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文浩专利>正文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0762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1:56
一种引擎助力装置,包括进气盖、本体及出气盖,进气盖为开设有进气孔的底座;本体内部设置有直通气道及缓冲气道;出气盖为能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联通的漏斗状通气盖;所述本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导气片,所述导气片与本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气口,相邻导气片的导气口交错排布,所述相邻导气片之间形成窄口,所述导气口与窄口连通形成缓冲气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一连通进气盖进气口及气室的直通气管,以形成直通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自然吸气的情况下有效增加了进入燃烧装置例如引擎内的氧气量,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引擎内的燃油完全地燃烧,以自然进气、无需外加动力的方式增强引擎的马力,降低噪音,减少引擎积碳以及排放空气污染物的产生。

Engine assisting device and engine assisting collector

An engine power device comprises an air inlet cover, the body and the air outlet cov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ir inlet holes of the bas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body through the airway and buffer airway; outlet cover can be matched with the car engine air inlet for Unicom funnel with gas ventilation cover; a plurality of equally spaced set pieces of the body on the inner side wall, the guide outlet formed between the gas shee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dy, the air guide arranged adjacent the air guide plate. Oral sex, the adjacent air guide sheet is formed between the narrow mouth, the air guiding and narrow mouth connected to form a buffer through the tracheal airway;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communicated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chamber cover, to form a direct airway.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naturally aspirated case effectively increases the engine into the combustion device such as the amount of oxygen,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full combus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in engine fuel, natural air intake, without additional power the engine horsepower, reduce noise, reduce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air pollutants and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本技术涉及增进燃烧装置运作效能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提升燃烧装置进气效率今儿增加其燃烧与运作效率的空气增压器及空气增压集合器。
技术介绍
一般汽车、机车、船舶或割草机是使用内燃机例如往复式引擎作为动力的来源,此种引擎运作的方式,是在引擎的汽缸内混合空气和燃料后,进行进气、压缩、爆炸、排气等四个程序,进而产生动力的输出。上述现有的引擎运作时,在引擎汽缸内爆炸的燃料和空气比例,即油气比是影响引擎运作的重要参数,良好的油气比有利于燃油完全的燃烧,可增强引擎输出的马力,同时减少废气的排放。但空气由引擎的进气口进入至汽缸燃烧的过程中,会经过进气管路、节气门、进气歧管、燃烧室汽门等层层阻碍,且这些引擎进气过程中的阻碍若结构老化也会进一步削减空气进入汽缸的量,如此一来,会使引擎内的燃油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且造成引擎的马力降低,而燃烧不完全也增加引擎排气的空气污染物并使点火装置产生积碳产生恶性循环。为了弥补这个缺憾,使燃烧装置例如引擎的燃烧效率提升以回复原有的动力,现有技术有使用主动进气的增压器,例如涡轮增压器对引擎强制进气,解决前述的引擎燃烧不完全的问题。利用主动进气的增压器虽能大幅提升引擎输出的马力,但齿轮组与排气涡轮等相当笨重与耗能,随之而来的油料损耗也会明显增加,因此不符合一般使用者只需要使引擎内的燃油燃烧更完全的需求,此外,涡轮增压器这种主动进气的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对引擎进行复杂的改装,使用的技术层次较高,使用者无法由商店自行买回安装,运用上不容易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汽车引擎内的燃油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且造成引擎的马力降低,而燃烧不完全也增加引擎排气的空气污染物并使点火装置产生积碳产生恶性循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增压器及空气增压集合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引擎助力装置,所述引擎助力装置为一空气流通腔体,包括进气盖、本体及出气盖,其中:进气盖,其为开设有进气孔的底座;本体,其为管状体且其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及出气端,前述进气盖安装于本体的进气端,该本体内部设置有直通气道及缓冲气道;出气盖,其为能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联通的漏斗状通气盖,该出气盖大口径一端与本体的出气端配合安装并形成一气室,其小口径一端所述引擎助力装置的出气口,并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连通;所述本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导气片,所述导气片与本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气口,相邻导气片的导气口交错排布,所述相邻导气片之间形成窄口,所述导气口与窄口连通形成缓冲气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一连通进气盖进气口及气室的直通气管,以形成直通气道。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气片与缓冲气道的气流方向逆向倾斜一定角度,以缓冲气流。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各导气片靠近导气口一侧的端部弯折形成钩状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各导气片的中部开设有配合安装直通气管的通孔,多个导气片上的通孔形成容置直通气管的容置槽孔。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气盖的底面为网格面,且进气口开设于网格面上并能与直通气管对接连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气盖为多边形或半球形或圆锥形的壳体。