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明芳专利>正文

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53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能够用于建筑用保温材料的烘制。一种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包括烘干炉、燃烧室、引风装置、燃气提供装置和供氧装置;在烘干炉的上方设置有燃烧室、引风装置和供氧装置;燃烧室的一侧与引风装置连接,另一侧与烘干炉连接,在烘干炉的尾端设置有供氧装置,供氧装置与燃烧室连接,在燃烧室上还连接有燃气提供装置,供氧装置也与烘干炉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思巧妙、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且节省能源,具有良好的使用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能够用于建筑用保温材料的烘制。
技术介绍
在现代建筑中保温模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但目前保温模板的生产多采用导热油进行烘干,其具有能耗大、安装和维护复杂的缺点,且多采用原煤燃烧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导热油输送至烘烤炉内再放热,由于导热油在此过程中作为二次能源,其热效率偏低,且燃烧原煤对大气污染较大,原煤在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CO、氮氧化合物、硫化物和焦油,且燃烧后会产生废渣,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国家已要求禁止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燃烧原煤,其生产模式必然为行业所淘汰,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的设备来满足实际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一种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包括烘干炉、燃烧室、引风装置、燃气提供装置和供氧装置;在烘干炉的上方设置有燃烧室、引风装置和供氧装置;燃烧室的一侧与引风装置连接,另一侧与烘干炉连接,在烘干炉的尾端设置有供氧装置,供氧装置与燃烧室连接,在燃烧室上还连接有燃气提供装置,供氧装置也与烘干炉连接。所述烘干炉为长方体的烘干炉,在烘干炉两侧的设置有多个等尺寸的舱门,舱门通过转轴与烘干炉连接,在舱门外壁还设置有把手,通过把手打开舱门能够用于烘干炉在非工作状态进行维护。在烘干炉内部的同一水平面设置有多个等尺寸的输送辊,形成一条输送带,输送辊的排列间距从前端开始有小至大,即位于烘干炉前端的输送辊之间间距最小,在其后端的输送辊之间的间距逐渐拉大;前端输送辊之间间距较小,便于刚进入烘干炉内的含水量较高的材料在输送辊输送过程中不发生由于重力影响而造成的形变,保证材料的平整度;在材料向后运动并烘干的过程中,伴随着水分的蒸发,材料的硬度增加,加大输送辊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少输送辊数量,便于减少设备的成本和后期的维护工作量;输送辊的一端伸出烘干炉外壁,输送辊之间通过链轮依次连接,最前端的输送辊通过链轮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与电机连接;在使用时电机通过减速机降低转速并放大扭矩,从而带动整层的输送辊等速向后转动。在烘干炉的上方设置有燃烧室,燃烧室的一端设置有引风装置,引风装置通过引热风总管将燃烧后的高温气体引流至烘干炉内,烘干内部的材料;在燃烧室上还分别通过燃气输送管和供氧输送管分别连接有燃气提供装置和供氧装置;在燃烧室的另一端连接有回风装置,回风装置为回风管,回风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烘干炉上,用于将烘干炉内的气体回导至燃烧室内,回导的气体与供氧输送管、燃气输送管内的气体混合并进行补充燃烧,从而进一步提高燃烧温度和燃烧的热效率;回风管连接烘干炉的一端端口数量不限于一个,回风管连接在烘干炉的两侧以及上部。供氧装置包括供氧电鼓风机、供氧输送管、供氧预热管和供氧预热箱;供氧预热管为盘管状预热器,位于供氧预热箱内;供氧输送管的尾端连接供氧预热管,供氧预热管的尾端设置有供氧电鼓风机,供氧电鼓风机用于将外界空气鼓入供氧预热管内,在供氧预热箱的侧面或下方连接有回烟口,回烟口位于烘干炉尾端的上方,在供氧预热箱的上方设置有排烟管。供氧预热箱的外表还能够敷设有耐高温保温材料。排烟管的底端还能够连接有辅助出烟口,辅助出烟口连接在风叶罩上,辅助出烟口位于风叶罩的上端,辅助出烟口与排烟管相通,用于排放燃烧室内多余的烟气,在辅助出烟口上还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燃烧室的排烟量。在排烟管上还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排烟量。在氧气输送管上还设置有辅助供氧电鼓风机,用于在供氧装置上的供氧电鼓风机功率不够时补充空气。