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72545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双头扳手形底座,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的第一凹头和第二凹头内侧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上架设有能在滑道上左右移动的横杆,所述横杆中部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套设在螺杆上;所述横杆两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设置在凹头内侧的限位活动杆铰接;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中部具有一容腔,所述容腔上并排依次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脚踏板传动,让齿轮带动并调节支撑杆倾斜高度,通过第五齿轮实现齿轮的正转和反转,以实现装置的升降动作,不仅控制灵活,而且通过脚踩,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克服了现有升降装置急降或者用电操控存在的弊端。

A kind of sickbed lif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ed lifting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spanner shaped base, the double headed wrench shaped base the first concave head and second concave head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slide, the slide rails are mounted on the move on the slide around, the rail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nut. The nut is sleeved on the screw rod;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arranged, the supporting rod and arranged in the concave head inner limiting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activity; spanner shaped base has a central cavity, wherein the cavities are sequentially engaged with the first side by side gear and the second gear and the third gear;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the pedal drive, gear drive and adjusting support rods for tilting height, forward and reverse gear realization through fifth gear,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lifting device, not only flexible control, but also through the The foot, greatly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personnel, to overcome the drawbacks of the existing lifting device or electric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是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病床升降装置一般是采用气缸或电动的方式进行升降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式存在着急速下降,而且每次都要下降到最低后,再通过气压提升到预定位置,此外,急速下降会对重病者造成损伤,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另外电动的方式虽然克服了该问题,但是电动的方式需要插电才能完成,但是现有的病床都是移动式的,特别是在病人运送的过程,不可能拉着长长的电线,在医院进行病人转运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能通过脚踩的方式,自由控制病床的升降。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双头扳手形底座,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的第一凹头和第二凹头内侧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上架设有能在滑道上左右移动的横杆,所述横杆中部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套设在螺杆上;所述横杆两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设置在凹头内侧的限位活动杆铰接,以利于所述横杆前后左右移动时带动支撑杆改变倾斜高度;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中部具有一容腔,所述容腔上并排依次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下侧设置有蜗杆,所述螺杆的末端设置有蜗轮,以利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时经所述蜗杆带动所述蜗轮控制所述螺杆转动;所述容腔上还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下侧设置有单向齿轮;所述单向齿轮由一L形齿条驱动,所述L形齿条的横向部开设有条形限位口;所述的容腔前端铰接有一脚踏板,该铰接处设置有一复位弹簧,以实现脚踏板踩下后自动复位;所述脚踏板下侧具有一凸部,所述凸部嵌设在所述条形限位口上,以利于所述脚踏板踩下时,所述凸部以脚踏板与容腔的铰接部为圆心做弧形移动,带动所述L形齿条前后运动;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上具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啮合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设置有一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穿过所述开口,以利于用户将所述第五齿轮从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提拉出来,啮合到所述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脚踏板的截面为倒三角形,所述凸部为一连接倒三角形顶部的传动杆。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刹车轮。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杆的顶部铰接于一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一床座。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床座的床头和床尾两端均垂直设置有两个支杆,所述两个支杆顶部之间架设有一套管,所述两个套管的左端之间架设有一第一“U”形套杆,所述两个套管的右端之间架设有一第二“U”形套杆,所述第一“U”形套杆和第二“U”形套杆的两端臂均能在两个套管内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第一“U”形套杆和第二“U”形套杆下方均铰接设置有一弧形围板,所述弧形围板内壁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第一夹具,所述两个弧形围板和四个支杆围成一空间,所述床座上固定有一移位传动机构,且所述移位传动机构位于所述空间内,所述移位传动机构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前端和后端分别架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缠绕有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设置有手摇柄,所述手摇柄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带动输送带进行前后移动,所述输送带左右两侧设置均有一第二夹具,且两个第二夹具靠近所述第一转轴,两个第一夹具和两个第二夹具能夹住床垫的四角并通过输送带的传动实现病人的移床。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第二夹具在输送带的带动下从床座左侧移动到床座右侧,将两个第二夹具夹住另一张病床上的床垫左侧,所述第二“U”形套杆从套管中移出,使得弧形围板两端的第一夹具夹住另一张病床上的床垫右侧,由于病人位于床垫上,这样通过手摇柄将输送带进行复位操作,此时床垫在输送带、两个第一夹具、两个第二夹具的带动下实现病人的移床。