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以及用于鞋底的缓冲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5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鞋底的缓冲垫(20)。该缓冲垫(20)包括:用于对穿鞋者的脚的中间部分提供缓冲的中间腔(26);设置在该中间腔(26)内的内腔(40),以便增加该中间腔的刚性;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对该穿鞋者的脚的侧部分提供缓冲的侧腔(24)。该中间腔(26)和该侧腔(24)成整体结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鞋底的缓冲垫,以便对脚提供缓冲并支承脚。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腔的缓冲垫,该腔封装用于对脚的一区域提供缓冲的内腔。
技术介绍
运动鞋鞋底形成有各种弹性缓冲元件,以便通过例如存储和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对穿鞋者的脚提供缓冲。已知的缓冲元件包括被加压的囊体封装材料,压力例如大于该缓冲元件周围的环境压力。通常的材料包括气体、粘性液体、和凝胶。这些已知的鞋底的缓冲特性取决于保持该封装材料的加压状态。用于鞋底的缓冲元件应在理论上提供作为位置的函数而变化的缓冲特性。例如,缓冲垫提供的刚性相对于侧边缘沿中间边缘具有更大的刚性,与缺少这种不同刚性的缓冲垫相比,这将降低平足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垫,其包括至少一个封装有内元件的腔。腔是具有封装一容积的表面的元件,该容积例如为含有气体或流体的中空容积。内元件优选为吹制模制腔,其增加该封装腔的垂直刚性和弹性。封装有内腔的腔可称为中间腔,这是由于其优选为沿缓冲垫的中间部分设置。当缓冲垫设置在鞋底中时,该封装腔优选为从靠近鞋底的中间脚跟部分的位置处延伸到靠近鞋底的中间足前部的位置处。中间腔和内元件具有的强度和刚性足以支承穿鞋者的脚的中间(内)边缘部分,即使是在其中没有保持任何流体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中间腔和内元件的缓冲特性优选为大致独立于压力和存在于其中的任何流体或其它材料的可压缩性。除了中间腔之外,缓冲垫优选为包括至少一个侧缓冲垫和一个后缓冲垫。当该缓冲垫设置在鞋底中时,侧缓冲垫支承穿鞋者的脚的侧(外)边缘部分并对其提供缓冲。后缓冲垫支承穿鞋者的脚的后部(例如脚跟后部)并对其提供缓冲。侧缓冲垫和后缓冲垫优选为封装流体,该流体可通过在其间的管或其它通道在这些缓冲垫之间流动。在脚跟撞击地面时由于穿鞋者的脚使得流体从后腔流到侧腔从而进行压缩,因此该侧缓冲垫和后缓冲垫的缓冲特性可改变。该流体优选为气体,例如空气。在脚跟撞击地面之前,任何保持在侧腔和后腔内的流体优选为不加压到高于缓冲垫周围的环境压力的压力。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垫的底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缓冲垫的截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缓冲垫的第二截面图;图4是图1所示的缓冲垫的侧面侧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缓冲垫的中间截面图;图6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垫的第二实施例的底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缓冲垫的截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鞋底和缓冲垫的中间侧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鞋底的底视图;图10和11是图9所示的鞋底的截面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鞋底和缓冲垫的底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鞋底和缓冲垫的截面图;图14是图12所示的鞋底和缓冲垫的侧面侧视图;以及图15是图12所示的鞋底和缓冲垫的中间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和2,缓冲垫20包括外缓冲垫22,该外缓冲垫优选为包括侧腔24、中间腔26、和后腔28。腔24、26、28包括流体,例如气体,在静止状态中该流体优选为不加压到大于缓冲垫22在使用中的周围环境压力的压力。优选的是,无论包含在腔中的是何种材料,该腔的强度足以支承穿鞋者的脚并对其提供缓冲,然而,一个或多个腔可包括与腔配合作用的流体,以便支承穿鞋者的脚并对其提供缓冲。例如,腔封装的气体在脚跟击地时压力增大,以便进一步地对脚提供缓冲。缓冲垫20优选为设置在由常规材料形成的鞋底中。