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48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竹制台灯包括:灯架、底座、灯头和电线;灯架包括:第一主杆、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左右对称设置于第一主杆的两侧,位于同侧的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的其中一个端部同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第一主杆的第一端,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固定于底座上,第一主杆的第二端连接灯头;第一主杆可绕第一转轴多角度旋转调节。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竹制台灯的灯架可收缩折叠,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主杆和第二主杆的角度,灵活调节照明的方向和高度,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竹制台灯由小郁热弯工艺处理过的竹管制备而成,兼具生活气息和传统氛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制台灯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具用品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制台灯。
技术介绍
台灯是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在工作中或学习上可以使用台灯照明。市场上销售的台灯各式各样,但传统的台灯的灯杆的长度固定不变,而且不能折叠,不能灵活调节照明的方向和高度。使用时需要将台灯放置于水平面上,使用不够灵活。而且,传统的台灯外形单调不美观,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制台灯,结构紧凑,外形美观,便于携带。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竹制台灯,包括:灯架、底座、灯头和电线;所述灯架包括:第一主杆、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所述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杆的两侧,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的其中一个端部同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主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主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灯头;所述第一主杆绕所述第一转轴多角度旋转调节。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依次插接所述第二主杆、第一主杆和第三主杆;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主杆的接触面设为磨砂面,使得所述第一主杆的旋转角度保持稳定。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杆、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均为中空的竹管结构。更优选的,所述电线内设于所述第一主杆、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内并连接灯头。优选的,所述灯头包括:发光元件和灯罩;所述灯罩为两端开口的竹管,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灯罩的空腔内,所述灯罩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主杆的第二端;所述灯罩绕所述第二转轴多角度旋转调节。更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杆的第二端为弯管结构,并伸入所述灯罩内;所述第二转轴插接所述弯管结构和所述灯罩,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灯罩的连接面设为磨砂面,使得所述灯罩的旋转角度保持稳定。优选的,所述灯架还包括:第一副杆、第二副杆和第三副杆;所述第二副杆和第三副杆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副杆的两侧,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二副杆和第三副杆的其中一个端部同时通过第三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副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副杆、第二副杆和第三副杆绕所述第三转轴多角度旋转调节;所述第二副杆和第三副杆的另一个端部通过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主杆,并沿所述第一主杆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所述第一副杆的第二端穿过设于所述第一主杆上的插槽,并通过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所述第一副杆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更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杆上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连接件插装于所述第一滑动槽中并沿所述第一滑动槽滑动;所述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上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插装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中并沿所述第二滑动槽滑动。更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滑动槽依次插接所述第二副杆、第一主杆和第三副杆;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滑动槽依次插接所述第二主杆、第一副杆和第三主杆。更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均为长条形滑动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竹制台灯包括:灯架、底座、灯头和电线;灯架包括:第一主杆、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左右对称设置于第一主杆的两侧,位于同侧的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的其中一个端部同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第一主杆的第一端,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固定于底座上,第一主杆的第二端连接灯头;第一主杆可绕第一转轴多角度旋转调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竹制台灯的灯架可收缩折叠,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主杆和第二主杆的角度,灵活调节照明的方向和高度,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竹制台灯由小郁热弯工艺处理过的竹管制备而成,兼具生活气息和传统氛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竹制台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优选实施例的竹制台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优选实施例的竹制台灯的折叠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优选实施例的竹制台灯的部分结构爆炸图;图5为本优选实施例的竹制台灯的灯头折叠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一主杆11、第二主杆12、第三主杆13、第一转轴111、底座2、电线4、发光元件31、灯罩32、第二转轴33、第一副杆14、第二副杆15、第三副杆16、第三转轴141、第一连接件151、插槽113、第一滑动槽112、第二滑动槽121。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制台灯,结构紧凑,外形美观,便于携带。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制台灯,包括:灯架、底座2、灯头和电线4;灯架包括:第一主杆11、第二主杆12和第三主杆13;第二主杆12和第三主杆13左右对称设置于第一主杆11的两侧,位于同侧的第二主杆12和第三主杆13的其中一个端部同时通过第一转轴111连接第一主杆11的第一端,第二主杆12和第三主杆13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固定于底座2上,第一主杆11的第二端连接灯头;第一主杆11可绕第一转轴111多角度旋转调节。使用时,通过将第一主杆11绕第一转轴111旋转至一定角度,控制照明的高度和方向,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在收纳家具用品时,可将第一主杆11、第二主杆12和第三主杆13完全折叠起来,可大大缩小存放体积,便于携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11依次插接第二主杆12、第一主杆11和第三主杆13;第一转轴111与第一主杆11的接触面设为磨砂面,使得第一主杆11的旋转角度保持稳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折叠角度和使用高度可保持固定。通过推拉第一主杆11和第二主杆12或第三主杆13,可调节对灯架折叠角度和使用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杆11、第二主杆12和第三主杆13为中空的竹管;电线4穿过底座2并内设于第一主杆11、第二主杆12和第三主杆13内的中空部,用于连接灯头。在本实施例中,灯头包括:发光元件31和灯罩32;灯罩32为两端开口的竹管,发光元件31设置在灯罩32的空腔内,灯罩3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33连接第一主杆11的第二端,灯罩32可绕第二转轴33多角度旋转调节。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第一主杆11、第二主杆12和第三主杆13均为小郁热弯工艺处理过的竹管,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台灯兼具生活气息和传统气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更进一步的,为了更加灵活方便地调节照明的角度,满足多种情景需求。本实施例的第一主杆11的第二端为弯管结构,并伸入所述灯罩32内;第二转轴33插接第一主杆11的第二端和灯罩32,第二转轴33与灯罩32的连接面设为磨砂面,使得灯罩32的旋转角度保持稳定本专利技术的竹制台灯的照明角度和高度主要是依靠力学特性和材料件的摩擦力来固定的,为了使得本竹制台灯的照明角度和高度更为稳定,使其在很小的占地面积下即可实现在多个使用角度下的自平衡状态;本实施例的灯架还包括:第一副杆14、第二副杆15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竹制台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制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架、底座、灯头和电线;所述灯架包括:第一主杆、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所述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杆的两侧,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的其中一个端部同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主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主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灯头;所述第一主杆绕所述第一转轴多角度旋转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制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架、底座、灯头和电线;所述灯架包括:第一主杆、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所述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杆的两侧,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的其中一个端部同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主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主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灯头;所述第一主杆绕所述第一转轴多角度旋转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制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依次插接所述第二主杆、第一主杆和第三主杆;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主杆的接触面设为磨砂面,使得所述第一主杆的旋转角度保持稳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制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均为中空的竹管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制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内设于所述第一主杆、第二主杆和第三主杆内并连接灯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制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包括:发光元件和灯罩;所述灯罩为两端开口的竹管,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灯罩的空腔内,所述灯罩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主杆的第二端;所述灯罩绕所述第二转轴多角度旋转调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竹制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的第二端为弯管结构,并伸入所述灯罩内;所述第二转轴插接所述弯管结构和所述灯罩,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灯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方海胡胜梁周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