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13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1:28
医疗器械具有:钳,所述钳设置有抓持部;和刀,所述刀从其前端部延伸至根端部,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抓持部,所述刀在与所述抓持部相对的位置具有含有棱的顶部,所述前端部的所述顶部的曲率半径比所述根端部的所述顶部的曲率半径大。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Medical devices: clamp, the clamp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portion; and the knife, the knife from the front end of the extension to the root end, close to and away from the grip of the knife in the grip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having a top edge with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At the top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than the top of the root end of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医疗器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在抓持活体组织的状态下进行处置的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特开2001-198137号公报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是一个钳的抓持面中的、越靠近另一个钳的抓持面的位置则形成得越锐利。该处置部在利用一个钳的抓持面中的锐利的部位对切开对象的活体组织施加了压力的状态下将热量传导到抓持面,一边使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凝固(封合)一边将其切开。在利用日本特开2001-198137号公报中公开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前端部夹持活体组织时,利用一个钳的抓持面的锐利部位对活体组织的较小的面积施加较大的压力。即,在利用日本特开2001-198137号公报中公开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前端部夹持活体组织时,会对每单位面积局部地施加较大的压力。因此,存在在仅进行抓持但不需要进行处置的活体组织残留有抓持的痕迹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医疗器械:在仅抓持但不需要处置活体组织的情况下抑制残留抓持痕迹的同时能够进行抓持,并且即使在将1次无法完全切断的较大的血管、较大的活体组织分数次凝固(封合)、切开等处置活体组织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防止出血的同时进行处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医疗器械具有:钳,所述钳设置有抓持部;和刀,所述刀从其前端部延伸至根端部,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抓持部,所述刀在与所述抓持部相对的位置具有含有棱的顶部,所述前端部的所述顶部的曲率半径比所述根端部的所述顶部的曲率半径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概略图。图3A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第1处置片的刀的封合区域与第2处置片的刀承受体之间抓持活体组织的状态的、沿着图2中的3A-3A线的概略的横剖视图。图3B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第1处置片的刀的切开区域与第2处置片的刀承受体之间抓持活体组织的状态的、沿着图2中的3B-3B线的概略的横剖视图。图4是表示形成在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第1处置片的刀的前端部的封合区域和形成在封合区域的根端侧的切开区域的概略的立体图。图5A是从图5B中的箭头5A的方向观察在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刀的封合区域与刀承受体的抓持部之间抓持活体组织的状态的概略图。图5B是从图5A中的箭头5B的方向观察在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刀的封合区域与刀承受体的抓持部之间抓持活体组织的状态的概略图。图6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刀的封合区域与刀承受体的抓持部之间抓持活体组织的状态的概略的立体图。图7A是从图7B中的箭头7A的方向观察在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刀的封合区域和切开区域与刀承受体的抓持部之间抓持活体组织的状态的概略图。图7B是从图7A中的箭头7B的方向观察在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刀的封合区域和切开区域与刀承受体的抓持部之间抓持活体组织的状态的概略图。图8是表示在图7A和图7B所示的状态下在抓持着活体组织的状态下使加热器进行加热并向刀传导热量、从而一边使活体组织封合一边将其切开后的活体组织的概略图。图9A是从图9B中的箭头9A的方向观察在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刀的封合区域和切开区域与刀承受体的抓持部之间抓持血管的状态的概略图。图9B是从图9A中的箭头9B的方向观察在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刀的封合区域和切开区域与刀承受体的抓持部之间抓持血管的状态的概略图。图10是表示在图9A和图9B所示的状态下在抓持着血管的状态下使加热器进行加热并向刀传导热量、从而一边使血管封合一边将其切开后的血管的概略图。