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76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9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它包括机架、三点悬挂装置、排种系统、镇压轮、限深轮和播量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及固接于两侧板之间的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所述三点悬挂装置的下悬挂点与上悬挂点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上;所述排种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排种单元,多个排种单元并排安装在第二支撑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集两个限深轮的转速信号,通过播量控制系统,以转速最高的作为控制信号,调节控制外槽轮排种器转速调节与长度,扩大播量节整范围,提高控制精度,降低地轮滑移对播种均匀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指一种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地轮传动排种方式,通过排种器与地轮确定的传动比保证播量的均匀性,通过改变传动比和槽轮长度实现播种量的调节,而传动比通过更换链轮来实现调节,调节安装繁琐,且链轮的数量不可能太多,调节范围有限,无法实现无级调节,且该方法在土壤湿度大、地表不平整的恶劣条件下,地轮易于产生滑移,将会造成播量不均,影响播种质量。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1220122546.0的中国专利“同步电子排肥器”和专利号为CN200920098970.4的中国专利“一种电子控制种子播种数量的播种机”均采用传感器采集机组行进速度信号和地轮转速信号,利用控制元件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实现播量随着机具行进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王仁贵等提出了一种播量自动调节系统(对外槽轮排种器采用电控调节的探讨,2009),通过检测单位时间的播种量来控制排种电机的转速与转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蜗轮,并与齿条啮合,齿条与外槽轮排种器固接于一体,利用蜗轮齿条啮合改变槽轮长度,调节排量。上述技术方案分别采用控制排种器转速与排种器长度的方法实现播量控制,单一播量调节方式播量调节范围有限,本专利技术采用同时控制排种器转速与长度的方法实现播量控制,调节范围大;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单一地轮转速信号作为控制信号,当地轮发生滑移时,将会造成播量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克服传统地轮排种系统地轮的滑移对播种机播量均匀性的影响,提高播种质量,同时采用外槽轮排种器转速调节与长度同步调节方式调节播量,扩大播量节整范围,提高控制精度。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三点悬挂装置、排种系统、镇压轮、限深轮和播量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及固接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所述三点悬挂装置的下悬挂点与上悬挂点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上;所述排种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排种单元,多个排种单元并排安装在第二支撑梁上;所述限深轮有两个,两个限深轮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梁的两端;每个排种单元均包括平行四杆机构、双圆盘开沟器、镇压轮架、通过种箱固定板固接于平行四杆机构上的种箱、设置在种箱底部的外槽轮排种器、设置在镇压轮架上的镇压轮,所述镇压轮架与双圆盘开沟器一同安装在平行四杆机构的左侧上,平行四杆机构的右侧固定在第二支撑梁上;每个外槽轮排种器包括排种盒、挡轮、槽轮、排种轴和两个推力轴承,排种单元的种箱固定设置在排种盒上,槽轮的右端和挡轮的左端穿入排种盒内,且槽轮和挡轮能在排种盒内转动,槽轮的右端和挡轮的左端贴合;外槽轮排种器左侧的推力轴承内圈套在槽轮左端圆柱面上,外槽轮排种器左侧的推力轴承外圈嵌入左侧的夹板凹槽内,外槽轮排种器左侧的推力轴承的一端顶在左侧的夹板端面,外槽轮排种器左侧的推力轴承的另一端顶在槽轮的阶梯面上,外槽轮排种器右侧的推力轴承内圈套在挡轮右端的圆柱面上,外槽轮排种器右侧的推力轴承的外圈嵌入右侧的夹板凹槽内,外槽轮排种器右侧的推力轴承的一端顶在右侧的夹板端面,外槽轮