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明艺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518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架,包括立柱和矩形架,所述立柱间隔设置成一排,所述矩形架包括短杆和长杆,所述短杆贯穿设置在立柱的上下层,长杆与同侧短杆连接,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竹竿,所述竹竿长短间隔设置,长竹竿与上层长杆连接,短竹竿与下层长杆连接,所述竹竿间距为40‑50cm。该双层种植架设计能够提升火龙果的亩产量40%‑60%,充分利用了土地及光照资源,并能够确保火龙果的正常生长需要,保证火龙果的品质及口感;遮阳结构能够延长火龙果的挂果时间,提高甜度,立柱采用塑料管内灌注水泥能够延长使用寿命。

A double decker pitaya planting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layer pitaya planting frame comprises an upright post and a rectangular frame, the upright interval is set in a row, the rectangular frame comprises a short rod and a long rod, the rod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layer through the column, the lo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side short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oles the column, the length of pole spaced long pole and upper pole connection, short bamboo pole and lower pole, the pole spacing of 40 50cm. The double planting frame design can enhance the per mu yield of 40% 60% pitaya, make full use of the land and light resources, and ensure the normal growth of the ne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taste of pitaya, pitaya; pitaya shading structure can prolong fruiting time, improve the sweetness, the column uses the plastic tube grouting cement ca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架
本技术涉及火龙果种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架。
技术介绍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植物,原产地在中美洲,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医药”为一体。在拉丁美洲传统的祭典上,火龙果是必备的一种“神圣之果”,营养丰富,功用独特,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有绝佳的功效。而火龙果是一种向上攀爬生长的热带植物水果,种植需要搭建种植架,常用的火龙果的种植架是柱式种植桩,就是在种植桩的四面栽植火龙果果苗,让火龙果的茎蔓沿着种植桩向上攀爬,每株果苗只能在种植桩的一个侧面的保留挂果枝,且其挂果枝只是保持一个层面的结果方式。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以及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行,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由于火龙果特殊的生长规律,为了利用生长,采摘、管理方便,大多采用单柱种植的方式,种植柱相隔在1-3米,需要一个个立柱进行搭建,搭建速度慢,土地利用率和亩产较低,果农种植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搭建速度快,利于火龙果生长的双层种植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架,包括立柱和矩形架,所述立柱间隔设置成一排,所述矩形架包括短杆和长杆,所述短杆贯穿设置在立柱的上下层,长杆与同侧短杆连接,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竹竿,所述竹竿长短间隔设置,长竹竿与上层长杆连接,短竹竿与下层长杆连接,所述竹竿间距为40-50cm。所述立柱间隔2-3m,半径为5-7cm,高为175-185cm,下层长杆高度为95-105cm,上层长杆高度为170-180cm,所述上层长杆距离立柱顶端3-5cm。所述短杆长度为26-35cm。所述立柱上方设有遮阳架,所述遮阳架为“T”型,下端与短杆连接,所述遮阳架上设有遮阳网。所述遮阳架高度为75-85cm,宽度为46-55cm。所述立柱由塑料管内灌注水泥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双层种植架设计能够提高火龙果的亩产量40%-60%,充分利用了土地及光照资源,并能够确保火龙果的正常生长需要,保证火龙果的品质及口感;遮阳结构能够延长火龙果的挂果时间,提高甜度,立柱采用塑料管内灌注水泥延长使用寿命,该种植架具有推广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架的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架,包括立柱1和矩形架2,所述立柱1间隔设置成一排,所述矩形架2包括短杆21和长杆22,所述短杆21贯穿设置在立柱1的上下层,长杆22与同侧短杆21焊接或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竹竿3,所述竹竿3长短间隔设置,长竹竿32与上层长杆222连接,短竹竿31与下层长杆221连接,所述竹竿3间距为40-50cm。所述立柱1间距为2-3m,半径为5-7cm,高为175-185cm,下层长杆221高度为95-105cm,上层长杆222高度为170-180cm,所述上层长杆222距离立柱顶端3-5cm。所述短杆21长度为26-35cm。所述立柱1上方设有遮阳架4,所述遮阳架4为“T”型,下端与短杆21连接,所述遮阳架4上设有遮阳网41。所述遮阳架4高度为75-85cm,宽度为46-55cm。所述立柱1由塑料管12内灌注水泥11而成。实际种植中,首先间隔2-3m设置一个立柱1,立柱1固定在地桩上,地下的地桩高为40-50cm,地桩与立柱1一起灌注而成,立柱1上的短杆21可以在灌注前放入或待立柱1干燥成型后打孔放入,再将长杆22与短杆21焊接或锁定,并将遮阳架4焊接或锁定在上层短杆21上。整好土地需要种植时,将竹竿3长短间隔20-25cm设置在矩形架2中间,并与矩形架2的长杆22固定,将火龙果苗种植于竹竿3旁,与竹竿3捆绑固定,防止倾倒,待果树长至下层长杆221下方3-5cm时对短竹竿31上的果树进行打顶处理,新长出的枝条长出后靠于下层长杆221上,待果树长至上层长杆222下方3-5cm时对长竹竿32上的果树进行打顶处理,新长出的枝条长出后靠于上层长杆222上;当火龙果每年的第一批开花到9月份期间,将遮阳网41铺上遮阳架4,用铁丝或夹子固定,使得至少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太阳光不直接照射在矩形架2以上火龙果茎,对其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防止输送到果实根茎上的养分过热,导致果实过早掉落,不能完全吸收养分;如此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及阳光,提高产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双层种植架设计能够提高火龙果的亩产量40%-60%,充分利用了土地及光照资源,并能够确保火龙果的正常生长需要,保证火龙果的品质及口感;遮阳结构能够延长火龙果的挂果时间,提高甜度,立柱采用塑料管内灌注水泥延长使用寿命,该种植架具有推广意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矩形架,所述立柱间隔设置成一排,所述矩形架包括短杆和长杆,所述短杆贯穿设置在立柱的上下层,长杆与同侧短杆连接,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竹竿,所述竹竿长短间隔设置,长竹竿与上层长杆连接,短竹竿与下层长杆连接,所述竹竿间距为40‑5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矩形架,所述立柱间隔设置成一排,所述矩形架包括短杆和长杆,所述短杆贯穿设置在立柱的上下层,长杆与同侧短杆连接,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竹竿,所述竹竿长短间隔设置,长竹竿与上层长杆连接,短竹竿与下层长杆连接,所述竹竿间距为40-5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火龙果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间隔2-3m,半径为5-7cm,高为175-185cm,下层长杆高度为95-105cm,上层长杆高度为170-180cm,所述上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明艺
申请(专利权)人:罗明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