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守专利>正文

一种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7227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包含由刀体部和切割部构成的刀片,刀体部内置加热单元,刀片的表面上被制备防粘连结构,防粘连结构为呈周期分布在刀片表面的凸起部和凹陷部中的一种或两种,凸起部、凹陷部的尺寸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刀片的光滑表面变为微米量级粗糙度的粗糙表面,粗糙表面改变了刀片的表面性能,被切割的人体组织与刀片表面呈现复合接触面,大大减少了相接触的接触面积,实现了手术刀的刀片在术中不粘连所切割的人体组织。防粘连结构替代聚四氟乙烯化学防粘连涂层,实现防粘连,在使用过程中无有毒物质释放,不污染手术室的环境,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A scalpel with a built-in heating un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rgical knife with a built-in heating unit, composed knife body and the cutting part of the blade, the knife body internal heating unit, the blade being fabricated on the surface of anti adhesion structure, anti adhesion structure for a periodic distribution on blade surface protrusions and depressions in a or two, boss, recess dimensions of several microns to tens of microns, smooth surface of blade into micron scale rough surface roughness, surface roughness changes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blade, and the blade surface of human tissue is cut the present compound contact surface, greatly reducing the contact area in contact, realize a surgical knife blade without adhesion in intraoperative tissue cutting. Anti adhesion structure instead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chemical anti adhesion coating, achieve anti adhesion, no toxic substances released during the use, do not pollute the operation room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safety of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电热手术刀具,具体地涉及一种表面具有防粘连结构的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
技术介绍
手术刀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切割患者的表皮组织、软组织等人体组织。普通的手术刀切割人体组织时易出血,出血会遮挡外科医生视野,延长手术时间,降低手术的精确性。为了解决术中出血的问题,出现了申请号为99114117.2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内热式电热手术刀。上述手术刀具有热凝血的作用,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提高了手术效率。但是,上述电热手术刀为了克服了热粘连的问题,在其表面涂敷聚四氟乙烯防粘连涂层,以避免手术刀术中粘连组织。聚四氟乙烯的热导系数远小于金属材料的,防粘连涂层导致手术刀传热效率低,会使得止血不足,为使加强凝血,必需提高凝血温度。手术刀温度提高后,一方面会对被切割组织会有较大损伤,另一方面会导致聚四氟乙烯在高温下释放有毒气体,污染手术室环境,还可能损伤被切割的人体组织,影响术后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具有防粘连结构的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手术刀的刀片表面上设置由小凸起或/和凹陷构成的防粘连结构,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聚四氟乙烯防粘连涂层。手术刀上无任何化学涂层,具有热凝血、防粘连效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包含至少由固定连接的刀体部和切割部构成的刀片以及加热单元,所述刀体部的内部被设置用于容纳加热单元的加热腔,所述加热单元装配于刀体部的加热腔内,用于加热刀片,其设计要点在于:所述刀片的表面被制备防粘连结构,防粘连结构为呈周期性分布在刀片表面的凸起部和凹陷部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凸起部、凹陷部的尺寸为微米量级。在应用实施中,本专利技术还有如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作为优选地,所述防粘连结构由在刀片表面上呈周期性分布的凸起部构成,所述凸起部邻接凸起部,任两邻接的凸起部之间形成峡谷部。作为优选地,所述防粘连结构由周期性分布在刀片表面的凹陷部所构成,所述凹陷部邻接凹陷部,任两邻接的凹陷部之间形成凸脊部。作为优选地,所述防粘连结构由在刀片表面呈周期性分布的凸起部和凹陷部所构成,所述凸起部邻接凸起部,凸起部邻接凹陷部,凹陷部邻接凸起部。作为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相对于其所在表面的横向尺寸为3-30微米、纵向高度为3-23微米,凹陷部相对于其所在表面的横向尺寸为3-30微米、纵向深度为3-23微米。作为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的横向尺寸为5-18微米、纵向高度为6-15微米,凹陷部的横向尺寸为5-18微米、纵向深度为6-15微米。作为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凹陷部、峡谷部、凸脊部的表面分布尺寸为亚微米量级的多个小凸起部或/和小凹陷部。作为优选地,所述小凸起部、小凹陷部相对其所在表面的横向尺寸为0.5-1.5微米、纵向尺寸为1-3微米。作为优选地,所述刀片的表面被沉淀硬度大于刀片材质的硬质涂层,用以保护刀片表面的防粘连结构,所述硬质涂层为碳化硅、氧化铍、氮化铝、金刚石中的一种。