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190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主要由部件组装而成,包含的部件有下底板,中部连接板,端部连接板,L型连接板和/或T型连接板,上盖板,在部件的连接方式上,摒弃了传统的砂浆粘结,采用一种新型的锁式连接方式,环环相扣,每个部件就像是被锁上,缺一不可又相互抑制,安置允当整体性奇佳。同时部件内部设有通电管线,易于安装和拆除。墙体部件上下搭接,能避免出现渗水透风等问题,节能保温效果良好,耐久性奇佳,墙体顶端采用橡胶减震构件与楼板进行伸缩连接,减震性能极佳。其中,部件以木屑和木材阻燃剂为主要原料,自重小,可降低设计成本,从而减少其他建筑耗材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
本专利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新型填充墙,尤其是针对全生命周期中可实现的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高楼大厦林立,其中又以框架结构形式最为常见。作为框架结构中分隔空间的重要墙体,填充墙的抗震防火性能以及施工工艺备受关注。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不承重,但自身重量较大,由梁柱承担。近年来多起建筑结构失火事故也表明建筑内填充墙在防火方面有较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当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工程上也设计,并制作了大量的加气混凝土部件填充墙以及装配式墙体预制墙板;而对于如何有效减轻墙体自重,加强墙体间连接,减少温差带来的墙板间裂缝问题,当前并未开展充分有效的研究。现有的填充墙设计多局限于混凝土材料,自重大,防火性能较差。虽然混凝土结构材料本身是不燃烧的,但在室内一定量可燃烧物燃烧引起的高温作用下,混凝土和部件及其粘结等力学性能发生退化,造成建筑构件的损伤或破坏,从而影响后续使用。装配式填充墙在保留填充墙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其施工过程中有效地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各部件组装而成,包含的部件有:下底板,中部连接板,端部连接板,L型连接板和/或T型连接板,上盖板,下底板,中部连接板和上盖板依次上下连接;端部连接板位于填充墙的开放端部,端部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下底板和上盖板;L型连接板和/或T型连接板位于填充墙的封闭端部,L型连接板和/或T型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下底板和上盖板,L型连接板和/或T型连接板的中部连接中部连接板;各部件均采用榫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各部件组装而成,包含的部件有:下底板,中部连接板,端部连接板,L型连接板和/或T型连接板,上盖板,下底板,中部连接板和上盖板依次上下连接;端部连接板位于填充墙的开放端部,端部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下底板和上盖板;L型连接板和/或T型连接板位于填充墙的封闭端部,L型连接板和/或T型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下底板和上盖板,L型连接板和/或T型连接板的中部连接中部连接板;各部件均采用榫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其特征在于,下底板方形体,方形体内部有梯形榫眼;中部连接板上部为方形体,方形体内部有梯形榫眼,下部有梯形榫头;端部连接板为方形体,垂直方向的一侧为梯形榫眼,相对侧为上下两个梯形榫头;L型连接板为方形体,垂直方向的一侧为梯形榫眼,相对侧为上下两个梯形榫头,垂直方向另外至少一侧的下端有梯形榫头;T型连接板为方形体,垂直方向的一侧为梯形榫眼,相对侧为上下两个梯形榫头,垂直方向另外两侧的下端有梯形榫头;上盖板上部为方形体,方形体内部有梯形榫眼,下部有梯形榫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其特征在于,下底板内部有两个梯形榫眼,梯形榫眼位于垂直方向的相对测,且梯形的长边相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绿色装配模式的新型填充墙,其特征在于,中部连接板内部有两个梯形榫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涛林坤于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