例如,鞋底可包括由乙基乙酸乙烯酯(EVA)制成的主鞋底以及由例如橡胶的材料制成的鞋外底。与缓冲垫20一起使用的适当的鞋底和鞋底结构在美国专利6026593中进行了描述,其内容通过引证结合于此。在优选实施例中,缓冲垫20设置在鞋底中,以便对穿鞋者的脚提供缓冲。缓冲垫20的脚接触区域(footprint)优选为不对称的。中间腔26优选为比侧腔朝向缓冲垫的前部(即当置于鞋底中时,为鞋底的前部)延伸更长的距离d1。不对称性加强了缓冲垫20降低穿鞋者的脚的平足状态趋势的能力。中间腔的宽度W1由缓冲垫20的外中间边缘50和内中间边缘52来限定,内中间边缘大致平行外中间边缘延伸,该外中间边缘平行于该缓冲垫的主纵向轴线54。中间腔的宽度优选为小于缓冲垫20的总宽度W2的大约40%。当缓冲垫20设置在鞋底中时,中间腔优选为从靠近脚跟的位置延伸到鞋的足前部。该中间腔的宽高比优选为大约2-4。中间腔和侧腔优选为由连接片42间隔开,该连接片允许中间腔和侧腔彼此独立地压缩。连接片42还可允许缓冲垫20围绕连接片42的纵向轴线挠曲。后腔由连接片43与中间腔和侧腔间隔开,该连接片允许后腔与中间腔和侧腔间彼此独立地压缩。连接片43还间隔开中间腔26的后部75和腔28。中间腔26封装一内元件40,该内元件优选为吹制模制的腔。内元件40和中间腔26共同使用,使得缓冲垫20的中间部分比侧腔更具刚性,以便使穿鞋者的脚稳定,由此防止穿鞋者的脚朝向侧向成过度的平足状态(pronation)。具有内元件的中间腔的刚性优选为至少比侧腔的刚性大10%,例如大25%。可通过例如改变邻接顶表面和底表面的腔壁的半径r1,从而改变中间腔和内元件的刚性。例如,减小该半径可增加中间腔或内元件的刚性。相对于该腔的上表面的表面积,增加中间腔的脚接触区域也可增加该腔的刚性。用于改变腔的刚性的其它方式包括在该腔的表面上设置肋56,设置夹紧/定位销标记58、以及增大内元件的刚性。该标记58可用于防止内腔在中间腔内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标记58形成为从中间腔的外表面60延伸到内元件40的外表面62上的凹部。侧腔和在其中的内元件的形状和结构如此选择,以便使得这些腔与组合的中间腔/内元件相比更具有柔性,以便对穿鞋者的脚提供缓冲。例如,侧腔优选为没有内元件,或者形成的内元件与在中间腔内的内元件相比更具柔性。此外,邻接壁和顶表面的半径r2大于中间腔的对应半径。侧腔如此成型,即其脚接触区域与顶表面的比率比中间腔的比率小。侧腔可通过例如管77流体连通,以便流体可在脚跟击地时在侧腔之间流动。当脚跟击地时流体从一个腔流到另一腔,接收流体的腔的缓冲特性增大。然而,中间腔的缓冲特性优选为独立于侧腔的缓冲特性。因此,中间腔优选为不与侧腔流体连通。内元件40的外表面62优选为在形状上相当于中间腔26的内表面63并具有相似尺寸。如果内元件的外表面在尺寸上小于中间腔的内表面或形状不同,则中间腔的内表面、优选为内顶表面和内底表面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定位穴,以便在其中定位该内缓冲元件。内缓冲元件的外表面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形状与该定位穴互补的突起。当然,中间腔的内表面可设置有突起,以便与内缓冲元件的外表面的穴互补。参照图3和4,后腔的底表面66优选为相对于后腔28的上表面68形成有角度,由此形成斜面。角度为大约3-15度,例如为6-10度。优选的是,后腔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之间的距离从缓冲垫的后部朝向缓冲垫的前部增加,以便使得底表面从水平面向上倾斜以与顶表面相交。后腔从缓冲垫20的中心线设置有一角度并且与最靠近的侧腔和中间腔分开,以便形成脚跟间隙,其与连接片43相符。从中心线开始的角度大约20-45度,例如大约30-40度。在脚跟击地时,缓冲垫20沿该脚跟间隙挠曲,以便降低鞋过度卷曲到一侧的趋势。在脚跟击地之后,脚跟间隙降低平足状态率,以便降低在脚跟击地与足前部接触地面之间的平足状态的量。在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鞋底的缓冲垫,其包括:用于对穿鞋者的脚的中间部分提供缓冲的中间腔;设置在该中间腔内的内腔,以便增加该中间腔的刚性;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对该穿鞋者的脚的侧部分提供缓冲的侧腔。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2-1-4 60/344,3411.一种用于鞋底的缓冲垫,其包括用于对穿鞋者的脚的中间部分提供缓冲的中间腔;设置在该中间腔内的内腔,以便增加该中间腔的刚性;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对该穿鞋者的脚的侧部分提供缓冲的侧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垫,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哈蒙维斯H彼得森SB默菲C阿伦O卢布拉诺PC施
申请(专利权)人:新平衡运动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