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感遥控的无人机遥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70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基于体感遥控的无人机遥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无人机遥控器本体,以及设置在遥控器本体上的体感检测模块、主控制器模块、无线模块、显示模块;体感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显示模块的信号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另一个信号端相连;无线模块的一个信号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又一个信号端相连,另一个信号端与相对应无人机上无线模块的信号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新性的提出用体感方式来精确控制无人机飞行,可有效降低无人机的操控难度,提高操控精度,并可单手操控无人机稳定飞行。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remote control based on somatosensory remote contr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remote control based on a somatosensory remote control.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UAV remote control body, and arranged in a remote control body body sense detection module, controller module, wireless module, display module; a signal input signal output end of the somatosensory detection module and the main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splay module, another module and the signal terminal the main controller module is connected to a signal; and a signal terminal of wireless module and main controller module connected to another end signal and the corresponding UAV wireless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gnal. The utility model innovatively proposes a way of body sensing to accurately control UAV flight,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UAV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handling accuracy, and also can control the UAV flight steadily by single h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体感遥控的无人机遥控器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遥控器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体感遥控的无人机遥控器,可单手操控无人机飞行。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机的遥控器有四通道、六通道、八通道之分,即便是功能最简单的四通道遥控器,也无法实现单手操控,且操控时容易受手抖动的影响,无法实现无人机精准飞行,这些缺点不利于无人机的操控和应用推广。这是因为现有的遥控器都是采用推杆模式,靠手推杆来控制无人机飞行,尤其是油门推杆,手指推力的轻微变化都会导致飞行不稳,操控难度大,控制精度低,新手往往要好几天来适应操作,期间很有可能因操作失误而导致无人机坠毁,甚至发生伤人等严重事故。同时两路推杆需要两只手来操控,操控难度大,无法实现单手操控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无人机遥控器操作复杂和不能单手操控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体感遥控的无人机遥控器,无人机可在体感遥控器的控制下精准稳定的飞行,通过倾斜体感遥控器就可实现无人机的前后左右及转向运动,同时可以人为的精确设定飞行高度,使得无人机的控制变得简单精确,有利于实现高难度动作。本技术包括无人机遥控器本体,以及设置在遥控器本体上的体感检测模块、主控制器模块、无线模块、显示模块;体感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显示模块的信号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另一个信号端相连;无线模块的一个信号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又一个信号端相连,另一个信号端与相对应无人机上无线模块的信号端相连;所述的体感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无人机遥控器本体的体感参数,然后将体感参数传递至主控制器模块;体感参数包括俯仰角度、横滚角度、偏航角度;进一步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用于采集当前无人机遥控器本体的俯仰角度和横滚角度,磁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当前无人机遥控器本体的偏航角度,气压传感器用于采集当前所处环境的气压值;所述的无线模块用于发送遥控指令和接收无人机的回传数据;遥控指令包括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飞行航向、心跳包,无人机的回传数据包括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姿态角度、气压值、心跳包;所述的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遥控器本体的体感参数、主控制器模块发送的遥控指令与无人机回传的数据,以及使用触摸屏和旋钮设定无人机飞行的高度参数;所述的主控制器模块用于接收体感检测模块获取的体感数据、无人机的回传数据以及显示模块设定的无人机飞行高度数据,将这三个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后转化为遥控指令,然后传送给无线模块,同时将上述三个数据传送至显示模块显示;包括芯片U1、电阻R3-R5、电容C5-10、C12-C13、晶振J1-J2;芯片U1的1脚接电源VCC,3脚与晶振J1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连接,4脚与晶振J1的另一端、电容C11的一端连接,5脚与电阻R4的一端、晶振J2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连接,6脚与电阻R4的另一端、晶振J2的另一端、电容C13的一端连接,7脚与电容C5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16脚接无线模块的输入端,17脚接无线模块的输出端,18脚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后接地,19脚与电容C9的另一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26脚接显示模块的输入端,27脚接显示模块的输出端,28脚接地,29脚接显示模块的输出端,30脚接显示模块的输入端,31脚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后接地,32脚与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后接VCC3.3,47脚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后接地,48脚与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后接VCC3.3,58脚接体感检测模块的输入端,59脚接体感检测模块的输出端,63脚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后接地,64脚与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后接VCC3.3。其他引脚悬空。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103RBT6。