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自航式波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9306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4:19
一种高效节能自航式波力发电装置,包括船体、波浪能量收集和转换机构、推进机构;所述的船体包括船舱102、驾驶舱103、设备室104、甲板105、锚桩101、锚链107和锚106;所述的波浪能量收集和转换机构包括水平管211、垂直管208、气室201、空气透平202、气室出口端203、发电机204、闸门207、启闭闸机构205;优点是,降低了装置材料成本、建造成本,降低了锚泊系统抗恶劣环境的设计难度、材料和海洋工程成本,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该发明专利技术为实现波浪能低成本、广海域、高效利用打下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自航式波力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波浪能转换
,具体为一种高效节能自航式波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波浪能蕴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然而由于波浪能密度低、海洋环境的恶劣、漂浮装置不可自然接近、海水的腐蚀、海生物附着等因素,开发利用海洋波浪能成本昂贵。这些成本主要表现在装置的材料成本、建造成本、转换机构成本、投放、运输和回收成本、锚泊成本、维护成本、环境成本等。目前波浪能利用技术种类繁多,然而因漂浮式波浪能利用技术适应面广而成为世界研究的主流,绝大部分漂浮式技术可分为3类,如图1所示。漂浮振荡浮子技术是利用波浪能量推动一个浮体相对另一个浮体(支撑平台)平动或转动转换能量,基于该技术发展的装置必须是双(多)浮体而且必须潜入或半潜入海水中,这一特点意味着材料利用率低(双或多浮体)、浮体间相撞问题不可避免、海生物附着影响大、投放时间长(浮态调节需要时间和设备),其性价比受技术路线影响提高有限。漂浮越浪技术是利用波浪的爬升作用,把波浪能转换为海水的势能,基于该技术发展的装置特点是单浮体(承载平台),装置要承担转换载体(海水)的重量,因此其结构规模强劲和庞大,在风、波和流共同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节能自航式波力发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自航式波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波浪能量收集和转换机构、推进机构;所述的船体包括船舱(102)、驾驶舱(103)、设备室(104)、甲板(105)、锚桩(101)、锚链(107)和锚(106);所述的波浪能量收集和转换机构包括水平管(211)、垂直管(208)、气室(201)、空气透平(202)、气室出口端(203)、发电机(204)、闸门(207)、启闭闸机构(205);所述的水平管(211)设有前端口(212)和后端口(209),所述的垂直管(208)的一端设有所述的空气透平(202)与其连通,另一端垂直连通水平管(211)的后端,所述的水平管(211)与垂直管(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自航式波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波浪能量收集和转换机构、推进机构;所述的船体包括船舱(102)、驾驶舱(103)、设备室(104)、甲板(105)、锚桩(101)、锚链(107)和锚(106);所述的波浪能量收集和转换机构包括水平管(211)、垂直管(208)、气室(201)、空气透平(202)、气室出口端(203)、发电机(204)、闸门(207)、启闭闸机构(205);所述的水平管(211)设有前端口(212)和后端口(209),所述的垂直管(208)的一端设有所述的空气透平(202)与其连通,另一端垂直连通水平管(211)的后端,所述的水平管(211)与垂直管(208)及闸门(207)形成“L”形通道,所述的启闭闸机构(205)用于控制闸门(207)开闭所述的后端口(209);当水进入垂直管(208)形成气液界面(206),所述的气液界面(206)与空气透平(202)在垂直管(208)中形成所述的气室(201);所述的气室出口端(203)与发电机(204)依次设置在空气透平(202)上;所述的水平管(211)、垂直管(208)分别设置在船舱(102)的底部与后部,所述的水平管(211)的前端口(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必军陈天祥张运秋蒋传有龙正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