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开合发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66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开合发泡模具,包括机架,机架上方设有下板,下板上方设有通过第一翻转机构与机架连接的上板,上板上设有模芯,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围绕模芯且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靠近第一翻转机构且上端与上板铰接,与第一侧板相向的第三侧板上端通过锁紧机构连接上板;第二、第三和第四侧板的上端与上板之间设有导向定位器;每个侧板下端均与下板铰接,下板下方设有四个分别连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板的第二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生产效率高和工人不会受伤的优点。

A pneumatic opening and closing foaming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neumatic foam mold, which includes the frame, under the plate is arranged above the frame, the upper plate connected by first turning mechanism and the machin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top plate, on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mold core between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core and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ide plate, second side plates, third and the fourth plates; the first side near the first turning mechanism and is hinged with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third side plate opposite the first side plate through the locking mechanism on the connecting plate; a guide position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side plates and the upper plate; each side lower and lower plate is arranged under the bottom plate four, second, third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nd fourth side plates second turnover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no injury to the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开合发泡模具
本技术涉及对车载冰箱上保温结构进行发泡制作的一种发泡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载冰箱内的保温结构是在发泡模具中发泡制成,发泡模具的开合以及上下模之间的锁紧需要人工依靠人力进行完成,因此会花费较长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模具在开合过程中存在着运动机构,一旦操作不正确就会对工人造成伤害。因此现有的发泡模具用于置具有生产效率低和容易造成人员受伤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开合发泡模具。本技术具生产效率高和工人不会受伤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气动开合发泡模具,包括机架,机架上方设有下板,下板上方设有通过第一翻转机构与机架连接的上板,上板上设有模芯,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围绕模芯且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靠近第一翻转机构且上端与上板铰接,与第一侧板相向的第三侧板上端通过锁紧机构连接上板;第二、第三和第四侧板的上端与上板之间设有导向定位器;每个侧板下端均与下板铰接,下板下方设有四个分别连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板的第二翻转机构。前述的气动开合发泡模具中,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包括本体与机架铰接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轴端部设有一端与之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上板。前述的气动开合发泡模具中,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包括位于下板下方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缩轴端部设有一端与之铰接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气缸伸出方向所对应的侧板。前述的气动开合发泡模具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汽缸本体与第三侧板外侧壁铰接的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伸缩轴端部设有一端与之铰接的L形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一端与之铰接的第四连杆,第四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第三侧板外侧壁;第三侧板的外侧壁上端还设有位于第三侧板两侧的锁紧块,两个锁紧块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连接第三侧板,两个锁紧块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之下端铰接的第五连杆,第五连杆与两个锁紧块的铰接点之间设有与第三连杆L形转折处铰接的第三铰接轴;两个锁紧块均在第三气缸的收缩方向一侧设有开口,开口内均设有与上板连接的锁紧销。前述的气动开合发泡模具中,所述锁紧销上套装有石墨自润滑铜套。通过石墨自润滑铜套使锁紧销和锁紧块上的开口由摩擦插入锁紧变成滚动式插入锁紧,减少锁紧销和锁紧块之间磨损,也能提高插入的顺畅性。前述的气动开合发泡模具中,所述导向定位器包括与上板侧壁连接且凸尖朝下的上楔形块和与对应侧板外侧壁上端连接且凸尖朝上的下楔形块,上楔形块的凸尖两侧均设有一端与之连接的扭簧,两个扭簧的另一端通过位于上楔形块下方的刮板连接。通过设置刮板可以将掉落下楔形块上表的油灰层除去,避免长时间使用后油灰层越来越厚最后在合模的时候油灰层将导向定位器涨开以致变形,因此节约了变形导致的模具维修时间,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模腔由上板、下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内侧壁组成,通过在板的内侧壁加工出不同的曲面就可以发泡出各种造型的保温结构,本技术的开合通过气缸完成,因此相比手动开合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因为工人不需要接触模具的运动部件,因此不会造成人员受伤。