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启明专利>正文

制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07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一鞋面,该鞋面包括一开口顶端、一开口底端,及一由该顶端延伸至该底端的包围壁,且该包围壁具有一前部与一后部,而该前部具有一前缝合边缘,该后部具有一后缝合边缘;    (b)制备一具有一前部与一后部的外底;    (c)制备一包括至少一跟部的中底;    (d)将该后缝合边缘缝合于该中底;     (e)将一鞋帮插入该鞋面;    (f)将该外底的后部胶合且黏着于该后缝合边缘与该中底;及    (g)将该前缝合边缘缝合于该外底的前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鞋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一鞋面的前部直接缝合于一外底且该鞋面的后部缝合于一中底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一种众所周知的Opanka结构的典型鞋结构包括一鞋面,该鞋面具有一直接缝合于一外底的周缘的底开口,并且没有中底缝合于该鞋面。虽然这种鞋结构可提供良好的挠性,但是由于缺少中底,所以在其跟区域处没有足够强度,使得它很容易变形,特别是在穿着该鞋的使用者参加动态活动时。为了避免前述问题,在美国专利第6,029,301号中揭露了一种改良的制鞋法,该方法包括经由设置在鞋面与外底的前部中的预穿刺针孔而将一鞋面的前部的底端缝合于一外底的前部的外周缘端,及紧接着将中底固定于外底的步骤后,借由一跟拉帮机将该鞋面的后部的底端拉帮至该中底。借由这种方法制成的鞋不但在跟区域处提供足够的强度以避免变形的问题,而且也具有良好的挠性。但是,由于使用跟拉帮机的缘故,会造成不便。此外,由于鞋面是由挠性材料制成,该跟拉帮机将会使鞋面的前部变形,且如果鞋面的前部是在后部在进行拉帮后才缝合于外底,则会造成在鞋面与外底中的预穿刺针孔没有对齐,为了避免没有对齐的问题,该缝合操作是在利用一复杂的枢转鞋帮来进行缝合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一鞋面,该鞋面包括一开口顶端、一开口底端,及一由该顶端延伸至该底端的包围壁,且该包围壁具有一前部与一后部,而该前部具有一前缝合边缘,该后部具有一后缝合边缘;(b)制备一具有一前部与一后部的外底;(c)制备一包括至少一跟部的中底;(d)将该后缝合边缘缝合于该中底;(e)将一鞋帮插入该鞋面;(f)将该外底的后部胶合且黏着于该后缝合边缘与该中底;及(g)将该前缝合边缘缝合于该外底的前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e)、(f)与(g)是依序执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在该前缝合边缘设置多数针孔,且步骤(c)包括在该外底的前部设置多数对应于在该前缝合边缘中的针孔的针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包括在缝合该前缝合边缘之前,将该前缝合边缘向外翻转。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使该鞋面的前部具有一趾区域与一跖区域,该前缝合边缘由该跖区域的左侧延伸至该跖区域的右侧并且环绕该趾区域。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包括将该中底形成为一中底半部,该中底半部具有一跟区域与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启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