本技术创新性的提出用体感方式来精确控制无人机飞行,可有效降低无人机的操控难度,提高操控精度,并可单手操控无人机稳定飞行,解放出来的另一只手可以控制无人机执行具体任务,如农药喷洒、快递送货上门、抓取或投掷物品等,有利于无人机在工业、农业和服务员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模块流程图;图2为主控制器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分析。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无人机遥控器本体,以及设置在遥控器本体上的体感检测模块、主控制器模块、无线模块、显示模块;体感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显示模块的信号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另一个信号端相连;无线模块的一个信号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又一个信号端相连,另一个信号端与相对应无人机上无线模块的信号端相连;所述的体感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无人机遥控器本体的体感参数,然后将体感参数传递至主控制器模块;体感参数包括俯仰角度、横滚角度、偏航角度;进一步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用于采集当前无人机遥控器本体的俯仰角度和横滚角度,磁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当前无人机遥控器本体的偏航角度,气压传感器用于采集当前所处环境的气压值;所述的无线模块用于发送遥控指令和接收无人机的回传数据;遥控指令包括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飞行航向、心跳包,无人机的回传数据包括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姿态角度、气压值、心跳包;所述的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遥控器本体的体感参数、主控制器模块发送的遥控指令与无人机回传的数据,以及使用触摸屏和旋钮设定无人机飞行的高度参数;如图2所示,所述的主控制器模块用于接收体感检测模块获取的体感数据、无人机的回传数据以及显示模块设定的无人机飞行高度数据,将这三个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后转化为遥控指令,然后传送给无线模块,同时将上述三个数据传送至显示模块显示;包括芯片U1、电阻R3-R5、电容C5-10、C12-C13、晶振J1-J2;芯片U1的1脚接电源VCC,3脚与晶振J1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连接,4脚与晶振J1的另一端、电容C11的一端连接,5脚与电阻R4的一端、晶振J2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连接,6脚与电阻R4的另一端、晶振J2的另一端、电容C13的一端连接,7脚与电容C5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16脚接无线模块的输出端,17脚接无线模块的输入端,18脚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后接地,19脚与电容C9的另一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26脚接显示模块的输入端,27脚接显示模块的输出端,28脚接地,29脚接显示模块的输出端,30脚接显示模块的输入端,31脚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后接地,32脚与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后接VCC3.3,47脚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后接地,48脚与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后接VCC3.3,58脚接体感检测模块的输入端,59脚接体感检测模块的输出端,63脚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后接地,64脚与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后接VCC3.3。芯片U1的型号为STM32F103RBT6。工作过程:在遥控器上搭载体感检测模块,主要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分别采集遥控器当前的俯仰角度和横滚角度,再通过磁力传感器采集遥控器当前的偏航角度,然后将这三个体感参数信息通过主控制器模块(芯片的型号为STM32F103RBT6)转换成控制量,再经无线模块发送给无人机,进而控制无人机的机身姿态,实现无人机的前后左右及转向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体感遥控的无人机遥控器

【技术保护点】
基于体感遥控的无人机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遥控器本体,以及设置在遥控器本体上的体感检测模块、主控制器模块、无线模块、显示模块;体感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显示模块的信号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另一个信号端相连;无线模块的一个信号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又一个信号端相连,另一个信号端与相对应无人机上无线模块的信号端相连;所述的体感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无人机遥控器本体的体感参数,然后将体感参数传递至主控制器模块;体感参数包括俯仰角度、横滚角度、偏航角度;所述的无线模块用于发送遥控指令和接收无人机的回传数据;遥控指令包括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飞行航向、心跳包,无人机的回传数据包括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姿态角度、气压值、心跳包;所述的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遥控器本体的体感参数、主控制器模块发送的遥控指令与无人机回传的数据,以及使用触摸屏和旋钮设定无人机飞行的高度参数;所述的主控制器模块用于接收体感检测模块获取的体感数据、无人机的回传数据以及显示模块设定的无人机飞行高度数据,将这三个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后转化为遥控指令,然后传送给无线模块,同时将上述三个数据传送至显示模块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体感遥控的无人机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遥控器本体,以及设置在遥控器本体上的体感检测模块、主控制器模块、无线模块、显示模块;体感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一个信号输入端相连,显示模块的信号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另一个信号端相连;无线模块的一个信号端与主控制器模块的又一个信号端相连,另一个信号端与相对应无人机上无线模块的信号端相连;所述的体感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无人机遥控器本体的体感参数,然后将体感参数传递至主控制器模块;体感参数包括俯仰角度、横滚角度、偏航角度;所述的无线模块用于发送遥控指令和接收无人机的回传数据;遥控指令包括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飞行航向、心跳包,无人机的回传数据包括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姿态角度、气压值、心跳包;所述的显示模块用于显示遥控器本体的体感参数、主控制器模块发送的遥控指令与无人机回传的数据,以及使用触摸屏和旋钮设定无人机飞行的高度参数;所述的主控制器模块用于接收体感检测模块获取的体感数据、无人机的回传数据以及显示模块设定的无人机飞行高度数据,将这三个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后转化为遥控指令,然后传送给无线模块,同时将上述三个数据传送至显示模块显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体感遥控的无人机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感检测模块采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力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军刘宇寒赵星伦汪洁张佳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