图11是表示形成在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第1处置片的刀的前端部的封合区域和形成在封合区域的根端侧的切开区域的概略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在形成在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第1处置片的刀的前端部的封合区域形成有防滑部的状态的概略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沿着图2中的3A-3A线的概略的横剖视图。图1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第2处置片形成为压板钳的状态的概略图。图15A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第1处置片的刀的封合区域与第2处置片的刀承受体之间抓持活体组织的状态的概略的横剖视图。图15B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第1处置片的刀的切开区域与第2处置片的刀承受体之间抓持活体组织的状态的概略的横剖视图。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第1处置片的概略的立体图。图17A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第1处置片的变形例的概略的立体图。图17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沿着图2中的3A-3A线的概略的横剖视图。图18是表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处置部的第1处置片的刀与第2处置片的刀承受体之间抓持活体组织的状态的概略的横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使用图1~图10说明第1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能量处置系统)10具有作为医疗器械的处置器具(能量处置器具)12和包含能量源14a的控制部14。处置器具12具有插入部22和设于插入部22的根端部的操作部24。操作部24具有操作部主体26和用于使插入部22的后述的处置部32进行动作的把手28。操作部主体26具有一端26a和另一端26b。操作部主体26的一端26a与插入部22的后述的护套34的根端相连接。把手28能够靠近和远离操作部主体26的另一端26b。另外,在图1中,操作部主体26形成为大致字母L形,但操作部主体26的形状能够适当地选择。插入部22具有处置部32和护套34。处置部32设于插入部22的护套34的前端部。护套34设于处置部32的根端部,与操作部24的操作部主体26的一端26a相连接。如图2~图3B所示,插入部22的处置部32具有利用操作部24的操作相对地打开闭合的第1钳42和第2钳44、设于第1钳42的刀(第1压力施加体)46、以及设于第2钳44的刀承受体(第2压力施加体)48。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第1钳42上设有刀46而形成第1处置片52、在第2钳44上设有刀承受体48而形成第2处置片54的情况。不言而喻,也优选的是,在第1钳42上设有刀承受体48而形成第1处置片52,在第2钳44上设有刀46而形成第2处置片54。在图2中,第1钳42一体地固定于护套34。在此,例如利用图1所示的可动把手28靠近操作部主体26的另一端26b使第2钳44绕枢接轴50的轴线转动而靠近第1钳42。此外,利用可动把手28远离操作部主体26的另一端26b使第2钳44绕枢接轴50的轴线转动而远离第1钳42。即,在此,说明利用操作部24的适当的操作能够使第2钳44靠近和远离第1钳42的情况。由于该结构是公知的,因此省略与此处的第2钳44靠近和远离第1钳42相关的结构的说明。此外,也优选的是,利用公知的结构,形成为第1钳42能够在护套34的前端转动,第2钳44能够在护套34的前端转动,第1钳42和第2钳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医疗器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钳,所述钳设置有抓持部;和刀,所述刀从其前端部延伸至根端部,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抓持部,所述刀在与所述抓持部相对的位置具有含有棱的顶部,所述根端部的所述顶部的棱比所述前端部的所述顶部的棱锐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13 JP 2015-0819701.一种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钳,所述钳设置有抓持部;和刀,所述刀从其前端部延伸至根端部,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抓持部,所述刀在与所述抓持部相对的位置具有含有棱的顶部,所述根端部的所述顶部的棱比所述前端部的所述顶部的棱锐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的所述顶部的曲率半径比所述根端部的所述顶部的曲率半径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有在所述前端部与所述根端部之间延伸的长轴,所述刀中的、所述前端部沿所述长轴的长度比所述前端部的根端与所述根端部的根端之间沿所述长轴的长度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中的、所述前端部沿所述长轴的长度为0.5mm~2.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有在所述前端部与所述根端部之间延伸的长轴,所述顶部大致平行于所述长轴连续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靠近所述抓持部的状态下,所述抓持部能够与所述顶部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抓持部设置有1对高频电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部中的与所述前端部相对部分的所述1对高频电极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顶部中的与所述根端部相对部分的所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井祐介田中千博高篠智之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