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泽学专利>正文

新型低压回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870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轮机回热系统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低压回热系统。一种新型低压回热系统,包括:若干个设有低压入水口、低压出水口、低压蒸汽入口、低压疏水入口和低压疏水出口的低加,给水泵,凝汽器,进口端与凝汽器的出水端连通的凝结水泵;所述的新型低压回热系统还包括:设于给水泵和最后一个低加之间的安保低压加热装置,设于凝汽器和最前一个低加之间且设有升压泵的无间壁低压加热装置。该新型低压回热系统用设置于低位的安保低压加热装置取代除氧器和昂贵的前置给水泵,安全性较好,设置费用较低经济性较好。

A new type of low pressure regenerativ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team turbine regenerative system, and aims to provide a new type of low pressure regenerative system. Including a new low pressure heat recovery system, a plurality of inlet and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low pressure, low pressure, low pressure low pressure steam entrance entrance and exit of the hydrophobic hydrophobic low pressure low, water pump, condenser, and the inlet end of the condenser out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low-pressure condensate pump; new regenerative system security also includes: low pressure he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water pump and finally a low, continuous wall low pressure booster pump and a he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denser and the one with low. The new low pressure regenerative system is installed at low position safety low pressure heating device instead of Deaerator and expensive pre feed pump. It has better safety, lower installation cost and better econom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低压回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轮机回热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低压回热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厂低压回热系统是汽轮发电热力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传统的电厂低压回热系统如附图2所示,容积巨大且具有300℃至400℃的高温蒸汽和水的除氧器9设置在给水泵与低加(低加加热器简称低加)之间;除氧器9的放置位置需要高达20米至40米,安全风险较大;除氧器排出的水为易挥发为蒸汽的饱和水,为保证给水泵的汽蚀余量,需要设置昂贵的前置给水泵10防止产生闪蒸,以避免昂贵的给水泵1设备汽蚀;采用疏水逐级自流方式给水回热,需要凝汽器冷却吸收最前一级低加疏水的热量,浪费能源经济性较差;为了克服传统的电厂低压回热系统存在除氧器容积巨大且放置位置较高安全风险较大,设置前置给水泵费用昂贵经济性较差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安全性较好,设置费用较低经济性较好的新型低压回热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电厂低压加热系统存在除氧器容积巨大且放置位置较高安全风险较大,设置前置给水泵费用昂贵经济性较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较好,设置费用较低经济性较好的新型低压回热系统。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低压回热系统,包括:若干个设有低压入水口、低压出水口、低压蒸汽入口、低压疏水入口和低压疏水出口的低加,给水泵,凝汽器,进口端与凝汽器的出水端连通的凝结水泵;后一个低加的低压入水口与前一个低加的低压出水口连通;后一个低加的低压疏水出口与前一个低加的低压疏水入口连通;前一个低加的低压出水口与后一个低加的低压入水口连通;所述的新型低压回热系统还包括:设于给水泵和最后一个低加之间的安保低压加热装置,设于凝汽器和最前一个低加之间且设有升压泵的无间壁低压加热装置。所述的新型低压回热系统使用时,凝汽器中的凝结水,通过与进入无间壁低压加热装置的蒸汽、进入若干个低加的蒸汽、进入安保低压加热装置的蒸汽逐级热交换,加热增压后从给水泵的出口端输出;该新型低压回热系统用设置于低位的安保低压加热装置取代除氧器和昂贵的前置给水泵,安全性较好,设置费用较低经济性较好。作为优选,所述的安保低压加热装置包括:设有加热腔且后端设有管板的加热壳体,前端与管板连接的主壳体,将主壳体分隔成出水腔和位于前端下部的进水腔的隔水板,设于加热腔中且开口端的两端上下排列的U形加热管;主壳体的直径大于加热壳体的直径;出水腔的容积分别大于加热腔的容积和进水腔的容积;U形加热管开口端位于下侧的一端穿过管板与进水腔连通;U形加热管开口端位于上侧的一端穿过管板与出水腔连通;主壳体设有与进水腔连通的进水管和与出水腔连通的出水管;加热壳体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低压蒸汽进管和位于加热壳体侧围下侧且与加热腔连通的疏水出管;进水管与最后一个低加的低压出水口连通;出水管与给水泵的进口端连通;疏水出管与最后一个低加的低压疏水入口连通。安保低压加热装置的设于加热腔中的U形加热管开口端的两端上下排列,隔水板将主壳体分隔成出水腔和位于前端下部的进水腔,结构简单实用;出水腔的容积分别大于加热腔的容积和进水腔的容积,能保证给水泵连续抽取凝结水不中断。