燃气提供装置为燃气管道,燃气管道通过能够根据需要通过调控装置来控制天然气或煤气的进气量,调控装置为工业计算机或可编程控制器,调控装置能够调控电子打火器和燃气管道上的电控阀门,在调控装置上还集成安装有电子打火装置,电子打火器的点火末端设置在燃烧室内。在烘干炉内部的不同的高度设置有多条输送带,输送带之间距离相等且规格一致,输送带的数量优选为10-20条,再优选为14条。引热风总管伸向烘干炉未设置电机、减速机的一侧,并按照需求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风口,分风口在烘干炉的外壁由上往下延伸,在每层传送带的下方开设有对应的导热风管,导热风管的末端设置有喷射口,高温气体从喷射口喷出,用以烘干并固化对应的材料;喷射口位于输送辊和待固化材料的上方,喷射口的喷射方向与待固化材料的表面平行,且喷射方向与待固化材料的输送方向相反。在燃烧室的内壁和烘干炉内还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调控装置通过数据线连接,用于控制燃气输送管的进气量以及供氧输送管上的供氧量。导热风管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导热风管为多个时,导热风管按照长度依次排列,为从短至长排列,或从长至短依次排列,能够将材料均匀烘烤并固化。在引热风总管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热风口时,在分风口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弧状的用于导热风的导风板,能够有效地将高温气体导送至分风口内,不产生过多的紊流。所述分风口的横截面为V形,横截面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缩小。引风装置包括风叶、风叶罩、轴承、引风电机和传送带;在轴承的一端连接有风叶,风叶通过风叶罩被密封包裹在内部,轴承通过传送带与引风电机连接。所述的传送带为传送皮带。在轴承上还设置有冷却套,冷却套上连接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数量为两根,一根用于进水,另一根用于出水,在进水的冷却水管上还设置有水泵,用于将冷却水泵入冷却套内。风叶为耐高温材料制作,耐高温材料为金属或陶瓷,金属优选为不锈钢。所述的燃烧室为圆筒形的燃烧室,能够有效减少燃烧死角,提高热效率。在烘干炉的顶端还设置有排湿烟管,用于排出烘干材料后蒸发出的水蒸气,排湿烟管的数量为两根。在烘干炉的顶端设置有用于防止高温气体外泄的挡风帘,挡风帘活动铰接在烘干炉上,每层输送带均对应安装有挡风帘,在材料进入时能够顶开挡风帘进入烘干炉内,并在进入后在重力作用下挡风帘恢复下垂状态。挡风帘保证每个烘干炉内烘干区域内的高温气流相对独立并形成内循环;并将烘干过程中交换形成的湿热空气尽可能地排出。所述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数量不限于一个,当数量为多个时能够首尾相接组成生产线,其中首个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上安装有挡风帘和排湿烟管,其余不安装排湿烟管。当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数量为多个,首尾相接组成生产线时,数量优选为6个,由于烘干炉内部水蒸气量大,在第一个烘干炉内设置两根直排湿气专用管道,其余5个由回风冷凝器管道排出湿气;在生产时,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能够根据材料的规格开启生产线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中的燃烧室,当数量不完全开启时,依照所需数量从首个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进行开启,未完全启用的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燃烧室不开启,但保持传送带开启,以方便前方烘烤好的材料进行传送。使用方法在使用时,根据需要开启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的生产线,燃烧室开启,燃气提供装置提供天然气或煤气,供氧装置提供空气,电子打火器打火,将燃烧室内的可燃性气体点燃,点燃的气体释放出高温,高温气体被引风装置引入烘干炉内,并通过导热风管将高温气体释放,待烘干炉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达到预定温度时,将待烘烤并固化的材料输入烘干炉内,材料在高温的炙烤下迅速挥发水蒸气,蒸发出的水蒸气通过烘干炉顶端的排湿烟管排出湿气,并通过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炉、燃烧室、引风装置、燃气提供装置和供氧装置;在烘干炉的上方设置有燃烧室、引风装置和供氧装置;燃烧室的一侧与引风装置连接,另一侧与烘干炉连接,在烘干炉的尾端设置有供氧装置,供氧装置与燃烧室连接,在燃烧室上还连接有燃气提供装置,供氧装置也与烘干炉连接;所述烘干炉为长方体的烘干炉,在烘干炉两侧的设置有多个等尺寸的舱门,舱门通过转轴与烘干炉连接,在舱门外壁还设置有把手,;在烘干炉内部的同一水平面设置有多个等尺寸的输送辊,形成一条输送带,输送辊的排列间距从前端开始有小至大,即位于烘干炉前端的输送辊之间间距最小,在其后端的输送辊之间的间距逐渐拉大;前端输送辊之间间距较小;输送辊的一端伸出烘干炉外壁,输送辊之间通过链轮依次连接,最前端的输送辊通过链轮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