因此,本技术具生产效率高和工人不会受伤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前视轴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轴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导向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架,2-下板,3-第一翻转机构,4-上板,5-第一侧板,6-第二侧板,7-第三侧板,8-第四侧板,9-锁紧机构,10-导向定位器,11-第二翻转机构,12-第一气缸,13-第一连杆,14-第二气缸,15-第二连杆,16-第三气缸,17-第三连杆,18-第四连杆,19-第一铰接轴,20-锁紧块,21-第二铰接轴,22-第五连杆,23-第三铰接轴,24-开口,25-锁紧销,26-石墨自润滑铜套,27-上楔形块,28-下楔形块,29-扭簧,30-刮板,31-模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气动开合发泡模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方设有下板2,下板2上方设有通过第一翻转机构3与机架1连接的上板4,上板上设有模芯31,上板4和下板2之间设有围绕模芯31且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7和第四侧板8;第一侧板5靠近第一翻转机构3且上端与上板4铰接,与第一侧板5相向的第三侧板7上端通过锁紧机构9连接上板4;第二、第三和第四侧板的上端与上板4之间设有导向定位器10;每个侧板下端均与下板2铰接,下板2下方设有四个分别连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板的第二翻转机构11。所述第一翻转机构3包括本体与机架铰接的第一气缸12,第一气缸12的伸缩轴端部设有一端与之铰接的第一连杆13,第一连杆13的另一端连接上板4。所述第二翻转机构11包括位于下板下方的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的伸缩轴端部设有一端与之铰接的第二连杆15,第二连杆1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气缸14伸出方向所对应的侧板。所述锁紧机构9包括汽缸本体与第三侧板7外侧壁铰接的第三气缸16,第三气缸16的伸缩轴端部设有一端与之铰接的L形第三连杆17,第三连杆17的另一端设有一端与之铰接的第四连杆18,第四连杆18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19铰接第三侧板7外侧壁;第三侧板7的外侧壁上端还设有位于第三侧板7两侧的锁紧块20,两个锁紧块20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19和第二铰接轴21连接第三侧板7,两个锁紧块20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之下端铰接的第五连杆22,第五连杆22与两个锁紧块20的铰接点之间设有与第三连杆17L形转折处铰接的第三铰接轴23;两个锁紧块20均在第三气缸16的收缩方向一侧设有开口24,开口24内均设有与上板4连接的锁紧销25。所述锁紧销25上套装有石墨自润滑铜套26。如图3所示,所述导向定位器10包括与上板4侧壁连接且凸尖朝下的上楔形块27和与对应侧板外侧壁上端连接且凸尖朝上的下楔形块28,上楔形块27的凸尖两侧均设有一端与之连接的扭簧29,两个扭簧29的另一端通过位于上楔形块下方的刮板30连接。工作原理:本技术的模腔由上板4、下板2、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7和第四侧板8的内侧壁组成,通过在板的内侧壁加工出不同的曲面就可以发泡出各种造型的保温结构,本技术的开合通过气缸完成,因此相比手动开合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因为工人不需要接触模具的运动部件,因此不会造成人员受伤。在本实施例中,模具的打开是这样进行的:(1)第三气缸16收缩带动第五连杆移动,进而带动两个锁紧块分别绕第一铰接轴19和第二铰接轴21旋转,锁紧机构9被打开;(2)第一气缸12收缩带动上板4向外翻转;(3)分别连接第一侧板5和第三侧板7的两个第二气缸同时收缩带动第一侧板5和第三侧板7同时向外翻转;(4)分别连接第二侧板6和第四侧板8的两个第二气缸同时收缩带动第二侧板6和第四侧板8同时向外翻转,到此模具完全打开可以取出产品,模具的关闭为以上过程的逆推。因此,本技术具生产效率高和工人不会受伤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动开合发泡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开合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上方设有下板(2),下板(2)上方设有通过第一翻转机构(3)与机架(1)连接的上板(4),上板上设有模芯(31),上板(4)和下板(2)之间设有围绕模芯(31)且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7)和第四侧板(8);第一侧板(5)靠近第一翻转机构(3)且上端与上板(4)铰接,与第一侧板(5)相向的第三侧板(7)上端通过锁紧机构(9)连接上板(4);第二、第三和第四侧板的上端与上板(4)之间设有导向定位器(10);每个侧板下端均与下板(2)铰接,下板(2)下方设有四个分别连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板的第二翻转机构(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开合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上方设有下板(2),下板(2)上方设有通过第一翻转机构(3)与机架(1)连接的上板(4),上板上设有模芯(31),上板(4)和下板(2)之间设有围绕模芯(31)且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7)和第四侧板(8);第一侧板(5)靠近第一翻转机构(3)且上端与上板(4)铰接,与第一侧板(5)相向的第三侧板(7)上端通过锁紧机构(9)连接上板(4);第二、第三和第四侧板的上端与上板(4)之间设有导向定位器(10);每个侧板下端均与下板(2)铰接,下板(2)下方设有四个分别连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板的第二翻转机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开合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机构(3)包括本体与机架铰接的第一气缸(12),第一气缸(12)的伸缩轴端部设有一端与之铰接的第一连杆(13),第一连杆(13)的另一端连接上板(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开合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转机构(11)包括位于下板下方的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的伸缩轴端部设有一端与之铰接的第二连杆(15),第二连杆(1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气缸(14)伸出方向所对应的侧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开合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光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云格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