排种器右侧的推力轴承的另一端顶在挡轮的阶梯面上;左右两夹板上均开有对称的两个通孔,两个丝杆的一端分别穿过左侧的夹板上的对应通孔,两个丝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右侧的夹板上的对应通孔,丝杆的一端通过位于左侧的夹板前后的丝杆螺母对左侧的夹板进行固定,丝杆的另一端通过位于右侧的夹板前后的丝杆螺母对右侧的夹板进行固定,固定后的左右两个夹板对左右两个夹板之间的推力轴承、槽轮、挡轮进行轴向定位,当夹板轴向运动时,能带动推力轴承、槽轮、挡轮在排种盒内轴向运动,实现排种长度调节;每个外槽轮排种器的槽轮和挡轮的内圈均安装在排种轴上,所述槽轮和挡轮能跟随排种轴同步转动且能在排种轴上滑动;所述播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盒、长度调节电机、转速调节电机和转速传感器,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播量输入键和单片机,所述转速传感器安装在限深轮上,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转速信号输入端,单片机的人机接口连接播量输入键,单片机的第一电机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长度调节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单片机的第二电机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转速调节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长度调节电机与转速调节电机分别设置在右侧板和左侧板上,转速调节电机的转动轴通过对应的联轴器连接排种轴的左端,长度调节电机通过对应的联轴器与圆柱凸轮同轴连接,圆柱凸轮的外侧壁设有凸轮槽,推杆的一端设有与凸轮槽滑动配合的滑块,推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推杆连接板上,推杆连接板固定在最右侧外槽轮排种器的右侧夹板上,当推杆的滑块在凸轮槽上滑动时,推杆的推杆连接板能带动最右侧外槽轮排种器的右侧夹板平动,从而带动每个外槽轮排种器的槽轮与挡轮在排种轴上滑动,实现槽轮排种长度调节。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转速传感器分别采集左右两个地轮转速,并将这一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经过比较筛选出转速较高的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确保由于地表不平整造成左右地轮的滑移率不同时,总是采用滑移率较低的转速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进一步降低地轮滑移率对播量均匀性的影响(转速高,滑移率小)。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转速控制与长度控制组合方式实现播量控制,扩大了播量控制范围,提高了播量控制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三维结构图;图2为一种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播量控制原理与排种器结构图;图3为一种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排种器结构三维爆炸图;图4为一种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排种系统结构三维爆炸图;图5为一种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限深轮结构三维爆炸图。其中,1—镇压轮;2—限深轮;201—U型卡;202—方管;203—轮轴连接板;204—轮轴;205—传感器探头;206—传感器磁铁;207—轮胎;208—轴承座;209—端盖;210—限深轮连接杆;3—左侧板;4—下悬挂点;5—排种系统;51—种箱;52—外槽轮排种器;521—排种盒;522—挡轮;523—槽轮;524—推力轴承;525—排种轴、526—阶梯面;53—种箱固定板;54—平行四杆机构;55—平行四杆仿形弹簧;56—镇压轮架;57—镇压仿形弹簧;6—上悬挂点;7—双圆盘开沟器;8—控制盒支架;9—控制盒;91—播量输入键;92—LCD显示;93—单片机;10—右侧板;11—第一支撑梁;12—第二支撑梁;13—第三支撑梁;14—转速传感器;15—铅蓄电池;16—长度调节电机;17—联轴器;18—圆柱凸轮;18.1—凸轮槽;19—推杆;19.1—推杆连接板、19.2—滑块;20—夹板、20.1—通孔;21—丝杆、21.1—丝杆螺母;22—转速调节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如图1~5所示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它包括机架、三点悬挂装置、排种系统5、镇压轮1、限深轮2和播量