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本体的进气端增加一底片,且该底片上开设有直通进气口及缓冲进气口;所述本体的出气端增加一顶片,该顶片上开设有直通出气口及缓冲出气口,其中直通进、出气口能与直通气管相适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气盖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进气盖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化连接,所述过滤网用于对进入本体的空气进行过滤。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本体为圆形或多边形的管状体,而进气盖的形状与本体相适配。一种引擎助力集合器,其包括壳体及置于壳体内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引擎助力装置,所述各引擎助力装置为上述的引擎助力装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总出气口,该总出气口能与汽车引擎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包括能与汽车引起进气口相连的出气盖,及本体、进气盖,所述进气盖的提供空气进入的进气口,而本体利用直通气道及缓冲气道的双气道结构的配合,以增加进入燃烧装置例如引擎内的空气压力及速度,使连接本技术的燃烧装置例如引擎内的燃油完全地燃烧,以自然进气、无需外加动力的方式增强引擎的马力,减少引擎积碳以及排放空气污染物的产生,此外,本技术安装容易,使用时只要将出气盖通过气管接向燃烧装置的进气口即可,让使用人购买后可自行安装使用,方便使用者利用;另,本技术所述引擎助力集合器能够适应燃烧装置对进气量的需求,达到多个引擎助力装置便捷实用及运输的目的,进一步增加装置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引擎助力装置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引擎助力装置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引擎助力装置结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引擎助力装置中进气盖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引擎助力装置中出气盖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引擎助力装置中本体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引擎助力装置中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引擎助力集合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燃烧装置如汽车引擎汽缸内爆炸的燃料和空气比例,即油气比是影响引擎运作的重要参数,良好的油气比有利于燃油完全的燃烧,可增强引擎输出的马力,同时减少废气的排放。技术人发现空气由引擎的进气口进入至汽缸燃烧的过程中,会经过进气管路、节气门、进气歧管、燃烧室汽门等层层阻碍,且这些引擎进气过程中的阻碍若结构老化也会进一步削减空气进入汽缸的量,特别是,引擎在工作工程中会使周围的空气升温(包括进气口处的空气),高温的空气含氧量进一步减少,如此一来,高温空气会使进入引擎内的氧气量不足,致使燃油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且造成引擎的马力降低,而燃烧不完全也增加引擎排气的空气污染物并使点火装置产生积碳产生恶性循环的问题。技术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经过对原因的分析,不断研究发现一种引擎助力装置,所述引擎助力装置为一空气流通腔体,包括进气盖3、本体2及出气盖1。如图1至图3所述,进气盖3,其为开设有进气孔的底座;本体2,其为管状体且其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及出气端,前述进气盖3安装于本体2的进气端,该本体2内部设置有直通气道及缓冲气道;出气盖1,其为能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联通的漏斗状通气盖,该出气盖1大口径一端与本体2的出气端配合安装并形成一气室,其小口径一端所述引擎助力装置的出气口,并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连通;所述本体2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导气片21,所述导气片21与本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气口22,相邻导气片21的导气口22交错排布,所述相邻导气片21之间形成窄口4,所述导气口22与窄口4连通形成缓冲气道;所述本体2内设置有一连通进气盖3进气口及气室5的直通气管6,以形成直通气道。其利用直通气道与上述的缓冲气道配合能有效增加进入燃烧装置如汽车引擎的空气的压力及速度,从而使燃烧装置例如引擎内的燃油完全地燃烧,以自然进气、无需外加动力的方式增强引擎的马力,减少引擎积碳以及排放空气污染物的产生。上述进入缓冲气道的气流先通过导气口22,进入相邻导气片21之间形成的窄口4,再进入下一个导气口22,再进入窄口4,如此反复直至流出至气室5。由于窄口4为相邻导气片21之间形成的截面最小的通道,窄口4两侧均为截面大于窄口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助力装置为一空气流通腔体,包括进气盖、本体及出气盖,其中 :进气盖,其为开设有进气孔的底座;本体,其为管状体且其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及出气端,前述进气盖安装于本体的进气端,该本体内部设置有直通气道及缓冲气道;出气盖,其为能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联通的漏斗状通气盖,该出气盖大口径一端与本体的出气端配合安装并形成一气室,其小口径一端所述引擎助力装置的出气口,并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连通;所述本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导气片,所述导气片与本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气口,相邻导气片的导气口交错排布,所述相邻导气片之间形成窄口,所述导气口与窄口连通形成缓冲气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一连通进气盖进气口及气室的直通气管,以形成直通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助力装置为一空气流通腔体,包括进气盖、本体及出气盖,其中:进气盖,其为开设有进气孔的底座;本体,其为管状体且其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及出气端,前述进气盖安装于本体的进气端,该本体内部设置有直通气道及缓冲气道;出气盖,其为能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联通的漏斗状通气盖,该出气盖大口径一端与本体的出气端配合安装并形成一气室,其小口径一端所述引擎助力装置的出气口,并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连通;所述本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导气片,所述导气片与本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气口,相邻导气片的导气口交错排布,所述相邻导气片之间形成窄口,所述导气口与窄口连通形成缓冲气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一连通进气盖进气口及气室的直通气管,以形成直通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片与缓冲气道的气流方向逆向倾斜一定角度,以缓冲气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气片靠近导气口一侧的端部弯折形成钩状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气片的中部开设有配合安装直通气管的通孔,多个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郭文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