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娜娜专利>正文

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848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罐体、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中部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罐体分为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所述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内分别设置有倒T型的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二隔板左侧和右侧分别为缺氧池和厌氧池,第二隔板的下侧为沉淀池一,第三隔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好氧池和螺旋提升装置,第三隔板的下侧为沉淀池二。

Micro power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 power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ank, anoxic tank, anaerobic tank and aerobic tank and sedimentation tank,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iddle of th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rtition, the first partit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first tank treatment area and second treatment zone, the first zone and processing the second treatment zon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inverted T type second and third partition plates, second left and right clapboards are respectively the anoxic tank and anaerobic tank, second side baffle is a sedimentation tank, third partitions of the left and right respectively for the aerobic tank and the spiral lifting device, third side baffle is sedimentation tank tw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微动力污水处理一般采用砼结构,是一种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设备。其在实际运行中需要不仅占有相当量的土地资源,还存在其他不足,即:⑴、施工工期较长;施工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施工结束后,若出现破裂或渗漏,修复难度较大,严重的,需要重新建造;⑵、占地面积大,厌氧池和好氧池是分离开的,他们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占用土地面积较多;⑶、砼结构微动力污水处理池底部平整,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污泥堆积,清理难度大,进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罐体、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所述的罐体中部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罐体分为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所述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内分别设置有倒T型的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二隔板左侧和右侧分别为缺氧池和厌氧池,第二隔板的下侧为沉淀池一,第三隔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好氧池和螺旋提升装置,第三隔板的下侧为沉淀池二。所述的螺旋提升装置为涡轮。所述的罐体的顶端还设置有太阳能曝气池,太阳能曝气池与螺旋提升装置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隔板上端开口。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两个沉淀池的设计使得污水的净化效率大大提高,太阳能曝气池及旋转提升装置的使用降低了能耗,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太阳能曝气池,2、罐体,3、缺氧池,4、第二隔板,5、沉淀池一,6、第一隔板,7、第三隔板,8、沉淀池二,9、螺旋提升装置,10、好氧池,11、厌氧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说明: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罐体2、缺氧池3、厌氧池11、好氧池10、沉淀池5和8,所述的罐体2中部设置有第一隔板6,第一隔板6将罐体2分为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所述的第一隔板上端开口使得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可以互通。所述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内分别设置有倒T型的第二隔板4和第三隔板7,第二隔板4左侧和右侧分别为缺氧池3和厌氧池11,第二隔板4的下侧为沉淀池一5。第三隔板7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好氧池10和螺旋提升装置9,螺旋提升装置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第三隔板7的下侧为沉淀池二8。所述的螺旋提升装置9为涡轮。所述的罐体2的顶端还设置有太阳能曝气池1,太阳能曝气池1与螺旋提升装置9相连接,进一步提高污水净化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罐体、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中部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罐体分为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所述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内分别设置有倒T型的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二隔板左侧和右侧分别为缺氧池和厌氧池,第二隔板的下侧为沉淀池一,第三隔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好氧池和螺旋提升装置,第三隔板的下侧为沉淀池二。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罐体、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中部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罐体分为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所述第一处理区和第二处理区内分别设置有倒T型的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二隔板左侧和右侧分别为缺氧池和厌氧池,第二隔板的下侧为沉淀池一,第三隔板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好氧池和螺旋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杨娜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