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890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淋雨试验系统,包括淋雨室和与淋雨室连接的吹干室,所述吹干室内设置有吹干系统,所述淋雨室内设置有喷淋系统和摄像监控系统,淋雨室底部设置有回水池,还包括喷淋头安装板,所述喷淋头安装板通过直线驱动机构安装在淋雨室内,所述喷淋系统包括通过输水管连接至回水池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在淋雨室安装板上,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和过滤器,还包括安装在输水管上的流量控制机构,所述淋雨室底部设置有雨量标定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淋雨试验系统可通过流量控制机构对降雨量及喷头与待测汽车的距离进行控制,实现对小雨、中雨、大雨等自然环境的精确模拟,实现对汽车密闭性的检测。

Rain tes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rain test system, including the rain chamber and connected with the rain chamber drying chamber, the dry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drying system, the wat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kler system and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the rain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ck to the pool, also includes a mounting plate spray head, the spray head mounting plate the linear driv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rain chamber, the spray system comprises a spray head through a water pipe connected to the back of the pool, the spray head is fixed in the room in the mounting plate, the water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ater pump and a filter, which are installed at the water pipe on the bottom of the flow control mechanism. The rain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rainfall calibration system; rain test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on the rainfall and the measured distance of nozzle and vehicle is controlled by a flow control mechanism, realization Accurate simula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such as rain, rain, heavy rain and so on,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airtight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淋雨试验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淋雨试验技术,特别涉及淋雨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其密封性往往是客户最关心的因素之一,车辆渗水或进水会给客户带来经济损失,也会让客户产生不安全感,因此,在汽车工业,车身的淋雨密封性试验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使用的封闭性检测方法为设置淋雨室,淋雨室顶部设置有喷头,车辆进入喷头下方进行喷水,淋雨完成后将车开出淋雨室将车身表面烘干后,打开车门人工检查车内是否有渗水现象,但此种方法无法对淋雨的流量、与车身的距离等参数进行控制,从而无法对车身的密闭性进行精确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降雨量进行精确控制的淋雨试验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淋雨试验系统,包括淋雨室和与淋雨室连接的吹干室,所述吹干室内设置有吹干系统,所述淋雨室内设置有喷淋系统和第一摄像监控系统,淋雨室底部设置有回水池,还包括喷淋头安装板,所述喷淋头安装板通过直线驱动机构安装在淋雨室内,所述喷淋系统包括通过输水管连接至回水池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在淋雨室安装板上,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和过滤器,还包括安装在输水管上的流量控制机构,所述淋雨室底部设置有雨量标定系统,还包括第二摄像监控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和流量控制机构、第一摄像监控系统、第二摄像监控系统、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一水泵连接,还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湿度传感器。进一步的是: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水流压力调节阀、流量计和自动调节阀,所述自动调节阀位于靠近喷淋头一端,还包括排水旁路,所述排水旁路设置在自动调节阀出水端和回水池之间,所述排水旁路上设置有旁路安全阀,所述水流压力调节阀、流量计和自动调节阀均和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喷淋头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喷淋头安装板连接,喷淋头安装板上垂直安装有对喷淋头角度起测量作用的角度标尺,所述由输水管、第一水泵和过滤器组成的结构有两套,两套结构并联设置。进一步的是:所述淋雨室和吹干室之间设置有出口面,所述喷淋头安装板和安装在喷淋头安装板上的喷淋头安装在淋雨室内的顶面及四个侧面上,所述淋雨室的一个侧面为入口面,还包括驱动入口面关闭并朝向淋雨室内部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出口面与淋雨室顶面铰接,还包括驱动出口面和淋雨室顶面相对转动的出口面驱动机构。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淋雨室底面的第一轨道,还包括第一门板安装架,所述第一门板安装架包括第一横杆和位于横杆两端的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位于第一轨道内,还包括驱动第一竖杆在第一轨道内运动的第一竖杆驱动机构,所述入口面与第一横杆铰接,还包括驱动入口面绕第一横杆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淋雨室底面的第二轨道,还包括第二门板安装架,所述第二门板安装架包括第二横杆和安装在第二横杆一端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位于第二轨道内,还包括驱动第二竖杆在第二轨道内运动的第二竖杆驱动机构,所述入口面与第二横杆铰接,还包括驱动入口面绕第二竖杆转动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进一步的是:所述吹干系统包括固定在吹干室顶面上的风箱,所述风箱上设置有吹向地面的风管,所述吹干室外部设置有连接至风箱的风机。进一步的是:所述回水池包括回水区域和吸水区域,所述回水区域和吸水区域之间设置有多层过滤网,所述输水管位于吸水区域内。