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以及螺栓,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上夹板和下夹板的螺纹孔将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夹紧,所述上夹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锯齿,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锯齿,所述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相错位排布。本专利技术通过脚踏板传动,让齿轮带动并调节支撑杆倾斜高度,通过第五齿轮实现齿轮的正转和反转,以实现装置的升降动作,不仅控制灵活,而且通过脚踩,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克服了现有升降装置急降或者用电操控存在的弊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局部齿轮正转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局部齿轮反转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盖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五齿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脚踏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脚踏板连接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病床可升降装置与病床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移位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其包括一双头扳手形底座A1,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A1的第一凹头A2和第二凹头A3内侧均开设有滑道A4,所述滑道A4上架设有能在滑道上左右移动的横杆A5,所述横杆中部设置有螺母A6,所述螺母A6套设在螺杆A7上;所述横杆A5两端设置有支撑杆A8,所述支撑杆A8与设置在凹头内侧的限位活动杆A9铰接,以利于所述横杆A5前后左右移动时带动支撑杆A8改变倾斜高度;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A1中部具有一容腔A10,所述容腔上并排依次啮合有第一齿轮A11、第二齿轮A12和第三齿轮A13;所述第一齿轮A11和第三齿轮A13下侧设置有蜗杆A14,所述螺杆A7的末端设置有蜗轮A15,以利于第一齿轮A11和第三齿轮A13转动时经所述蜗杆带动所述蜗轮A15控制所述螺杆A7转动;所述容腔A10上还设置有第四齿轮A14,所述第四齿轮A14下侧设置有单向齿轮A15;所述单向齿轮A15由一L形齿条A16驱动,所述L形齿条A16的横向部开设有条形限位口A17;所述的容腔A10前端铰接有一脚踏板A18,该铰接处设置有一复位弹簧A19,以实现脚踏板A18踩下后自动复位;所述脚踏板A18下侧具有一凸部,所述凸部嵌设在所述条形限位口A17上,以利于所述脚踏板A18踩下时,所述凸部以脚踏板A18与容腔A10的铰接部为圆心做弧形移动,带动所述L形齿条前后运动;所述第一齿轮A11、第二齿轮A12、第三齿轮A13和第四齿轮A14上具有一盖板A20,所述盖板A20上设置有开口A21,所述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啮合有第五齿轮A22,所述第五齿轮A22设置有一提拉杆A23,所述提拉杆穿过所述开口A21,以利于用户将所述第五齿轮A22从第一齿轮A11和第四齿轮A14之间提拉出来,啮合到所述第二齿轮A12和第四齿轮A14之间。请继续参见图7,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脚踏板A18的截面为倒三角形,所述凸部为一连接倒三角形顶部的传动杆A24。请参见图8,所述L形齿条A16是设置在所述容腔的轨道A27内,这样,在脚踏板踩下时,所述传动杆A24在L形齿条A16的条形限位口A17上运动,带动L形齿条A16前后伸缩。请继续参见图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A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双头扳手形底座,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的第一凹头和第二凹头内侧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上架设有能在滑道上左右移动的横杆,所述横杆中部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套设在螺杆上;所述横杆两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设置在凹头内侧的限位活动杆铰接,以利于所述横杆前后左右移动时带动支撑杆改变倾斜高度;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中部具有一容腔,所述容腔上并排依次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下侧设置有蜗杆,所述螺杆的末端设置有蜗轮,以利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时经所述蜗杆带动所述蜗轮控制所述螺杆转动;所述容腔上还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下侧设置有单向齿轮;所述单向齿轮由一L形齿条驱动,所述L形齿条的横向部开设有条形限位口;所述的容腔前端铰接有一脚踏板,该铰接处设置有一复位弹簧,以实现脚踏板踩下后自动复位;所述脚踏板下侧具有一凸部,所述凸部嵌设在所述条形限位口上,以利于所述脚踏板踩下时,所述凸部以脚踏板与容腔的铰接部为圆心做弧形移动,带动所述L形齿条前后运动;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上具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啮合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设置有一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穿过所述开口,以利于用户将所述第五齿轮从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提拉出来,啮合到所述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双头扳手形底座,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的第一凹头和第二凹头内侧均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上架设有能在滑道上左右移动的横杆,所述横杆中部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套设在螺杆上;所述横杆两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设置在凹头内侧的限位活动杆铰接,以利于所述横杆前后左右移动时带动支撑杆改变倾斜高度;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中部具有一容腔,所述容腔上并排依次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下侧设置有蜗杆,所述螺杆的末端设置有蜗轮,以利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时经所述蜗杆带动所述蜗轮控制所述螺杆转动;所述容腔上还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下侧设置有单向齿轮;所述单向齿轮由一L形齿条驱动,所述L形齿条的横向部开设有条形限位口;所述的容腔前端铰接有一脚踏板,该铰接处设置有一复位弹簧,以实现脚踏板踩下后自动复位;所述脚踏板下侧具有一凸部,所述凸部嵌设在所述条形限位口上,以利于所述脚踏板踩下时,所述凸部以脚踏板与容腔的铰接部为圆心做弧形移动,带动所述L形齿条前后运动;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上具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啮合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设置有一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穿过所述开口,以利于用户将所述第五齿轮从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提拉出来,啮合到所述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板的截面为倒三角形,所述凸部为一连接倒三角形顶部的传动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扳手形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刹车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可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的顶部铰接于一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一床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飞铭林彩明吴建南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