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溶剂阻燃正喷灯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875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灯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弱溶剂阻燃正喷灯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阻燃底胶层按重量百分比称量组分(2)将阻燃弱溶剂面涂按重量百分比称量组分:(3)制备阻燃底胶层;(4)制备阻燃弱溶剂面涂:(5)在阻燃透明PET层上刮刀涂布阻燃底胶层,经烘干后,干重为16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弱溶剂阻燃正喷灯片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弱溶剂阻燃正喷灯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弱溶剂正喷灯片是户内水性正喷灯片的更新换代品,其兼顾了水性墨水与溶剂型墨水的优点,并具有打印分辨率高,环保性好,耐候性佳,防水等特点。然而,传统弱溶剂正喷灯片是在PET上涂布一层吸墨层,产品涂布表面经常出现瑕疵点,喷绘画面干燥时间长,涂层容易被划伤,裁样边缘涂层容易出现粉化掉落,打印时产生的静电会导致走纸不顺畅、画面发花。而且聚酯膜(PET)存在着容易燃烧的缺陷,而且常常与易燃性底胶、易燃涂层配合使用,因此更容易有燃烧隐患,因此开发一种弱溶剂阻燃正喷灯片是开发新产品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现在背喷灯片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底胶一般为易燃物质,使得背喷灯片更加易燃;(2)底胶的阻燃剂添加过多,会造成与底材附着力变差的问题;(3)面涂的阻燃剂添加过多,造成与面涂不相容性的问题,影响表面平整度,影响最终的打印或者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弱溶剂阻燃正喷灯片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1)将阻燃底胶层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称量组分:所述含磷丙烯酸单体为2-乙基(甲基丙烯酸酰氧甲基)膦酸酯、2-乙基(丙烯酰氧甲基)膦酸酯和2-乙基(甲基丙烯酸酰氧甲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丙烯酸胶水由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和丙烯醇组成,其重量比为65:2-6:8-15:5-10;加入少量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在不影响弱溶剂阻燃正喷灯片的阻燃底胶层与阻燃弱溶剂面涂存在相容性的情况下,能增加其与PET的粘结性。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酸醇和含磷丙烯酸单体共聚,制得一种新型的阻燃聚合物。制成的阻燃聚合物内部能通过羧基与羧基、羧基与羟基、羧基与酰胺基、羟基与酰胺基、羟基与羟基、酰胺与酰胺的氢键形成网状超分子结构,使得其内部结构形成网状结构,并与三聚氰胺,形成了P-C-N的膨胀阻燃体系。这样在增加粘度的同时,达到了很好的阻燃效果。但是三聚氰胺与这个体系的相容性不太好,添加少量的硝酸调节PH值,既能增加N含量,增加阻燃性,又能调节整个体系的相容性,大大了增加透明胶水层的透光率。但是硝酸的量过大会造成其内部网状结构的不稳定,使得黏度大大下降,达不到效果。而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和丙烯醇重量比在65:2-6:8-15:5-10范围内时,在这个体系下,能与阻燃透明PET层有很好的相容性。(2)将阻燃弱溶剂面涂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称量组分: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季戊四醇、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的混合物,按重量比为1.5:0.8-1.5:1.5-2.5:0.3-0.6;阻燃弱溶剂面涂既要很好的阻燃性,又要达到不透骨的效果,同时要达到很好的色密度。因此阻燃剂设有季戊四醇、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的P-C-N膨胀阻燃体系,但是这样配置的阻燃性虽然有大大的提升,但是会影响这个体系的色密度,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铝进行调节,效果也不佳,如果加入了但是当氢氧化铝与季戊四醇、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的比例达到1.5:0.8-1.5:1.5-2.5:0.3-0.6时,在不影响色密度的同时,也达到了很好的阻燃效果和又要达到不透骨的效果。所述氢氧化铝、季戊四醇、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的重量比为1.5:1:2:0.5时,阻燃效果最优的情况下,色密度最优。(3)制备阻燃底胶层:将除引发剂、固化剂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外的所有成分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引发剂70-90℃反应7-9h,最后加入固化剂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搅拌均匀即可;(4)制备阻燃弱溶剂面涂:将吸墨颜填料、遮盖颜填料、阻燃剂、表面活性剂和水加入容器中,采用高速乳化工艺进行分散一段时间,分散均匀后,再将水性粘合剂乳液加入搅拌均匀即可;(5)在阻燃透明PET层上刮刀涂布阻燃底胶层,经烘干后,干重为16g/m2,再将制备阻燃弱溶剂面涂覆涂在制得的阻燃底胶层,面涂干重为16g/m2,得到弱溶剂阻燃正喷灯片。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含磷丙烯酸单体、三聚氰胺和硝酸形成了阻燃体系,当其重量比为2-2.5:1:0.03-0.05,形成的P-C-N阻燃体系,在阻燃剂添加量很少的情况下,也能达到很好的阻燃效果。