作为优选,所述的新型低压回热系统还包括疏水泵:疏水泵的进口端与疏水出管连通;疏水泵的出口端与出水管连通。疏水泵将疏水出管流出的部分疏水再送人出水管对凝结水进行加热能提高热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的无间壁低压加热装置包括:筒体,从下至上依次设于筒体中的设有过水孔组的减震支承板、设有通孔组的下均流板、蒸汽均流环、设有疏水喷嘴组的疏水均流环、设有通孔组的上均流板、设有凝结水喷嘴组的凝结水分布管,若干个上端与蒸汽均流环连通且侧围下部设有蒸汽侧喷孔的蒸汽均流加热竖管;蒸汽均流加热竖管下端穿过下均流板与减震支承板连接;筒体上端设有与凝结水分布管连通的凝结水管和氧气出管;筒体侧围设有与蒸汽均流环连通的蒸汽进气管、与疏水均流环连通的疏水入管、若干个轴封蒸汽进管,筒体下端设有给水出口管;凝结水泵的出口端与凝结水管连通;最前一个低加的低压疏水出口与疏水入管连通;给水出口管与升压泵的进口端连通;升压泵的出口端与最前一个低加的低压入水口连通。无间壁低压加热装置通过向上运动的蒸汽与向下运动的凝结水直接接触,对凝结水进行热交换加热,克服了传统加热器中在管道外的蒸汽通过表面热交换对在管道中流动的凝结水进行加热热效率较低的不足,提高呢热效率;从最前一个低加的低压疏水出口流出的疏水,从疏水入管流入筒体中参于对凝结水进行加热,不需要凝汽器冷却吸收最前一级低加的疏水的热量,节约能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低压回热系统用设置于低位的安保低压加热装置取代除氧器和昂贵的前置给水泵,安全性较好,设置费用较低经济性较好。安保低压加热装置的设于加热腔中的U形加热管开口端的两端上下排列,隔水板将主壳体分隔成出水腔和位于前端下部的进水腔,结构简单实用;出水腔的容积分别大于加热腔的容积和进水腔的容积,能保证给水泵连续抽取凝结水不中断。疏水泵将疏水出管流出的部分疏水再送人出水管对凝结水进行加热能提高热效率。无间壁低压加热装置通过向上运动的蒸汽与向下运动的凝结水直接接触,对凝结水进行热交换加热,克服了传统加热器中在管道外的蒸汽通过表面热交换对在管道中流动的凝结水进行加热热效率较低的不足,提高呢热效率;从最前一个低加的低压疏水出口流出的疏水,从疏水入管流入筒体中参于对凝结水进行加热,不需要凝汽器冷却吸收最前一级低加的疏水的热量,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的电厂低压回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安保低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无间壁低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给水泵1、凝汽器2、低加3、低压入水口31、低压出水口32、低压蒸汽入口33、低压疏水入口34、低压疏水出口35、安保低压加热装置4、加热腔41、管板42、加热壳体43、主壳体44、出水腔45、进水腔46、隔水板47、U形加热管48、进水管49、出水管410、低压蒸汽进管411、疏水出管412、疏水泵413、凝结水泵5、升压泵6、无间壁低压加热装置7、筒体71、过水孔组72、减震支承板73、通孔组74、下均流板75、蒸汽均流环76、疏水喷嘴组77、疏水均流环78、上均流板79、凝结水喷嘴组710、凝结水分布管711、蒸汽侧喷孔712、蒸汽均流加热竖管713、凝结水管714、氧气出管715、蒸汽进气管716、疏水入管717、轴封蒸汽进管718、给水出口管719、高加8、除氧器9、前置给水泵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附图3、附图4所示:一种新型低压回热系统,包括:三个设有低压入水口31、低压出水口32、低压蒸汽入口33、低压疏水入口34和低压疏水出口35的低加3,给水泵1,凝汽器2,进口端与凝汽器2的出水端连通的凝结水泵5,设于给水泵1和最后一个低加3之间的安保低压加热装置4,设于凝结水泵5和最前一个低加3之间且设有升压泵6的无间壁低压加热装置7;后一个低加3的低压入水口31与前一个低加3的低压出水口32连通;后一个低加3的低压疏水出口35与前一个低加3的低压疏水入口34连通;前一个低加3的低压出水口32与后一个低加3的低压入水口31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低压回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低压回热系统,包括:若干个设有低压入水口、低压出水口、低压蒸汽入口、低压疏水入口和低压疏水出口的低加,给水泵,凝汽器,进口端与凝汽器的出水端连通的凝结水泵;后一个低加的低压入水口与前一个低加的低压出水口连通;后一个低加的低压疏水出口与前一个低加的低压疏水入口连通;前一个低加的低压出水口与后一个低加的低压入水口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的新型低压回热系统还包括:设于给水泵和最后一个低加之间的安保低压加热装置,设于凝汽器和最前一个低加之间且设有升压泵的无间壁低压加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低压回热系统,包括:若干个设有低压入水口、低压出水口、低压蒸汽入口、低压疏水入口和低压疏水出口的低加,给水泵,凝汽器,进口端与凝汽器的出水端连通的凝结水泵;后一个低加的低压入水口与前一个低加的低压出水口连通;后一个低加的低压疏水出口与前一个低加的低压疏水入口连通;前一个低加的低压出水口与后一个低加的低压入水口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的新型低压回热系统还包括:设于给水泵和最后一个低加之间的安保低压加热装置,设于凝汽器和最前一个低加之间且设有升压泵的无间壁低压加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压回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安保低压加热装置包括:设有加热腔且后端设有管板的加热壳体,前端与管板连接的主壳体,将主壳体分隔成出水腔和位于前端下部的进水腔的隔水板,设于加热腔中且开口端的两端上下排列的U形加热管;主壳体的直径大于加热壳体的直径;出水腔的容积分别大于加热腔的容积和进水腔的容积;U形加热管开口端位于下侧的一端穿过管板与进水腔连通;U形加热管开口端位于上侧的一端穿过管板与出水腔连通;主壳体设有与进水腔连通的进水管和与出水腔连通的出水管;加热壳体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低压蒸汽进管和位于加热壳体侧围下侧且与加热腔连通的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泽学
申请(专利权)人:孔泽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