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896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冲击架、冲击源、弹性连接件、表面传感器和采集分析设备;冲击架包括:架体和支撑杆;支撑杆穿过支撑杆通孔与架体固定连接;架体的中部设置有冲击源弹击空间,架体的内壁设置有固定器;弹性连接件的中部穿过冲击源上的通孔与冲击源固定连接;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架体的固定器连接;表面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冲击架的周围,其一端与待测介质的表面抵接,其另一端与采集分析设备连,用于当冲击源撞击待测介质的表面时,测量冲击应力波数据,并发送给采集分析设备;采集分析设备,用于对接收到的冲击应力波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An impact stress wave detec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mpact stress wave detection system. The system includes: the impact of frame, impact source, elastic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surface sensor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equipment; the impact frame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d the support rod; the support rod penetrates through the supporting rod through ho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body; the fram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impact of the bomb attack source space, the fram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a fixed device in the middle; the elastic connector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impact on the source impact sour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device; both ends of the elastic connecting piec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body; the surface of the sensor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around the end of the shock, and the surface of the medium to be measured contact, and the other end of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equipment. For when the surface to be measured medium impact impact source when measuring the impact stress wave data, and sent to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the stress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received shock wave data should be obtained, Analysis resul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accuracy of defect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
本申请涉及无损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冲击应力波检测技术是无损检测领域一门新兴技术,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消耗的能量小,使用范围广。冲击应力波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混凝土无损检测、桩基无损检测领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冲击应力波检测方法还具有一些缺陷,例如,应力波发生源产生的应力波指向性不良,信号采集系统得到的波形不够精确,因此其最终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冲击架、冲击源、弹性连接件、一个或多个表面传感器和采集分析设备;所述冲击架包括:架体和支撑杆;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供支撑杆通过的支撑杆通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支撑杆通孔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待测介质的表面抵接;所述架体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冲击源和弹性连接件通过的冲击源弹击空间,所述架体的内壁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冲击源上设置有供弹性连接件穿过的通孔;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中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冲击源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架体的内壁的固定器连接;所述表面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冲击架的周围,所述表面传感器一端与待测介质的表面抵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采集分析设备连接;所述表面传感器用于当与弹性连接件连接的冲击源撞击待测介质的表面时,测量冲击应力波数据,并将测量得到的冲击应力波数据发送给所述采集分析设备;所述采集分析设备,用于对接收到的冲击应力波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较佳的,所述固定器上远离弹性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架体,通过调节螺栓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通过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来调整所连接的弹性连接件的受力程度。较佳的,所述固定器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与连接件固定连接的钩状结构。较佳的,所述支撑杆与架体连接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螺母与架体固定连接。较佳的,所述采集分析设备还进一步包括:采集箱和分析器;所述采集箱,用于从所述表面传感器接收冲击应力波数据,并将接收到的冲击应力波数据发送给所述分析器;所述分析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冲击应力波数据通过时域曲线显示出来,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时域曲线变换为频域曲线,计算得到待测介质的厚度及冲击应力波的波速;还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参数。较佳的,所述采集箱内设置有USB数据采集卡;所述USB数据采集卡与所述表面传感器连接,并通过USB接口与分析器连接,用于从所述表面传感器接收冲击应力波数据,并将接收到的冲击应力波数据发送给所述分析器。较佳的,所述表面传感器为加速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较佳的,所述冲击源为钢球,所述钢球的直径为2~10毫米;所述弹性连接件为皮筋。较佳的,所述冲击架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如上可见,在本技术中的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中,由于将冲击源设置在冲击架的中部,并且通过弹性连接件将冲击源与冲击架连接,因此,在需要进行冲击应力波检测时,冲击源可以在弹性连接件的带动下迅速撞击待测介质的表面(瞬时单次接触),在介质内部产生冲击应力波,应力波在多次反射之后,将逐渐衰减,表面传感器将测量得到的冲击应力波发送给所述采集分析设备之后,采集分析设备即可根据接收到的冲击应力波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从而可以检测到介质内部的缺陷的具体位置、大小等信息,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介质内部的缺陷的检测。