire twisted, the conductor and the insulating layer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core; the shielding layer is a mesh, the shielding layer is a plurality of copper aluminum wire woven metal wire shielding layer on the insulating layer outsi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weight new energy vehicle cable, conductor and shielding layer are used for copper clad aluminum wire, in the same capacity than the current carrying conductor cable, light weight, the weight is only 40% of the weight of the cable conductor, and the manufacturing cost is also around the conductor cable 40%, other 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index of copper clad aluminum conductor cable can reach the corresponding standard requirements, the self weight of copper clad aluminum conductor cable light,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accessories, reduction weight is used to improve the load or increase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一些国家大力提倡汽车制造业开发新能源电动汽车,经过前几年的研发,新能源汽车已逐渐进入商品化,目前市场上已推出不同型号、品牌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与现有技术的燃油汽车的动力系统截然不同。简言之,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传输渠道主要是电缆。目前,市售新能源电动汽车均配置铜或镀锡铜导体的电缆,铜导体电缆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都能够达到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要求。但是,铜芯导体电缆单位重量较重,以家用电动汽车为例,一台车配套电缆总重量达二十公斤。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减轻自重就能提高载重量、提高行驶速度、减少能耗,所以减轻配套电缆的重量已成为本行业的重点研发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重轻、材质软、导电性能好和生产成本低的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包括多根铜包铝线绞合而成的导体1,导体1外依次绕包绝缘层2,屏蔽层3,隔离层4和外护套5;导体1与绝缘层2一起构成线芯;所述屏蔽层3为网状,屏蔽层3为多根铜包铝丝编织在绝缘层2外的金属丝屏蔽层。进一步,所述绝缘层2为耐温125℃微交联TPE塑料绝缘层。进一步,所述外护套5为耐温125℃微交联TPE塑料护套层。进一步,所述铜包铝丝为DLH铝合金外镀一层铜层的铜包铝丝。进一步,所述导体1为19-61根相同直径的铜包铝线绞合而成的导体,铜包铝线直径为0.15~0.24mm。进一步,所述导体1为37根直径为0.24mm的铜包铝线绞合而成的导体。进一步,所述屏蔽层3为16-24根铜包铝丝直接编织于绝缘层2外的屏蔽层,编织密度85%,铜包铝丝的直径为0.12~0.30mm。进一步,所述屏蔽层3为24根直径为0.15mm铜包铝丝编织而成的屏蔽层。进一步,所述隔离层4为无缝绕包在屏蔽层3外的轻型无纺布带隔离层。进一步,所述轻型无纺布带隔离层的厚度为0.05mm。本技术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导体和屏蔽层均为采用铜包铝丝,在相同的载流能力下比铜芯导体电缆重量轻许多,本重量仅是铜芯导体电缆重量的40%,而且制造成本也比铜芯导体电缆低40%左右,铜包铝芯导体电缆的其它各项电气指标、机械性能都达到相应标准规定要求,铜包铝芯导体电缆自身重量轻,特别适合新能源汽车配套,所减的重量用于提高载重量或提高行驶速度。本技术绝缘层和外护套均采用TPE材料经辐照处理后,额定工作温度达到125℃,耐温效果良好,且该材料密度仅为XLPO材料的2/3。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轻型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轻型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轻型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包括导体1,导体1外依次绕包绝缘层2,屏蔽层3,隔离层4和外护套5;所述导体1为多根铜包铝线绞合而成的导体,导体1与绝缘层2一起构成线芯;屏蔽层3为多根铜包铝丝编织在绝缘层2外的金属丝屏蔽层。本技术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导体和屏蔽层均为采用铜包铝丝,在相同的载流能力下比铜芯导体电缆重量轻许多,本重量仅是铜芯导体电缆重量的40%,而且制造成本也比铜芯导体电缆低40%左右,铜包铝芯导体电缆的其它各项电气指标、机械性能都达到相应标准规定要求,铜包铝芯导体电缆自身重量轻,特别适合新能源汽车配套,所减的重量用于提高载重量或提高行驶速度。如图1所示,所述绝缘层2和外护套5均采用耐温125℃微交联TPE塑料。专利技术中绝缘层2所用材料为微交联TPE塑料,该材料经125℃微交联处理后形成网状组织,由此增强耐温能力,符合新能源配套要求。本技术绝缘层和外护套均采用TPE材料经辐照处理后,额定工作温度达到125℃,耐温效果良好,且该材料密度仅为XLPO材料的2/3。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导体1为19-61根相同直径的铜包铝线绞合而成的导体,铜包铝线直径为0.15~0.24mm。优选地,导体1为37根直径为0.24mm的铜包铝线绞合而成的导体。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屏蔽层为网状,所述屏蔽层3为16-24根铜包铝丝直接编织于绝缘层2外的屏蔽层,编织密度85%,铜包铝丝的直径为0.12~0.30mm。优选地,所述屏蔽层3为24根直径为0.15mm铜包铝丝编织而成的屏蔽层。具体地,所述隔离层4为无缝绕包在屏蔽层3外的轻型无纺布带隔离层。优选地,轻型无纺布带隔离层的厚度为0.05mm。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铜包铝线绞合而成的导体(1),导体(1)外依次绕包绝缘层(2),屏蔽层(3),隔离层(4)和外护套(5);导体(1)与绝缘层(2)一起构成线芯;所述屏蔽层(3)为网状,屏蔽层(3)为多根铜包铝丝编织在绝缘层(2)外的金属丝屏蔽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铜包铝线绞合而成的导体(1),导体(1)外依次绕包绝缘层(2),屏蔽层(3),隔离层(4)和外护套(5);导体(1)与绝缘层(2)一起构成线芯;所述屏蔽层(3)为网状,屏蔽层(3)为多根铜包铝丝编织在绝缘层(2)外的金属丝屏蔽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为耐温125℃微交联TPE塑料绝缘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5)为耐温125℃微交联TPE塑料护套层。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包铝丝为DLH铝合金外镀一层铜层的铜包铝丝。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轻量化新能源车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为19-61根相同直径的铜包铝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兆阳周珊崔海洋惠俊恒朱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太平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