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三聚氰胺和硝酸的重量比为1:0.04,在这个体系下,硝酸的添加量过大,会影响整个胶水体系,容易造成粘性不够。但是添加量过小,使三聚氰胺与整个体系的相容性不佳,影响透明度。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含磷丙烯酸单体为2-乙基(甲基丙烯酸酰氧甲基)磷酸酯。磷酸酯能够分解形成正磷酸,催化成碳效果好,因此2-乙基(甲基丙烯酸酰氧甲基)磷酸酯的添加量更少的情况下,能达到同样的阻燃效果。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固化剂为含NCO基团的固化剂。例如可以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丙烯醇中的羟基(-OH)与NCO基团反应后能形成交联网状结构。使得P更均匀的分布于阻燃型透明胶水内部,因此在P含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能有很好的阻燃效果。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水性粘合剂乳液为聚丙烯酸乳液、聚醋酸乙烯乳液、聚乙烯乳液或聚氨酯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固含量为30-60%,粘度为200-2000cps/30℃。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氢氧化铝、季戊四醇、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的重量比为1.5:1:2:0.5。其中,所述步骤(5)中阻燃PET层厚75-200um,防火等级为VTM-2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阻燃性能可以达到VTM-2及以上的防火等级;2.严格控制产品的遮盖度,优化涂层的涂布克重,实现背打灯时的透光度出色且均匀,背灯效果精美,且不透背骨。3.产品的涂层设计,可以保证精致细腻的打印输出画面,高色彩还原度。4.可以适用在弱溶剂、UV及Latex型喷绘机器上,如Hp、Roland、MUTOH、Mimaki、精工等弱溶剂写真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阻燃透明PET层:选用杜邦透光率100%,150um的VTM-2阻燃PET层。水性粘合剂乳液:聚丙烯酸乳液,其固含量为40%,粘度为200-2000cps/30℃。其中实施例1-7和对比例1-3为制备阻燃底胶层。其中实施例8-12和对比例4-5为制备阻燃弱溶剂面涂层。实施例1制备阻燃胶水将10wt%2-乙基(甲基丙烯酸酰氧甲基)磷酸酯;3wt%三聚氰胺;0.1wt%硝酸;81.8wt%丙烯酸胶水(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和丙烯醇的重量比为65:4:10:8)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wt%过硫酸铵,80℃反应8h,再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3wt%、聚醚改性聚硅氧烷0.1wt%搅拌均匀;即可制得阻燃底胶层。实施例2制备阻燃胶水将17wt%2-乙基(甲基丙烯酸酰氧甲基)磷酸酯;8wt%三聚氰胺;0.5wt%硝酸;62wt%丙烯酸胶水(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和丙烯醇的重量比为65:4:10:8)混合均匀,然后加入4wt%过硫酸铵,80℃反应8h,再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8wt%、聚醚改性聚硅氧烷0.5wt%搅拌均匀,即可制得阻燃底胶层。实施例3将10.28wt%2-乙基(甲基丙烯酸酰氧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弱溶剂阻燃正喷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阻燃底胶层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称量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溶剂阻燃正喷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阻燃底胶层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称量组分:所述含磷丙烯酸单体为2-乙基(甲基丙烯酸酰氧甲基)膦酸酯、2-乙基(丙烯酰氧甲基)膦酸酯和2-乙基(甲基丙烯酸酰氧甲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丙烯酸胶水由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和丙烯醇组成,其重量比为65:2-6:8-15:5-10;(2)将阻燃弱溶剂面涂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称量组分: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季戊四醇、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的混合物,按重量比为1.5:0.8-1.5:1.5-2.5:0.3-0.6;(3)制备阻燃底胶层:将除引发剂、固化剂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外的所有成分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引发剂70-90℃反应7-9h,最后加入固化剂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搅拌均匀即可;(4)制备阻燃弱溶剂面涂:将吸墨颜填料、遮盖颜填料、阻燃剂、表面活性剂和水加入容器中,采用高速乳化工艺进行分散一段时间,分散均匀后,再将水性粘合剂乳液加入搅拌均匀即可;(5)在阻燃透明PET层上刮刀涂布阻燃底胶层,经烘干后,干重为16g/m2,再将制备阻燃弱溶剂面涂覆涂在制得的阻燃底胶层,面涂干重为16g/m2,得到弱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厚君霍文强潘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丽数码喷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