与电机连接;在使用时电机通过减速机降低转速并放大扭矩,从而带动整层的输送辊等速向后转动;在烘干炉的上方设置有燃烧室,燃烧室的一端设置有引风装置,引风装置通过引热风总管将燃烧后的高温气体引流至烘干炉内,烘干内部的材料;在燃烧室上还分别通过燃气输送管和供氧输送管分别连接有燃气提供装置和供氧装置;在燃烧室的另一端连接有回风装置,回风装置为回风管,回风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烘干炉上,回导的气体与供氧输送管、燃气输送管内的气体混合并进行补充燃烧;回风管连接烘干炉的一端端口数量不限于一个,回风管连接在烘干炉的两侧以及上部;供氧装置包括供氧电鼓风机、供氧输送管、供氧预热管和供氧预热箱;供氧预热管为盘管状预热器,位于供氧预热箱内;供氧输送管的尾端连接供氧预热管,供氧预热管的尾端设置有供氧电鼓风机,供氧电鼓风机用于将外界空气鼓入供氧预热管内,在供氧预热箱的侧面或下方连接有回烟口,回烟口位于烘干炉尾端的上方,在供氧预热箱的上方设置有排烟管;引热风总管伸向烘干炉未设置电机、减速机的一侧,并按照需求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风口,分风口在烘干炉的外壁由上往下延伸,在每层传送带的下方开设有对应的导热风管,导热风管的末端设置有喷射口,高温气体从喷射口喷出;喷射口位于输送辊和待固化材料的上方,喷射口的喷射方向与待固化材料的表面平行,且喷射方向与待固化材料的输送方向相反;在燃烧室的内壁和烘干炉内还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调控装置通过数据线连接;导热风管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导热风管为多个时,导热风管按照长度依次排列,为从短至长排列,或从长至短依次排列;引风装置包括风叶、风叶罩、轴承、引风电机和传送带;在轴承的一端连接有风叶,风叶通过风叶罩被密封包裹在内部,轴承通过传送带与引风电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炉、燃烧室、引风装置、燃气提供装置和供氧装置;在烘干炉的上方设置有燃烧室、引风装置和供氧装置;燃烧室的一侧与引风装置连接,另一侧与烘干炉连接,在烘干炉的尾端设置有供氧装置,供氧装置与燃烧室连接,在燃烧室上还连接有燃气提供装置,供氧装置也与烘干炉连接;所述烘干炉为长方体的烘干炉,在烘干炉两侧的设置有多个等尺寸的舱门,舱门通过转轴与烘干炉连接,在舱门外壁还设置有把手,;在烘干炉内部的同一水平面设置有多个等尺寸的输送辊,形成一条输送带,输送辊的排列间距从前端开始有小至大,即位于烘干炉前端的输送辊之间间距最小,在其后端的输送辊之间的间距逐渐拉大;前端输送辊之间间距较小;输送辊的一端伸出烘干炉外壁,输送辊之间通过链轮依次连接,最前端的输送辊通过链轮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与电机连接;在使用时电机通过减速机降低转速并放大扭矩,从而带动整层的输送辊等速向后转动;在烘干炉的上方设置有燃烧室,燃烧室的一端设置有引风装置,引风装置通过引热风总管将燃烧后的高温气体引流至烘干炉内,烘干内部的材料;在燃烧室上还分别通过燃气输送管和供氧输送管分别连接有燃气提供装置和供氧装置;在燃烧室的另一端连接有回风装置,回风装置为回风管,回风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烘干炉上,回导的气体与供氧输送管、燃气输送管内的气体混合并进行补充燃烧;回风管连接烘干炉的一端端口数量不限于一个,回风管连接在烘干炉的两侧以及上部;供氧装置包括供氧电鼓风机、供氧输送管、供氧预热管和供氧预热箱;供氧预热管为盘管状预热器,位于供氧预热箱内;供氧输送管的尾端连接供氧预热管,供氧预热管的尾端设置有供氧电鼓风机,供氧电鼓风机用于将外界空气鼓入供氧预热管内,在供氧预热箱的侧面或下方连接有回烟口,回烟口位于烘干炉尾端的上方,在供氧预热箱的上方设置有排烟管;引热风总管伸向烘干炉未设置电机、减速机的一侧,并按照需求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风口,分风口在烘干炉的外壁由上往下延伸,在每层传送带的下方开设有对应的导热风管,导热风管的末端设置有喷射口,高温气体从喷射口喷出;喷射口位于输送辊和待固化材料的上方,喷射口的喷射方向与待固化材料的表面平行,且喷射方向与待固化材料的输送方向相反;在燃烧室的内壁和烘干炉内还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调控装置通过数据线连接;导热风管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导热风管为多个时,导热风管按照长度依次排列,为从短至长排列,或从长至短依次排列;引风装置包括风叶、风叶罩、轴承、引风电机和传送带;在轴承的一端连接有风叶,风叶通过风叶罩被密封包裹在内部,轴承通过传送带与引风电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其特征在于:供氧预热箱的外表还能够敷设有耐高温保温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循环连续式烘干炉,其特征在于:排烟管的底端还能够连接有辅助出烟口,辅助出烟口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明芳
申请(专利权)人:吕明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