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中翠专利>正文

一种应急电梯井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40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电梯井道,包括电梯井、电梯本体、牵引装置,所述电梯井对应每一楼层为单元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单元电梯井道与上一单元电梯井道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小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单元电梯井道与上一楼层对应的单元电梯井道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小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采用这种依次逐渐变窄的设计,逐渐消耗电梯本体下坠的力度,从而一旦险情发生之后,可以避免电梯本体硬着落或者实现电梯本体最终停留在某一单元电梯井道,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被困电梯人员的安全,且缓解被困人员因下坠产生的情绪上的焦躁不安。

An emergency elevator shaf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mergency elevator hoistway, including elevator, elevator body, traction device, the elevator shaft corresponding to each floor unit of the elevator shaf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nit of elevator shaft and a unit of elevator shaft in the event of an emergency, the unit elevator hoistway on the floor is less than the width corresponding to the width of the elevator shaft unit. By adopting the structure, the elevator shaft and the corresponding unit on one floor of the elevator hoistway unit in the event of an emergency, the elevator shaft unit is less than the width of a floor unit corresponding to the elevator shaft width, designed by this gradually narrowed, consumption gradually falling after the elevator body strength so once the danger occurs, can avoid the elevator body hard landing or lift body eventually staying in a certain unit of elevator shaft, so as to ensure the maximum trapped in an elevator for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and relieve the trapped due to fall to produce emotional anxi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电梯井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急电梯井道,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紧凑、利用侧面挤压力缓慢消耗因紧急下坠产生下坠力道的应急电梯井道。
技术介绍
电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轿厢,轿厢通过驱动系统在建筑物的不同楼层之间移动,通过使用人员按键控制对应楼层的停靠,并打开轿厢门实现使用人员的进出,电梯一般都会定期维护保养,但是在突然紧急情况下,待电梯停留在某一位置后,被困在电梯内的可通过电梯内的求救设施进行自救,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电梯因特殊情况急速下坠,因此电梯底部在接触到硬物反弹对电梯内的人员的身体危害性极大,因此克服或者缓解这一问题是本专利技术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急电梯井道,具有结构紧凑、利用侧面挤压力缓慢消耗因紧急下坠产生下坠力道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急电梯井道,包括电梯井、设置在电梯井内的电梯本体、设置在电梯井内牵引所述电梯本体相对所述电梯升降运动的牵引装置,所述电梯井对应每一楼层为单元电梯井道,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单元电梯井道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在不发生紧急情况时,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相同,所述单元电梯井道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小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上单元电梯井道的两平行侧面分别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的传动轴铰接在对应的单元电梯井道的侧面上,该驱动装置的信号启动端与电梯本体的控制模块相连,电梯本体的控制模块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牵引装置拉力的信号反馈端。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信号启动端之间设置有延时模块。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单元电梯井道侧面与垂直平面之间形成一定倾角的往复运动机构或者液压缸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电梯井中设置有位于电梯井底部的缓冲装置。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支座和包裹在支座上方的发泡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单元电梯井道与上一楼层对应的单元电梯井道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小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采用这种依次逐渐变窄的设计,逐渐消耗电梯本体下坠的力度,从而一旦险情发生之后,可以避免电梯本体硬着落或者实现电梯本体最终停留在某一单元电梯井道,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被困电梯人员的安全,且缓解被困人员因下坠产生的情绪上的焦躁不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急电梯井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梯井、2-电梯本体、3-牵引装置、4-单元电梯井道、5-驱动装置、61-支座、62-发泡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应急电梯井道,包括电梯井1、设置在电梯井1内的电梯本体2、设置在电梯井1内牵引专利技术电梯本体2相对专利技术电梯升降运动的牵引装置3,专利技术电梯井1对应每一楼层为单元电梯井道4。单元电梯井道4与上一楼层对应的专利技术单元电梯井道4在不发生紧急情况时,专利技术单元电梯井道4的宽度与上一楼层对应的专利技术单元电梯井道4的宽度相同,专利技术单元电梯井道4与上一楼层对应的专利技术单元电梯井道4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专利技术单元电梯井道4的宽度小于上一楼层对应的专利技术单元电梯井道4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单元电梯井道4与上一楼层对应的单元电梯井道4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单元电梯井道4的宽度小于上一楼层对应的专利技术单元电梯井道4的宽度,采用这种依次逐渐变窄的设计,逐渐消耗电梯本体2下坠的力度,从而一旦险情发生之后,可以避免电梯本体2硬着落或者实现电梯本体2最终停留在某一单元电梯井道4,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被困电梯人员的安全,且缓解被困人员因下坠产生的情绪上的焦躁不安。上述的单元电梯井道4上单元电梯井道4的两平行侧面分别与驱动装置5相连,驱动装置5的传动轴铰接在对应的单元电梯井道4的侧面上,该驱动装置5的信号启动端与电梯本体2的控制模块相连,电梯本体2的控制模块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牵引装置3拉力的信号反馈端。通过控制模块实现驱动装置5启闭信号的控制,利用驱动装置5实现单元电梯井道4向内收窄电梯本体2所在的通道,从而实现对下坠电梯本体2力度缓释。为了方便电梯本体2上的控制模块对不同楼层的驱动装置5控制力度,控制模块与专利技术驱动装置5的信号启动端之间设置有延时模块,驱动装置5为驱动单元电梯井道4侧面与垂直平面之间形成一定倾角的往复运动机构或者液压缸中的一种。在紧急情况发生时,通过控制模块对不同楼层的单元电梯井道4所在的驱动装置5进行控制,若干设计在电梯井1中的延时模块在设计时控制延时模块延时时间从上到下依次减小,从而电梯本体2下坠过程中单元电梯井道4逐渐收窄,从而起到很好的缓释作用。为了更好的实现软着落,电梯井1中设置有位于电梯井1底部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支座61和包裹在支座61上方的发泡层62。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急电梯井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急电梯井道,包括电梯井、设置在电梯井内的电梯本体、设置在电梯井内牵引所述电梯本体相对所述电梯升降运动的牵引装置,所述电梯井对应每一楼层为单元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电梯井道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在不发生紧急情况时,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相同,所述单元电梯井道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小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电梯井道,包括电梯井、设置在电梯井内的电梯本体、设置在电梯井内牵引所述电梯本体相对所述电梯升降运动的牵引装置,所述电梯井对应每一楼层为单元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电梯井道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在不发生紧急情况时,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相同,所述单元电梯井道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小于上一楼层对应的所述单元电梯井道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电梯井道上单元电梯井道的两平行侧面分别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的传动轴铰接在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中翠
申请(专利权)人:郑中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