作为优选地,所述防粘连结构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对刀片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刀片表面达到亚微米级光滑度,并清除表面的杂质颗粒及污物;将刀片在120-230℃低温环境下烘烤,使刀片的表面干燥;在所述刀片表面上均匀涂敷一层与图形板相适配的光刻胶模,并烘烤使胶膜内的溶剂挥发,增强粘附性;将图形板与所述刀片表面对准并曝光,刀片表面的胶膜上形成曝光区;将刀片浸入与光刻胶配合使用的显影液内,进行显影,图形板上的图型被转移到刀片表面,刀片表面上形成与防粘连结构的凸起部相对应的胶膜;将刀片浸入用于蚀刻刀片材料的蚀刻液内,刀片表面的被胶模覆盖的部分不被蚀刻,未被胶模覆盖的部分被蚀刻,直至蚀刻深度达到预设深度,取出刀片;将刀片浸入脱胶液内,使刀片表面的胶模脱落,刀片表面上形成由凸起部和凹陷部构成的防粘连结构;进一步地,在所述刀片的表面上沉淀一层硬度大于刀片表面材质的硬质涂层,用以保护所述防粘连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内置加热单元手术刀的刀片表面上设置由凸起部或/和凹陷部构成的防粘连结构,凸起部、凹陷部的尺寸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刀片的光滑表面变为微米量级粗糙度的粗糙表面,粗糙表面改变了刀片表面的表面性能,被切割的人体组织与刀片表面间的接触面变为复合接触面,防粘连结构的凸起部之间的凹陷区、凹陷部的凹陷区吸附有空气,形成隔离气垫层,大大减少了人体组织与刀片表面相接触的接触面积,手术刀的刀片在术中不粘连被切割的人体组织,实现了防粘连的效果,同时还克服了表面越光滑越不粘连的技术偏见。有益效果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的刀片表面上设置由凸起部或/和凹陷部构成的防粘连结构,所述凸起部或/和凹陷部均匀分布,呈周期性地分布在刀片的表面上,使刀片表面由光滑表面变为微米量级(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粗糙度的粗糙表面,粗糙表面改变了刀片表面的表面性能,被切割的人体组织与刀片表面间的接触面变为复合接触面,防粘连结构的凸起部与凸起部之间的凹陷区、凹陷部的凹陷区吸附有空气,形成隔离气垫层,大大减少了人体组织与刀片表面相接触的接触面积,实现了手术刀的刀片在术中不粘连被切割的人体组织。采用物理防粘连结构替换化学防粘连涂层,在使用过程中无任何有毒物质及气体释放,术中不会污染手术室环境,不会妨碍伤口愈合,同时还克服了表面越光滑越不粘连的技术偏见。附图说明图1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手术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A-A方向剖面放大示意图。图3图1中刀片的分解图。图4刀片表面防粘连结构的截面显微示意图。图5表面防粘连结构的制备流程图。图6刀片表面显影图形的显微示意图。图7图型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8一种图形板上图形的显微示意图。其中,100-刀片,110-刀体部,111-加热腔,112-配接部,113-粘接层,120-切割部,121-刀刃部,122-刃基部,130-加热单元,131-电发热体,132-电绝缘层;200-刀柄,140-防粘连结构,141-凸起部,142-凹陷部,143-峡谷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阐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关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连接的刀片100和刀柄200,以及加热单元130。加热单元130为薄片的长条状,如图3和图2所示,从一面侧到另一面侧依次为电绝缘层132、电发热体131、电绝缘层132,可以理解为电发热体131处于两电绝缘层132之间,与刀片100的基材电绝缘。电发热体131为厚膜状的电发热体,呈长条状,可以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电绝缘层132上印制所述的电发热体131,如图3所示,电发热体131在电绝缘层132上呈现迂回分布,均匀加热,使刀片外部的温度分布更均匀,以具有更好的热凝止血效果。电绝缘层132材料可选地为导热率高的陶瓷材料,如可选用氧化铍、氮化铝、六方氮化硼等陶瓷材料,其电绝缘好,且导热系数高,有助于热量传递,降低电发热体的温度及降低能耗。刀片100包括刀体部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包含至少由固定连接的刀体部和切割部构成的刀片以及加热单元,所述刀体部的内部被设置用于容纳加热单元的加热腔,所述加热单元装配于刀体部的加热腔内,用于加热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的表面被制备防粘连结构,防粘连结构为呈周期性分布在刀片表面的凸起部和凹陷部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凸起部、凹陷部的尺寸为微米量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包含至少由固定连接的刀体部和切割部构成的刀片以及加热单元,所述刀体部的内部被设置用于容纳加热单元的加热腔,所述加热单元装配于刀体部的加热腔内,用于加热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的表面被制备防粘连结构,防粘连结构为呈周期性分布在刀片表面的凸起部和凹陷部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凸起部、凹陷部的尺寸为微米量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结构由在刀片表面上呈周期性分布的凸起部构成,所述凸起部邻接凸起部,任两邻接的凸起部之间形成峡谷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结构由周期性分布在刀片表面的凹陷部所构成,所述凹陷部邻接凹陷部,任两邻接的凹陷部之间形成凸脊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结构由在刀片表面呈周期性分布的凸起部和凹陷部所构成,所述凸起部邻接凸起部,凸起部邻接凹陷部,凹陷部邻接凸起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相对于其所在表面的横向尺寸为3-30微米、纵向高度为3-23微米,凹陷部相对于其所在表面的横向尺寸为3-30微米、纵向深度为3-23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横向尺寸为5-18微米、纵向高度为6-15微米,凹陷部的横向尺寸为5-18微米、纵向深度为6-15微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加热单元的手术刀,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守吴长兰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