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9514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包括机箱,机箱内设有相邻的电源和风扇以及至少一对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有插槽,一对安装支架之间通过插槽固定有若干板卡,风扇朝向板卡吹风散热,且吹风方向与板卡平行,电源设置在风扇的背面,壳体的两侧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安装支架在插槽的上下设有第二通风孔,第二通风孔外周形成环形凸起部,上下两个环形凸起部之间形成插槽。板卡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板卡的上下形成间隙,风扇向板卡吹风,且吹风方向与板卡平行,安装支架在插槽的上下设有第二通风孔,减少对散热风的阻隔,第二通风孔的宽度可以尽可能大,散热风可以更加接近板卡的上下表面流动,散热效率更高。

A kind of polymerized remote device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heat dissipation

Polymerization pul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gh-efficiency radiator includes a chassis, chassis with adjacent power supply and fan and at least a pair of mounting bracket, mounting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slot between a pair of mounting bracket through the slot is fixed with a plurality of card board toward the fan blowing and heat radiating, and blowing direction and parallel to the board. The power supply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of the fan,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ventilation holes, mounting bracket in the slot is positioned on the second ventilation holes, second ventilation holes form an annular peripheral bulge, a slot is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two ring bulge. The board is mounted on the mounting bracket, board on forming the gap, to the board and the fan blowing, blowing direction parallel with the card in the slot, the mounting bracket is positioned on the second ventilation holes, reduce the heat barrier, second ventilation hole width can be as large as possible, the heat can be more close to the board on the surface flow, the cooling efficiency is hig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宽带中国”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对家庭宽带建设提出了高速、高带宽的要求,因此固网宽带的建设仍将是三大运营商的核心业务之一。现在运营商积极响应国家的战略方针和建设要求进行宽带建设、带宽升级,但碰到了诸多难题:光纤资源短缺,无法满足大范围的宽带新建和提速;管道资源已经被各大运营商占满,重新建设管道,其中土建需要挖沟、埋管,还要经过层层审批,投资大,效率低;PON接入距离受限,未充分发挥GPON传输的距离优势;运维成本高、维护压力大,回程压力大覆盖率不高;在业务量需求不大的农村、乡镇,投资过大无法满足投资回报率要求等。对此,聚合拉远设备应运而生,需求量大。PON聚合拉远设备在局端通过PON聚合拉远单板将多路PON信号转换成OTU信号,将信号聚合后进行传输,从而实现承载多路PON业务,然后在远端解复用分为多路,适应多个小区或村庄对PON接入的需求。机箱内需要设置PON复用板卡(OLT侧)、PON解复用板卡(ONU侧)、合分波板卡、主控板卡等,对装置的散热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相邻的电源和风扇以及至少一对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有插槽,一对安装支架之间通过插槽固定有若干板卡,所述风扇朝向板卡吹风散热,且吹风方向与板卡平行,所述电源设置在风扇的背面,所述机箱的两侧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所述安装支架在插槽的上下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外周形成环形凸起部,上下两个环形凸起部之间形成插槽。所述安装支架上十个第二通风孔,均分为两列设置,形成八个两两等高的插槽。两列所述第二通风孔中间设有一列第三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通风孔呈蜂窝状排列。所述风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线路板以及若干个与线路板连接的扇体,所述风扇与机箱为抽拉式连接,所述机箱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个面板向内部设有若干凸起,形成四列配合风扇抽拉的限位部,所述风扇的外端侧壁设有若干弹性凸起部,所述弹性凸起部与机箱的内壁、电源、安装支架形成挤压。所述壳体固定设有拉手,所述拉手内设有凹槽,所述拉手铰接有锁定板,所述锁定板与拉手之间设有弹性体,所述壳体接近拉手处设有通孔,所述锁定板穿过所述通孔并受到弹性体与壳体两面的作用力,所述机箱或安装支架对应所述锁定板设有限位部。所述锁定板上设有限位凸起部,与所述拉手构成锁定板转动方向上的限位。