而且,本技术中的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结构简单,简易便携,指向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冲击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冲击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冲击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冲击架的侧视图。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包括:冲击架11、冲击源12、弹性连接件13、一个或多个表面传感器14和采集分析设备15;所述冲击架11包括:架体111和支撑杆112;所述架体111上设置有供支撑杆112通过的支撑杆通孔113;所述支撑杆112穿过所述支撑杆通孔113与所述架体1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12的底部与待测介质10的表面抵接;所述架体111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冲击源12和弹性连接件13通过的冲击源弹击空间114,所述架体111的内壁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器115;所述冲击源12上设置有供弹性连接件13穿过的通孔;所述弹性连接件13的中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冲击源1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架体111的内壁的固定器115连接;所述表面传感器14设置在所述冲击架11的周围,所述表面传感器14一端与待测介质10的表面抵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采集分析设备15连接;所述表面传感器14用于当与弹性连接件13连接的冲击源12撞击待测介质10的表面时,测量冲击应力波数据,并将测量得到的冲击应力波数据发送给所述采集分析设备15;所述采集分析设备15,用于对接收到的冲击应力波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在本技术的上述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中,由于将冲击源设置在冲击架的中部,并且通过弹性连接件将冲击源与冲击架连接,因此,在需要进行冲击应力波检测时,可以先拉动冲击源,使得冲击源远离冲击架(例如,向上拉动冲击源,并拉动到预定高度),当拉动到某一预定位置时,释放冲击源,使得冲击源在弹性连接件的带动下迅速撞击待测介质的表面(瞬时单次接触),从而在介质内部产生冲击应力波。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最快,遇到介质内部的缺陷时会首先发生反射,反射波到达介质表面后将再次向介质内部方向反射,应力波在多次反射之后,将逐渐衰减。表面传感器在接收到这种反复反射的波后,将形成一个周期信号,该周期信号的周期与缺陷的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周期越长。表面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冲击应力波发送给所述采集分析设备之后,采集分析设备即可根据接收到的冲击应力波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从而可以检测到介质内部的缺陷的具体位置、大小等信息。另外,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冲击源可以是钢球,所述钢球的直径为2~10毫米(mm)。另外,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件可以是皮筋,也可以是其它具有弹性的弹性连接件。另外,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器115上远离弹性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架体111,通过调节螺栓116与所述架体11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116可通过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来调整所连接的弹性连接件13的受力程度(例如,可以转动该调节螺栓,以调节所连接的皮筋的紧绷程度)。另外,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器的一端通过焊接等方式与所述调节螺栓固定连接。另外,较佳的,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器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与连接件固定连接的钩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冲击架、冲击源、弹性连接件、一个或多个表面传感器和采集分析设备;所述冲击架包括:架体和支撑杆;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供支撑杆通过的支撑杆通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支撑杆通孔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待测介质的表面抵接;所述架体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冲击源和弹性连接件通过的冲击源弹击空间,所述架体的内壁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冲击源上设置有供弹性连接件穿过的通孔;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中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冲击源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架体的内壁的固定器连接;所述表面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冲击架的周围,所述表面传感器一端与待测介质的表面抵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采集分析设备连接;所述表面传感器用于当与弹性连接件连接的冲击源撞击待测介质的表面时,测量冲击应力波数据,并将测量得到的冲击应力波数据发送给所述采集分析设备;所述采集分析设备,用于对接收到的冲击应力波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应力波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冲击架、冲击源、弹性连接件、一个或多个表面传感器和采集分析设备;所述冲击架包括:架体和支撑杆;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供支撑杆通过的支撑杆通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支撑杆通孔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待测介质的表面抵接;所述架体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冲击源和弹性连接件通过的冲击源弹击空间,所述架体的内壁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冲击源上设置有供弹性连接件穿过的通孔;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中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冲击源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架体的内壁的固定器连接;所述表面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冲击架的周围,所述表面传感器一端与待测介质的表面抵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采集分析设备连接;所述表面传感器用于当与弹性连接件连接的冲击源撞击待测介质的表面时,测量冲击应力波数据,并将测量得到的冲击应力波数据发送给所述采集分析设备;所述采集分析设备,用于对接收到的冲击应力波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上远离弹性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架体,通过调节螺栓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通过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来调整所连接的弹性连接件的受力程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