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超杰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53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模具结构,包括两块左、右对称且平行设置的侧板,及配合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位置处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旋转座,所述旋转座配合有套杆,所述套杆具有配合所述旋转座用的旋转片,所述旋转片与所述旋转座之间配合有螺栓,所述套杆远离所述旋转片的那一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套杆内配合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具有配合所述内螺纹的外螺纹部分,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套杆的那一端设置有插孔,通过所述插孔配合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配合所述插孔用的插杆,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配合有两个以上的连接板;本装置的结构强度足够,可以有效提高所浇筑的立柱的受力能力。

A structure mol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ilding mold structure, including two pieces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plates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symmetrical, and cooperate with the first side plate between two pieces of the side plates, the first side of the lateral position of the left and right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wo rotating seat, the rotary seat with a set of rod, the sleeve rod with the rotating blade rotation seat with the bolt fit between the rotating piece and the rotary seat, the sleeve rod away from the end of the rotating plate with internal thread, the inner sleeve rod is matched with an adjusting rod, the adjusting rod with outer part of the screw thread, the end of the adjusting rod away from the sleeve rod is arranged by Jack, the jack with a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od with the jack with an insertion rod between two pieces of the side plates with two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above. The structure of the device is strong enough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orce capacity of the built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造建筑物时,需要首先浇筑建筑物的立柱部分,通过立柱部分形成建筑物的主体支撑,立柱部分的建造主要通过模具,通过模具进行定型,而后灌注混凝土后即可得到立柱部分,现有技术中的这类模具的刚度较差,垂直度不足,因此所浇筑出的立柱的受力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足够,可以有效提高所浇筑的立柱的受力能力的建筑模具结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模具结构,包括两块左、右对称且平行设置的侧板,及配合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平行设置有两块,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位置处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旋转座配合有套杆,所述套杆具有配合所述旋转座用的旋转片,所述旋转片与所述旋转座之间配合有螺栓,所述套杆远离所述旋转片的那一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套杆内配合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具有配合所述内螺纹的外螺纹部分,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套杆的那一端设置有插孔,通过所述插孔配合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配合所述插孔用的插杆,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配合有两个以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弯折后形成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远离所述侧板的那一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所述侧板用的螺丝。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块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加强板的侧面与所述侧板的内侧面相抵。优选地,所述调节杆的杆身上设置有多边形的受力部分,所述受力部分与所述调节杆为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均为钢制板。优选地,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那一端设置有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侧板和第一侧板的配合形成一个矩形的型腔,通过该型腔完成混凝土的浇筑,第一侧板的外侧具有外力支撑,并且侧板在第一侧板的两侧形成夹持力,进一步的固定第一侧板,形成一个较为牢固的浇筑结构,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侧板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建筑模具结构,包括两块左、右对称且平行设置的侧板1,及配合在两块所述侧板1之间的第一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2平行设置有两块,所述第一侧板2的外侧面位置处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旋转座201,所述旋转座201与所述第一侧板2之间焊接固定,所述旋转座201配合有套杆3,所述套杆3具有配合所述旋转座201用的旋转片301所述旋转片301与所述旋转座201之间配合有螺栓311,所述套杆3远离所述旋转片301的那一端具有内螺纹(未图示),所述套杆3内配合有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具有配合所述内螺纹的外螺纹部分401,所述调节杆4远离所述套杆3的那一端设置有插孔(未图示),通过所述插孔配合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具有配合所述插孔用的插杆501,在两块所述侧板1之间配合有两个以上的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两端弯折后形成连接部分601,所述连接部分601远离所述侧板1的那一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所述侧板1用的螺丝611。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板2的外侧面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块加强板222,所述加强板222与所述第一侧板2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加强板222的侧面与所述侧板1的内侧面相抵。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调节杆4的杆身上设置有多边形的受力部分441,所述受力部分441与所述调节杆4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侧板1和所述第一侧板2均为钢制板。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支撑杆5远离所述第一侧板2的那一端设置有橡胶垫55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侧板和第一侧板的配合形成一个矩形的型腔,通过该型腔完成混凝土的浇筑,第一侧板的外侧具有外力支撑,并且侧板在第一侧板的两侧形成夹持力,进一步的固定第一侧板,形成一个较为牢固的浇筑结构,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模具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左、右对称且平行设置的侧板,及配合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平行设置有两块,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位置处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旋转座配合有套杆,所述套杆具有配合所述旋转座用的旋转片,所述旋转片与所述旋转座之间配合有螺栓,所述套杆远离所述旋转片的那一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套杆内配合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具有配合所述内螺纹的外螺纹部分,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套杆的那一端设置有插孔,通过所述插孔配合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配合所述插孔用的插杆,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配合有两个以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弯折后形成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远离所述侧板的那一端面上设置有支撑所述侧板用的螺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左、右对称且平行设置的侧板,及配合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平行设置有两块,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位置处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焊接固定,所述旋转座配合有套杆,所述套杆具有配合所述旋转座用的旋转片,所述旋转片与所述旋转座之间配合有螺栓,所述套杆远离所述旋转片的那一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套杆内配合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具有配合所述内螺纹的外螺纹部分,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套杆的那一端设置有插孔,通过所述插孔配合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配合所述插孔用的插杆,在两块所述侧板之间配合有两个以上的连接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郭超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