所述壳体内设有六个扇体,分为上下两行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板卡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板卡的上下形成间隙,风扇向板卡吹风,且吹风方向与板卡平行,安装支架在插槽的上下设有第二通风孔,减少对散热风的阻隔,形成从壳体的一侧吹向另一侧的平行风,结构简单,第二通风孔的宽度可以尽可能大,散热风可以更加接近板卡的上下表面流动,散热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为机箱与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拉手与锁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拉手与锁定板的剖视图。图中,1,机箱;101,第一通风孔;102,限位部;2,电源;3,风扇;301,壳体;303,扇体;304,弹性凸起部;305,通孔;4,安装支架;401,插槽;402,第二通风孔;403,第三通风孔;404,环形凸起部;405,限位部;5,板卡;6,锁定板;601,限位凸起部;7,弹性体;8,拉手;80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可以更好地说明本技术。一种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内设有相邻的电源2和风扇3以及至少一对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上设有插槽401,一对安装支架4之间通过插槽401固定有若干板卡5,所述风扇3朝向板卡5吹风散热,且吹风方向与板卡5平行,所述电源2设置在风扇3的背面,所述机箱1的两侧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101,所述安装支架4在插槽401的上下设有第二通风孔402。板卡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板卡的上下形成间隙,风扇向板卡吹风,且吹风方向与板卡平行,安装支架在插槽的上下设有第二通风孔,减少对散热风的阻隔,形成从壳体的一侧吹向另一侧的平行风,散热效率高。所述第二通风孔402外周形成环形凸起部404,上下两个环形凸起部404之间形成插槽401。结构简单,而且这样是第二通风孔402的宽度可以尽可能大,散热风可以更加接近板卡的上下表面流动,散热效率更高。所述安装支架4上十个第二通风孔402,均分为两列设置,形成八个两两等高的插槽401。一个板卡的左右两侧为四个插槽支撑,相比两个插槽,安装支架的强度更高。两列所述第二通风孔402中间设有一列第三通风孔403。减少对散热风的阻隔。所述第一通风孔101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通风孔101呈蜂窝状排列。减少对散热风的阻隔,而且机箱1的强度更高。所述风扇3包括壳体301,所述壳体301内设有线路板以及若干个与线路板连接的扇体303,所述风扇3与机箱1为抽拉式连接,所述机箱1的顶部和底部的两个面板向内部设有若干凸起,形成四列配合风扇3抽拉的限位部102,所述风扇3的外端侧壁设有若干弹性凸起部304,所述弹性凸起部304与机箱1的内壁、电源2、安装支架4形成挤压。插拔式的风扇拆装方便,方便清理和维修,风扇内设有六个扇体,分为上下两列设置,散热效率更高。所述壳体301固定设有拉手8,所述拉手8内设有凹槽801,所述拉手8铰接有锁定板6,所述锁定板6与拉手8之间设有弹性体7,所述壳体301接近拉手8处设有通孔305,所述锁定板6穿过所述通孔305并受到弹性体7与壳体301两面的作用力,所述安装支架4对应所述锁定板6设有限位部405。安装时先将风扇推入,使弹性凸起部304与机箱1的内壁、电源2、安装支架4形成挤压,限位部为一通孔,锁定板6插入限位部中形成锁定作用,防止脱出。拉手8与壳体30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弹性体7为一弯折的金属片,结构简单,方便拆装维修以及更换弹性体。所述锁定板6上设有限位凸起部601,与所述拉手8构成锁定板6转动方向上的限位。防止对弹性体7的过度挤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凡是依技术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设有相邻的电源(2)和风扇(3)以及至少一对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上设有插槽(401),一对安装支架(4)之间通过插槽(401)固定有若干板卡(5),所述风扇(3)朝向板卡(5)吹风散热,且吹风方向与板卡(5)平行,所述电源(2)设置在风扇(3)的背面,所述机箱(1)的两侧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101),所述安装支架(4)在插槽(401)的上下设有第二通风孔(402),所述第二通风孔(402)外周形成环形凸起部(404),上下两个环形凸起部(404)之间形成插槽(4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设有相邻的电源(2)和风扇(3)以及至少一对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上设有插槽(401),一对安装支架(4)之间通过插槽(401)固定有若干板卡(5),所述风扇(3)朝向板卡(5)吹风散热,且吹风方向与板卡(5)平行,所述电源(2)设置在风扇(3)的背面,所述机箱(1)的两侧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101),所述安装支架(4)在插槽(401)的上下设有第二通风孔(402),所述第二通风孔(402)外周形成环形凸起部(404),上下两个环形凸起部(404)之间形成插槽(4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4)上十个第二通风孔(402),均分为两列设置,形成八个两两等高的插槽(4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列所述第二通风孔(402)中间设有一列第三通风孔(4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101)为正六边形,所述第一通风孔(101)呈蜂窝状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的聚合拉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3)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春潮蔡亦智
申请(专利权)人: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