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夜间施工噪声的方法,属于噪声自动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光控探头检测是白天还是黑夜,如果是黑夜则启动照明模块;步骤2:利用传声器采集施工工地的噪声信号,并将噪声信息通过信号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传输至控制模块;步骤3:如果噪声值低于预设值1,照明模块正常工作;步骤4:如果噪声值大于预设值1且小于预设值2,控制模块通过负反馈电路向与照明模块连接的亮度调节模块发送指令,亮度调节模块减弱照明模块的亮度;步骤5:如果噪声值大于预设值2,照明模块停止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噪声污染,保证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夜间施工噪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夜间施工噪声的方法,属于噪声自动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中,建筑工地的噪声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的罪魁祸首之一,特别是在夜间,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赶施工进度不仅占用了大量城市生活用电,而且产生的巨大噪音影响了人们的学习、休息。虽然环保、市政部门加强了对建筑工地噪声的整顿和治理工作,但效果有限。申请号为201110402143.1,申请日为2011年12月7日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噪声监控系统,利用现在成熟的移动通信技术和声纳探测器,实现对建筑工地噪声污染的动态监控和记录。建筑工地噪声监控系统的工作模式是:在建筑工地的四周安装声纳探测器,当声贝持续超过100分贝5秒时,监控系统开始记录次数,1小时内累计次数达到9次时,警报器工作,提醒建筑人员,1小时内累计次数超过10次,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向环保监察部门发出信号。建筑工地噪声监控系统既保证了建筑工地的正常施工,也保护了周边居民的利益。申请号为201520991910.0,申请日为2015年12月4日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噪声隔离带,包括隔离带本体、噪音反射板、护板和若干噪音反射板,隔离带本体前侧是敞开的;噪音反射板横向固定在隔离带本体中,噪音反射板前侧支出隔离带本体以外并向上倾斜;噪音反射板后侧设有吸音板,吸音板竖直平铺在隔离带本体内部后侧;护板横向固定在隔离带本体顶部,护板前后两侧向上外倾,护板底部设有与隔离带本体内部连通的漏水口。该技术的护板和噪音反射板将噪音向隔离带前面的斜下方反射,扩散至隔离带本体内部的噪音被吸音板阻挡吸收,从而达到有效降低噪声污染的目的。申请号为201610274738.6,申请日为2016年4月28日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噪声消除方法及噪声消除装置。该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噪声消除方法包括:对通过第一编解码器编码的比特流进行解码的步骤;获得在通过第一编解码器编码的过程中确定的量化系数(QP:QuantizationParameter)的步骤;使用量化系数来确定含有噪声的帧的步骤;以及将确定为含有上述噪声的帧输入到预定噪声滤波器的步骤。申请号为201620880844.4,申请日为2016年8月8日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的监控预警系统,包括PLC控制器、报警信号指示灯以及若干个设置在建筑施工场界各处的噪声传感器,所述噪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该用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的监控预警系统,在建筑施工场界内某处的噪声值超过管理人员预设的噪声报警阈值时,PLC控制器驱动报警信号指示灯完成现场报警工作;同时,PLC控制器还依次通过3G通信模块以及3G网关的配合,将报警信息发送至远程监控终端处,完成远程报警工作,从而具有预警的效果,便于在现场以及不在现场的管理人员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补救,避免给附近人群带来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消除夜间施工噪声的方法,减少了噪声污染,保证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除夜间施工噪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光控探头检测是白天还是黑夜,如果是黑夜则向控制模块传输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即启动施工工地的照明模块;步骤2:利用传声器采集施工工地的噪声信号,并将噪声信息转化为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噪声信号通过信号放大电路被放大处理,再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被传输至控制模块;步骤3: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如果噪声值低于预设值1,照明模块正常工作;步骤4:如果噪声值大于预设值1且小于预设值2,控制模块通过负反馈电路向与照明模块连接的亮度调节模块发送指令,亮度调节模块减弱照明模块的亮度;步骤5:如果噪声值大于预设值2,控制模块向照明模块发送关闭指令,照明模块停止工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照明模块采用LED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声器为驻极性传声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驻极性传声器的芯片型号为HY900-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和照明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顺序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4G模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消除夜间施工噪声的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其通过设置传声器,实现对施工工地噪声的实时检测、监测。2、本专利技术在保证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在施工噪声超出预设值1时,自动减弱照明灯光的亮度,对施工工地进行提醒,可以及时降低施工噪声;当施工噪声超出预设值2时,自动切断照明电源,避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休息。3、本专利技术的照明模块采用LED灯,功耗低,使用寿命长。4、本专利技术减少了建筑工地噪声污染、保证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消除夜间施工噪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光控探头检测是白天还是黑夜,如果是黑夜则向控制模块传输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即启动施工工地的照明模块;步骤2:利用传声器采集施工工地的噪声信号,并将噪声信息转化为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噪声信号通过信号放大电路被放大处理,再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被传输至控制模块;步骤3: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如果噪声值低于预设值1,照明模块正常工作;步骤4:如果噪声值大于预设值1且小于预设值2,控制模块通过负反馈电路向与照明模块连接的亮度调节模块发送指令,亮度调节模块减弱照明模块的亮度;步骤5:如果噪声值大于预设值2,控制模块向照明模块发送关闭指令,照明模块停止工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照明模块采用LED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声器为驻极性传声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驻极性传声器的芯片型号为HY900-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和照明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顺序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4G模块。本专利技术采用传声器将建筑工地噪声转换为电信号。麦克风,学名为传声器,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由"Microphone"这个英文单词音译而来。也称话筒、微音器。二十世纪,麦克风由最初通过电阻转换声电发展为电感、电容式转换,大量新的麦克风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这其中包括铝带、动圈等麦克风,以及当前广泛使用的电容麦克风和驻极体麦克风。无线麦克风分为三个频段,FM段。VHF段,和UHF段。按声电转换原理分为:电动式(动圈式、铝带式),电容麦克风式(直流极化式)、压电式(晶体式、陶瓷式)、以及电磁式、碳粒式、半导体式等。驻极体传声器体积小巧,成本低廉,在电话、手机等设备中广泛使用。麦克风是由声音的振动传到麦克风的振膜上,推动里边的磁铁形成变化的电流,这样变化的电流送到后面的声音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处理。本专利技术的照明模块采用LED灯,功耗低,使用寿命长。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特点:1、节能:白光LED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夜间施工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光控探头检测是白天还是黑夜,如果是黑夜则向控制模块传输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即启动施工工地的照明模块;步骤2:利用传声器采集施工工地的噪声信号,并将噪声信息转化为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噪声信号通过信号放大电路被放大处理,再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被传输至控制模块;步骤3: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如果噪声值低于预设值1,照明模块正常工作;步骤4:如果噪声值大于预设值1且小于预设值2,控制模块通过负反馈电路向与照明模块连接的亮度调节模块发送指令,亮度调节模块减弱照明模块的亮度;步骤5:如果噪声值大于预设值2,控制模块向照明模块发送关闭指令,照明模块停止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夜间施工噪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光控探头检测是白天还是黑夜,如果是黑夜则向控制模块传输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即启动施工工地的照明模块;步骤2:利用传声器采集施工工地的噪声信号,并将噪声信息转化为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噪声信号通过信号放大电路被放大处理,再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被传输至控制模块;步骤3: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运算处理,如果噪声值低于预设值1,照明模块正常工作;步骤4:如果噪声值大于预设值1且小于预设值2,控制模块通过负反馈电路向与照明模块连接的亮度调节模块发送指令,亮度调节模块减弱照明模块的亮度;步骤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麦喆思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