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冠簧的弹簧顶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302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冠簧的弹簧顶针,包括针头、弹簧、冠簧、垫片、针管,所述针头顺序穿过弹簧、垫片、冠簧后安装在针管中,所述冠簧与针管内底部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由于冠簧式的弹簧顶针的针头尾部较长,尾部靠冠簧固定,具有优异的产品同轴度,接触阻抗稳定,接触电阻低,针头导电加上部分冠簧可以使导电负载电流大,内置冠簧弹簧顶针是靠针头直接与冠簧接触抗震性能好,插拔力小,插拔次数高,使用寿命长。

A spring thimble with a built-in crown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ring thimble with a built-in crown spring, which comprises a needle, a spring, a crown spring, a gasket and a needle tube. The needle passes through the spring, the gasket and the crown spring, and is installed in the needle tube. The crown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needle tub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ng tail: the needle spring thimble crown spring type, the tail by crown spring fixed, with excellent product concentricity, stable contact resistance, low contact resistance, conductive needle plus part of crown spring can make the conductive load current, built-in crown spring spring thimble by direct needle and crown spring contact good seismic performance, plug, plug high number,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冠簧的弹簧顶针
本技术涉电子连接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冠簧的弹簧顶针。
技术介绍
弹簧顶针是应用于通讯基站或终端、汽车、医疗、无人机、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精密连接器的核心部件,无论是信号或电流都可以通过该弹簧顶针传输。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要求大电流传输,快速充电,甚至有些产品还有防雷的要求,那么对弹簧顶针耐电流能力也就越来越高。现有技术的弹簧顶针主要有:1、平底式弹簧顶针,该结构针头(plunger)为平底式,加工简单,成本最低,且针头针管的同轴度较好,但存在针头与针管不接触和掉电的风险较大,产品的接触阻抗也非常大,这种结构的产品一般只有对产品要求非常低,电流非常小的场合才会用到,现在正规大公司都没有采用这种结构产品。2、剖斜面弹簧顶针,该结构针头(plunger)为剖斜面,加工复杂,成本较高,且针头针管的同轴度较差,但产品针头与针管接触良好,接触阻抗也非常小,主要原因是弹簧对针头弹力有一个侧向的分力,使针头与针管稳定的接触,此结构为弹簧顶针工厂广泛的使用,电流中小的场合才会用到。3.钢珠式弹簧顶针,该结构针头(plunger)为剖斜面,且在其下面再增加一个钢珠。该结构加工复杂,成本较高,且针头针管的同轴度较差,占用针管的空间较大,但产品针头与针管接触良好,接触阻抗也非常小,主要原因是弹簧对针头弹力有一个侧向的分力,使针头与针管稳定的接触。钢珠也增加一条电流的流通通道,此结构为弹簧顶针工厂广泛的使用,电流中大的场合才会用到。4.内套式弹簧顶针,该结构针头(plunger)为剖斜面,且在其下面再增加一个内套。该结构加工复杂,成本较高,且针头针管的同轴度较差,占用针管的空间相对钢珠式较小,但产品针头与针管接触良好,接触阻抗也非常小,主要原因是弹簧对针头弹力有一个侧向的分力,使针头与针管稳定的接触。内套也增加一条电流的流通通道,此结构为弹簧顶针工厂广泛的使用,电流中大的场合才会用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适用于较大电流的一种内置冠簧的弹簧顶针,其针头针管的同轴度较好,冠簧占用针管的空间较大,产品针头与针管接触良好,接触阻抗也非常小,可以保证稳定的电流导通。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冠簧的弹簧顶针,包括针头、弹簧、冠簧、针管,所述针头顺序穿过弹簧、冠簧后安装在针管中,所述冠簧与针管内底部相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和冠簧之间设置垫片。