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左侧板3和右侧板10及固接于左侧板3与右侧板10之间的第一支撑梁11、第二支撑梁12和第三支撑梁13;所述三点悬挂装置的下悬挂点4与上悬挂点6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上;所述排种系统5包括并排设置的六个排种单元,六个排种单元通过U型卡201并排安装在第二支撑梁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三点悬挂装置、排种系统(5)、镇压轮(1)、限深轮(2)和播量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左侧板(3)和右侧板(10)及固接于左侧板(3)与右侧板(10)之间的第一支撑梁(11)、第二支撑梁(12)和第三支撑梁(13);所述三点悬挂装置的下悬挂点(4)与上悬挂点(6)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上;所述排种系统(5)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排种单元,多个排种单元并排安装在第二支撑梁(12)上;所述限深轮(2)有两个,两个限深轮(2)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梁(11)的两端;每个排种单元均包括平行四杆机构(54)、双圆盘开沟器(7)、镇压轮架(56)、通过种箱固定板(53)固接于平行四杆机构(54)上的种箱(51)、设置在种箱(51)底部的外槽轮排种器(52)、设置在镇压轮架(56)上的镇压轮(1),所述镇压轮架(56)与双圆盘开沟器(7)一同安装在平行四杆机构(54)的左侧上,平行四杆机构(54)的右侧固定在第二支撑梁(12)上;每个外槽轮排种器(52)包括排种盒(521)、挡轮(522)、槽轮(523)、排种轴(525)和两个推力轴承(524),排种单元的种箱(51)固定设置在排种盒(521)上,槽轮(523)的右端和挡轮(522)的左端穿入排种盒(521)内,且槽轮(523)和挡轮(522)能在排种盒(521)内转动,槽轮(523)的右端和挡轮(522)的左端贴合;外槽轮排种器(52)左侧的推力轴承(524)内圈套在槽轮(523)左端圆柱面上,外槽轮排种器(52)左侧的推力轴承(524)外圈嵌入左侧的夹板(20)凹槽内,外槽轮排种器(52)左侧的推力轴承(524)的一端顶在左侧的夹板(20)端面,外槽轮排种器(52)左侧的推力轴承(524)的另一端顶在槽轮(523)的阶梯面(526)上,外槽轮排种器(52)右侧的推力轴承(524)内圈套在挡轮(522)右端的圆柱面上,外槽轮排种器(52)右侧的推力轴承(524)的外圈嵌入右侧的夹板(20)凹槽内,外槽轮排种器(52)右侧的推力轴承(524)的一端顶在右侧的夹板(20)端面,外槽轮排种器(52)右侧的推力轴承(524)的另一端顶在挡轮(522)的阶梯面(526)上;左右两夹板(20)上均开有对称的两个通孔(20.1),两个丝杆(21)的一端分别穿过左侧的夹板(20)上的对应通孔(20.1),两个丝杆(21)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右侧的夹板(20)上的对应通孔(20.1),丝杆(21)的一端通过位于左侧的夹板(20)前后的丝杆螺母(21.1)对左侧的夹板(20)进行固定,丝杆(21)的另一端通过位于右侧的夹板(20)前后的丝杆螺母(21.1)对右侧的夹板(20)进行固定,固定后的左右两个夹板(20)对左右两个夹板(20)之间的推力轴承(524)、槽轮(523)、挡轮(522)进行轴向定位,当夹板(20)轴向运动时,能带动推力轴承(524)、槽轮(523)、挡轮(522)在排种盒(521)内轴向运动,实现排种长度调节;每个外槽轮排种器(52)的槽轮(523)和挡轮(522)的内圈均安装在排种轴(525)上,所述槽轮(523)和挡轮(522)能跟随排种轴(525)同步转动且能在排种轴(525)上滑动;所述播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盒(9)、长度调节电机(16)、转速调节电机(22)和转速传感器(14),所述控制盒(9)内设有播量输入键(91)和单片机(93),所述转速传感器(14)安装在限深轮(2)上,转速传感器(1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93)的转速信号输入端,单片机(93)的人机接口连接播量输入键(91),单片机(93)的第一电机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长度调节电机(1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单片机(93)的第二电机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转速调节电机(2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长度调节电机(16)与转速调节电机(22)分别设置在右侧板(10)和左侧板(3)上,转速调节电机(22)的转动轴通过对应的联轴器(17)连接排种轴(525)的左端,长度调