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工膜拉伸渗透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岩土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土工膜拉伸渗透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污泥淤泥、污染土等)填埋处置场复合衬垫系统的失效控制问题已成为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工程领域亟待需要解决的重大工程难题之一。近年来,由HDPE土工膜、土工聚合粘土垫和压实粘土层构成的复合衬垫系统因具有抗损坏能力强和防渗效果突出等特点而逐渐取代传统的压实粘土防渗结构。HDPE土工膜的渗透系数低于传统压实黏土层4~5个数量级,是复合衬垫系统中的主要防渗结构。但由于填埋场内部环境复杂,垃圾降解、地基沉降、边坡滑移等多发工程特性使土工膜长期处于局部拉伸状态,其渗透系数也将随拉伸应变发生变化,由此引发复合衬垫系统防渗失效难题。目前对土工膜工程特性的测试设备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测试土工膜拉伸、刺破特性的万能试验机;第一类为测试土工膜与其他接触材料界面强度特性的土工材料界面剪切仪或拉拔仪;第三类为测试土工膜渗透特性的土工膜渗透仪。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可直接测量拉伸过程中土工膜渗透系数的相关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工膜拉伸渗透试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工膜拉伸渗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型支架;第一加载部件,设置在所述框型支架的顶部;第一渗透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加载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加载部件驱动所述第一渗透板竖直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渗透板的底端开设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渗透板开设有第一排气孔和第一导排孔,所述第一排气孔和第一导排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第一透水石,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第一压力体积控制器,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一导排孔连通;土工膜夹具,设置在所述框型支架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一透水石下方;第二加载部件,设置在所述框型支架的底部;第二渗透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加载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加载部件驱动所述第二渗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工膜拉伸渗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型支架;第一加载部件,设置在所述框型支架的顶部;第一渗透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加载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加载部件驱动所述第一渗透板竖直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渗透板的底端开设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渗透板开设有第一排气孔和第一导排孔,所述第一排气孔和第一导排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第一透水石,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第一压力体积控制器,通过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一导排孔连通;土工膜夹具,设置在所述框型支架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一透水石下方;第二加载部件,设置在所述框型支架的底部;第二渗透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加载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加载部件驱动所述第二渗透板竖直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二渗透板的顶端开设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渗透板开设有第二排气孔和第二导排孔,所述第二排气孔和第二导排孔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第二透水石,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第二压力体积控制器,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第二导排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膜拉伸渗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部件与所述第二加载部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渗透板与所述第二渗透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透水石与所述第二透水石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加载部件、所述第一渗透板及所述第一透水石相对所述第二加载部件、所述第二渗透板及所述第二透水石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膜拉伸渗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部件包括:第一伺服加载电机及第一推杆;所述第一伺服加载电机固定在所述框型支架上;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伺服加载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渗透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杆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工膜拉伸渗透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勇,刘磊,薛强,陈亿军,魏明俐,惠心敏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