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蛙混合种养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822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9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蛙混合种养场,包括种养区和设置于所述种养区周围的防护网架,所述防护网架包括倒L型的防护柱;所述种养区包括种稻区、设于所述种稻区周围的水沟区、设于所述水沟区外侧的陆地区;所述水沟区包括沟底、设置于所述种稻区一侧的第一沟壁、设置于所述陆地区一侧的第二沟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水稻和青蛙的生长特性,为水稻的种植和青蛙的养殖提供了结构简单、科学合理的混合种养场所,有效降低了稻蛙混合种养过程中青蛙的养殖管理难度。

A hybrid rice frog breeding fiel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ice hybrid breeding frog field, including the planting area and arranged on the door frame planting area around the door, the door frame column including inverted L type; the planting area including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rice paddy ditch area, the area of the land area outside the ditch the area includes; ditch, ditch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kind of trench wall,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land area second trench wall. Based on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and fro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impl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ixed breeding place for rice planting and frog breeding, and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frog in mixed breeding and breed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蛙混合种养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种植和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蛙混合种养场。
技术介绍
在上世纪,青蛙是一种在我国农村稻田间非常常见的两栖动物,其主要以捕捉稻田间的昆虫等为食。但是,随着农药的使用以及人们过度捕杀青蛙作为餐桌美食,导致野生青蛙越来越稀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也造成了严重的农药污染。如今,青蛙已经成为我国禁止捕杀的保护动物,其中黑斑蛙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随着人们对稻米绿色安全要求的提高以及对青蛙食、药价值的需求,如何利用稻田进行青蛙的生态化人工养殖,成为近些年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有技术CN103210811A公开了一种蛙稻的混合养殖培育方法,该方法中涉及了种养场的建设,包括稻田和养蛙池的场地建设、棚架搭建、围堰设置,但该种养场实际上是将水稻于稻田中种植,将黑斑蛙于养蛙池中养殖,并没有形成真正一体化的混合种养。利用该方法,若将黑斑蛙放养于稻田,后续的养殖管理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青蛙养殖管理的稻蛙混合种养场。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稻蛙混合种养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稻蛙混合种养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蛙混合种养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种养区(1)和设置于所述种养区(1)周围的防护网架(2),所述防护网架(2)包括倒L型的防护柱(21);所述种养区(1)包括种稻区(11)、设于所述种稻区(11)周围的水沟区(12)、设于所述水沟区(12)外侧的陆地区(13);所述水沟区(12)包括沟底(121)、设置于所述种稻区(11)一侧的第一沟壁(122)、设置于所述陆地区(13)一侧的第二沟壁(123),所述水沟区(12)的最大宽度处水平宽度不大于100cm,所述种稻区(11)的高度比所述沟底(121)高40‑60cm,所述陆地区(13)的高度比所述种稻区(11)高20‑40cm;所述种稻区(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蛙混合种养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种养区(1)和设置于所述种养区(1)周围的防护网架(2),所述防护网架(2)包括倒L型的防护柱(21);所述种养区(1)包括种稻区(11)、设于所述种稻区(11)周围的水沟区(12)、设于所述水沟区(12)外侧的陆地区(13);所述水沟区(12)包括沟底(121)、设置于所述种稻区(11)一侧的第一沟壁(122)、设置于所述陆地区(13)一侧的第二沟壁(123),所述水沟区(12)的最大宽度处水平宽度不大于100cm,所述种稻区(11)的高度比所述沟底(121)高40-60cm,所述陆地区(13)的高度比所述种稻区(11)高20-40cm;所述种稻区(11)任意一点A与所述陆地区(13)内最接近A的一点B之间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线距离不小于70cm且不大于60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蛙混合种养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稻区(11)内设置有梯形岛(111),所述梯形岛(111)的数量为1-4个/平米,所述梯形岛(111)的垂直高度为5-10cm,单个所述梯形岛(111)在重力G方向的投影面积为100-400平方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蛙混合种养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稻区(11)任意一点A与所述陆地区(13)内最接近A的一点B之间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直线距离不小于80cm且不大于40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蛙混合种养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壁(122)与重力方向G形成往所述陆地区(13)一侧的夹角α大于0度且不大于1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兴创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