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头尾部位于冠簧中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头尾部为加长部件,尾部穿过弹簧,延伸至冠簧的中下部,与冠簧接触,形成多个导通电流的通道。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冠簧由多个弹性端子围成一圈组成,弹性端子中部向内凹,弹性端子为弹性簧片。本技术有益效果是:由于冠簧式的弹簧顶针的针头尾部较长,尾部靠冠簧固定,具有优异的产品同轴度,接触阻抗稳定,接触电阻低,针头导电加上部分冠簧可以使导电负载电流大,内置冠簧弹簧顶针是靠针头直接与冠簧接触抗震性能好,插拔力小,插拔次数高,使用寿命长,且制造成本低,具有相当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侧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冠簧横截面示意图。其中:针头1、弹簧2、冠簧3、针管4、垫片5、触点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冠簧的弹簧顶针,包括针头、弹簧、冠簧、针管,所述针头顺序穿过弹簧、垫片、冠簧后安装在针管中,针头尾部为加长部件,尾部穿过弹簧,延伸至冠簧的中下部,与冠簧接触,冠簧与针管内底部相接,冠簧外侧与针管内壁相接,形成多个导通电流的通道。根据图3所示,冠簧由5—15个弹性端子围成一圈组成,实施例为12个弹性端子,弹性端子中部向内凹,弹性端子为弹性簧片,弹性端子形成多个触点。本技术的结构主要是针头导电加上部分冠簧导电,冠簧占用针管的空间较大,产品针头与针管接触良好,接触阻抗也非常小,针头与冠簧直接接触,并且有多条电流流通通道,而且每个接触点的正压力较大,可以保证稳定的电流导通,适用于较大电流,使得本技术在耐电流能力方面更为优异,为了满足本技术具有较好的耐电流能力的情况,可以相应对顶针、冠簧的尺寸调整,如表1,顶针和冠簧之间不同尺寸配合对于冠簧载流能力的影响。表1:顶针和冠簧之间不同尺寸配合对于冠簧载流能力的影响安装时,将针头顺序穿过弹簧、垫片、冠簧形成预装整体,针头底端位置位于冠簧的中部,这样操作的益处在于由于首先将针头插入冠簧时较大的预插力转移到预装过程中,后续预装整体安装到针管时,只剩下了针头与冠簧的滑动摩擦力,针管也相当于是针头的一个导向支架,这样使得针头每次都能以一个较为准确的角度插入到冠簧内。本技术产品具有优异的产品同轴度,由于冠簧式的弹簧顶针的针头尾部较长,尾部靠冠簧固定,所以它的偏摆角度较小,即产品的同轴度较好,这样就避免了类似普通的弹簧顶针存在的同轴度较差问题,因为针头要在针管里面滑动,针头与针管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针头与针管的接触是靠针头的偏摆来实现的,所以产品的同轴度较差。本技术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内置冠簧弹簧顶针是靠针头直接与冠簧接触,它继承了冠簧式连接器优良的抗震性的特点,即使产品震动也能保持稳定的接触,产品的接触性能不受弹簧的弹力变化影响,这样就避免了类似普通的冠簧插头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预插时出现公母头轴线错位的情况,因为如果错位过多会表现出插入力过大,难插入,严重时会破坏冠簧,减少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针头与针管的接触稳定,安装时,将针头顺序穿过弹簧、垫片、冠簧形成预装整体,然后针头插入针管时的力主要来源于预插时使冠簧简支梁变形的力量,插入后的滑动摩擦力较小,而普通的弹簧顶针,是靠弹簧的侧向分力使得针头与针管接触,如果产品的使用过程中,连接公母座若上下浮动(震动),那么弹簧的弹力也随即也发生变化,也会跟着增大或者减小,如果弹簧的弹力减小,侧向分力也会减小,那么针头与针管的接触就不是十分的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内置冠簧的弹簧顶针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冠簧的弹簧顶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头、弹簧、垫片、冠簧、针管,所述针头顺序穿过弹簧、垫片、冠簧后安装在针管中,所述冠簧与针管内底部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冠簧的弹簧顶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头、弹簧、垫片、冠簧、针管,所述针头顺序穿过弹簧、垫片、冠簧后安装在针管中,所述冠簧与针管内底部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冠簧的弹簧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和冠簧之间设置垫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内置冠簧的弹簧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为致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