进一步的是:所述雨量标定系统包括标定量具和安装在标定量具内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回水池内分别设置有连接外部蓄水池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水泵,还包括安装在回水池内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均和控制系统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淋雨试验系统可通过流量控制机构对降雨量及喷头与待测汽车的距离进行控制,实现对小雨、中雨、大雨等自然环境的精确模拟,同时还设置有标定系统,可对淋雨室的降雨强度进行反馈,看降雨强度是否达到设定值,同时第一摄像监控系统的设置可对模拟淋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减少了人为的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淋雨试验系统示意图。图2为流量控制机构示意图。图3为淋雨系统工作原理图。图4为淋雨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驱动机构第一种方式结构示意图。图6为驱动机构第二种方式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淋雨室1、吹干室2、喷淋系统3、回水区域4、吸水区域5、多层过滤网6、进水管路7、出水管路8、第二水泵9、第三水泵10、风箱11、风管12、风机13、水流压力调节阀14、流量计15、自动调节阀16、旁路安全阀17、第一水泵18、输水管19、过滤器20、直线驱动机构21、喷淋头安装板22、第一横杆23、第一轨道24、入口面25、第一竖杆26、第二横杆27、第二轨道28、第二竖杆2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淋雨试验系统,包括淋雨室1和与淋雨室1连接的吹干室2,所述吹干室2内设置有吹干系统,所述淋雨室1内设置有喷淋系统3和第一摄像监控系统,淋雨室1底部设置有回水池,还包括喷淋头安装板22,所述喷淋头安装板22通过直线驱动机构21安装在淋雨室1内,所述直线驱动机构21有多种实现方式,如气缸、丝杆模组、剪刀式升降台等,当使用气缸时,可将气缸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淋雨室1顶面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喷淋头安装板22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当使用丝杆模组和剪刀式升降台时,也同样使用常规的连接和固定手段,所述喷淋系统3包括通过输水管19连接至回水池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在淋雨室1安装板上,所述输水管19上设置有第一水泵18和过滤器20,还包括安装在输水管19上的流量控制机构,所述淋雨室1底部设置有雨量标定系统,还包括第二摄像监控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和流量控制机构、直线驱动机构21和第一水泵18连接,还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可采用PLC或工控机等。上述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测试时,将多个湿度传感器放入车内的不同角落,同时将第二监控系统安装在车内,将车开入淋雨室1内,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水泵18打开,并对流量控制机构进行控制,通过对喷淋头洒出的液体流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降雨量的控制,且可根据车身高度通过控制直线驱动机构21来控制喷淋头和车身间的距离,当模拟淋雨完成后,将车开至吹干室2内,吹干室2将车体表面的水分吹干,在对车内的封闭性进行检测时,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为人工检查,即人工打开车门检查车内是否有漏水情况,另一种为使用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摄像监控系统,湿度传感器将车内的实时湿度传至控制系统,若测得的车内湿度值上升,则代表该汽车的密封性存在问题,同时第二摄像监控系统可对在淋雨过程中车内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对漏水点进行检测,从而方便找到车内的漏水点,同时淋雨室1内还设置有第一摄像监控系统,可对淋雨室1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当水流入淋雨室1地面后,由于回水池的设置,使得水流入回水池后进行重复利用,且输水管19上还设置有过滤器20,所述过滤器20采用活性炭或PP滤芯,在安装时将过滤器20卡在水管中即可,由于在淋雨过程中会同时将车内的灰尘等脏污带入回水池内,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淋雨试验系统

【技术保护点】
淋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淋雨室(1)和与淋雨室(1)连接的吹干室(2),所述吹干室(2)内设置有吹干系统,所述淋雨室(1)内设置有喷淋系统(3)和第一摄像监控系统,淋雨室(1)底部设置有回水池,还包括喷淋头安装板(22),所述喷淋头安装板(22)通过直线驱动机构(21)安装在淋雨室(1)内,所述喷淋系统(3)包括通过输水管(19)连接至回水池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在淋雨室(1)安装板上,所述输水管(19)上设置有第一水泵(18)和过滤器(20),还包括安装在输水管(19)上的流量控制机构,所述淋雨室(1)底部设置有雨量标定系统,还包括第二摄像监控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和流量控制机构、第一摄像监控系统、第二摄像监控系统、直线驱动机构(21)和第一水泵(18)连接,还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湿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淋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淋雨室(1)和与淋雨室(1)连接的吹干室(2),所述吹干室(2)内设置有吹干系统,所述淋雨室(1)内设置有喷淋系统(3)和第一摄像监控系统,淋雨室(1)底部设置有回水池,还包括喷淋头安装板(22),所述喷淋头安装板(22)通过直线驱动机构(21)安装在淋雨室(1)内,所述喷淋系统(3)包括通过输水管(19)连接至回水池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在淋雨室(1)安装板上,所述输水管(19)上设置有第一水泵(18)和过滤器(20),还包括安装在输水管(19)上的流量控制机构,所述淋雨室(1)底部设置有雨量标定系统,还包括第二摄像监控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和流量控制机构、第一摄像监控系统、第二摄像监控系统、直线驱动机构(21)和第一水泵(18)连接,还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湿度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水流压力调节阀(14)、流量计(15)和自动调节阀(16),所述自动调节阀(16)位于靠近喷淋头一端,还包括排水旁路,所述排水旁路设置在自动调节阀(16)出水端和回水池之间,所述排水旁路上设置有旁路安全阀(17),所述水流压力调节阀(14)、流量计(15)和自动调节阀(16)均和控制系统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喷淋头安装板(22)连接,喷淋头安装板(22)上垂直安装有对喷淋头角度起测量作用的角度标尺,所述由输水管(19)、第一水泵(18)和过滤器(20)组成的结构有两套,两套结构并联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雨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淋雨室(1)和吹干室(2)之间设置有出口面,所述喷淋头安装板(22)和安装在喷淋头安装板(22)上的喷淋头安装在淋雨室(1)内的顶面及四个侧面上,所述淋雨室(1)的一个侧面为入口面(25),还包括驱动入口面(25)关闭并朝向淋雨室(1)内部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出口面与淋雨室(1)顶面铰接,还包括驱动出口面和淋雨室(1)顶面相对转动的出口面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芝刘义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