节电机(16)通过对应的联轴器(17)与圆柱凸轮(18)同轴连接,圆柱凸轮(18)的外侧壁设有凸轮槽(18.1),推杆(19)的一端设有与凸轮槽(18.1)滑动配合的滑块(19.2),推杆(19)的另一端固定在推杆连接板(19.1)上,推杆连接板(19.1)固定在最右侧外槽轮排种器(52)的右侧夹板(20)上,当推杆(19)的滑块(19.2)在凸轮槽(18.1)上滑动时,推杆(19)的推杆连接板(19.1)能带动最右侧外槽轮排种器(52)的右侧夹板(20)平动,从而带动每个外槽轮排种器(52)的槽轮(523)与挡轮(522)在排种轴(525)上滑动,实现槽轮排种长度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量自动控制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三点悬挂装置、排种系统(5)、镇压轮(1)、限深轮(2)和播量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左侧板(3)和右侧板(10)及固接于左侧板(3)与右侧板(10)之间的第一支撑梁(11)、第二支撑梁(12)和第三支撑梁(13);所述三点悬挂装置的下悬挂点(4)与上悬挂点(6)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撑梁(11)和第二支撑梁(12)上;所述排种系统(5)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排种单元,多个排种单元并排安装在第二支撑梁(12)上;所述限深轮(2)有两个,两个限深轮(2)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梁(11)的两端;每个排种单元均包括平行四杆机构(54)、双圆盘开沟器(7)、镇压轮架(56)、通过种箱固定板(53)固接于平行四杆机构(54)上的种箱(51)、设置在种箱(51)底部的外槽轮排种器(52)、设置在镇压轮架(56)上的镇压轮(1),所述镇压轮架(56)与双圆盘开沟器(7)一同安装在平行四杆机构(54)的左侧上,平行四杆机构(54)的右侧固定在第二支撑梁(12)上;每个外槽轮排种器(52)包括排种盒(521)、挡轮(522)、槽轮(523)、排种轴(525)和两个推力轴承(524),排种单元的种箱(51)固定设置在排种盒(521)上,槽轮(523)的右端和挡轮(522)的左端穿入排种盒(521)内,且槽轮(523)和挡轮(522)能在排种盒(521)内转动,槽轮(523)的右端和挡轮(522)的左端贴合;外槽轮排种器(52)左侧的推力轴承(524)内圈套在槽轮(523)左端圆柱面上,外槽轮排种器(52)左侧的推力轴承(524)外圈嵌入左侧的夹板(20)凹槽内,外槽轮排种器(52)左侧的推力轴承(524)的一端顶在左侧的夹板(20)端面,外槽轮排种器(52)左侧的推力轴承(524)的另一端顶在槽轮(523)的阶梯面(526)上,外槽轮排种器(52)右侧的推力轴承(524)内圈套在挡轮(522)右端的圆柱面上,外槽轮排种器(52)右侧的推力轴承(524)的外圈嵌入右侧的夹板(20)凹槽内,外槽轮排种器(52)右侧的推力轴承(524)的一端顶在右侧的夹板(20)端面,外槽轮排种器(52)右侧的推力轴承(524)的另一端顶在挡轮(522)的阶梯面(526)上;左右两夹板(20)上均开有对称的两个通孔(20.1),两个丝杆(21)的一端分别穿过左侧的夹板(20)上的对应通孔(20.1),两个丝杆(21)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右侧的夹板(20)上的对应通孔(20.1),丝杆(21)的一端通过位于左侧的夹板(20)前后的丝杆螺母(21.1)对左侧的夹板(20)进行固定,丝杆(21)的另一端通过位于右侧的夹板(20)前后的丝杆螺母(21.1)对右侧的夹板(20)进行固定,固定后的左右两个夹板(20)对左右两个夹板(20)之间的推力轴承(524)、槽轮(523)、挡轮(522)进行轴向定位,当夹板(20)轴向运动时,能带动推力轴承(524)、槽轮(523)、挡轮(522)在排种盒(521)内轴向运动,实现排种长度调节;每个外槽轮排种器(52)的槽轮(523)和挡轮(522)的内圈均安装在排种轴(525)上,所述槽轮(523)和挡轮(522)能跟随排种轴(525)同步转动且能在排种轴(525)上滑动;所述播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盒(9)、长度调节电机(16)、转速调节电机(22)和转速传感器(14),所述控制盒(9)内设有播量输入键(91)和单片机(93),所述转速传感器(14)安装在限深轮(2)上,转速传感器(1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93)的转速信号输入端,单片机(93)的人机接口连接播量输入键(91),单片机(93)的第一电机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长度调节电机(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方许丰杨淦光赵宏伟严庆江于畅畅黄宁桂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