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颜怀伟专利>正文

银电极抗静电抑菌防臭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7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银电极抗静电抑菌防臭鞋、属鞋业领域,采用在鞋底足掌、足弓和足底部位嵌入贯穿鞋底,高度与鞋底厚度相同并与鞋底上、下双面均齐平的银电极的方式,达到接地消除静电及危害和恢复负电抗衰老及抑菌防臭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穿着时脚与鞋底内银电极接触、脚部汗液降低接触电阻及扩散银离子、金属电极的直接接地和相对于脚掌面积而言的尖端放电和电荷集肤效应,从而解除正电荷即静电与补偿缺乏的负电荷及抑菌防臭,功能可靠、强大且及时,即便是与较干燥的地面接触也具较良好的释放静电和补偿负电能力;使用方便,因与日常穿、脱鞋完全一样,易被广大人群接受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鞋业领域。
技术介绍
前苏联的米库林院士曾提出用“土地接触”来抗衰老的方法。其理由是,地球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地球周围有一个由正离子组成电离层,就在地球和电离层之间形成了电场,一切生物都适应了这个环境。而生活的现代化使人类不能与大地直接接触,脱离了负电荷,就会在我们的身体里积累过多的正电荷,使人变得容易生病。为解决这个问题,米库林就一直坚持将一根金属线一端固定在暖气片上,另一端拴在脚上。米库林不仅活到了90岁,而且在高龄时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人体身上的静电有多高?有资料显示,在干燥的季节若穿上化纤衣服和绝缘鞋在绝缘的地面行走等活动,人体身上的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比如人在地毯上走动可达1.5kV-35kV;从工作台上拿起普通聚乙烯袋可达1.2kV-20kV。有专家认为,静电的产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静电的积累。数千年来,我们的先辈几乎天天赤脚走路,接触土地。但后来人们穿上了鞋,从而破坏了人体电能的平衡,使静电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穿胶鞋和化学合成鞋底的鞋子因其绝缘电阻更高、产生和积累的正电荷更多、静电压更高故更有害,正是因为我们脱离了大地。在干燥地区和干燥季节,电荷的释放相对困难,所以静电的积累及由其产生的后果会非常明显。有学者说,为了防止静电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们应当通过接触地面来消除多余的电能。另外,穿鞋尤其是上述的胶鞋和化学合成鞋底的鞋子、因透气性很差使鞋内脚汗和温度增加、加上脚底大量的死皮肤细胞群-死皮,三者结合(脚汗提供水分、35-45℃温度最适合病菌生长、死皮提供蛋白质等丰富营养物质)使病菌迅速增殖、代谢产物奇臭无比。显而易见,用金属线连接暖气片和脚接地的方法其适用性和适用范围相当有限、如使用者只能在静止状态如坐着或极短距离空间如房间内活动,且使用极不方便,如每次使用都要专门套线、用毕也必须专门脱线,十分不便、麻烦、也不舒服,更重要的是易忘记(尤其是孩童)脚上套着金属线、由静止变为运动时脚很易受金属线勒伤甚至绊倒摔伤或跌伤,因此一般很难为广大普通消费者尤其是鞋的主力和主要消费群体即活动空间广阔、运动量和活动频率极大的孩童、青少年和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即中年人所接受、更难一直坚持下去,所以其因不能解决绝大多数人群的消费需求而难以得到推广应用、故而其实际应用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均不大;另一办法就是回归到上述的我们的先辈天天赤脚走路接触土地的原始生活状态中去,但因社会文明和进步及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和已习惯穿鞋等系列主、客观重大因素约束与限制,显然这比前述的套线法更难让绝大多数人接受与实际应用。脚臭比口臭和汗臭糟糕的多、因为其强度和扩散范围远比口臭和汗臭大,对此,仅仅保持脚部清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只能减少部分死皮量、不能减少甚至产生更多脚汗,而汗液本身就具备丰富的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如水、矿物质、蛋白质源(尿素)等,使用药物及功效也只是暂时的、因为病菌随时都可从周围如空气中接踵而至,而且很多药物对人有毒副作用并污染环境、病菌也易产生耐药性甚至抗药性而使药量不断加大或失效,这些就是脚臭久治不愈、防不胜防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套线法和“赤脚”接地抗静电难普及和抗菌难题,本专利技术设计并提供一种银电极抗静电抑菌防臭鞋,不仅只要穿着鞋并着陆(没有人会成天悬空举着脚)即与地面保持接触就可随时接地而及时放掉静电,避免产生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高静电压和静电能对人体的危害如静电能使人不舒服、并因静电能量和电压的积累而(尤其是北方和干燥地区)产生静电火花及其系列直接或潜在如可燃粉尘、化工、汽油、酒精及千家万户广为使用的燃气等易燃、,还抑制细菌繁殖从而避免或大幅减轻令人十分厌恶且难防难治的脚臭、尤其是在南方和炎热、潮湿地区。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在鞋底足掌、足弓和足底部位嵌入贯穿鞋底,高度与鞋底厚度相同并与鞋底上下双面均齐平的、与脚底接触的一面电镀银的金属电极的方式,从而达到接地释放静电及危害和恢复负电抗衰老及抑菌抑脚臭目的。科技原理和优点本专利技术产品是根据脚汗导电和溶银如大量氯离子和脚底各部的不断强力运动挤压使强效抑菌的银离子扩散到脚底各部位、并与脚汗中的水分等一起使脚底电阻大减的原理,穿着时脚与鞋底银电极多点多处直接(不穿袜子-现在多数女性已如此穿鞋)接触,相对于不穿袜而无袜的绝缘电阻及其增加的静电和袜吸水减少的湿度及因脚面与鞋底足够的接触面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大幅降低接触电阻;或穿袜间接接触金属电极一些时间后、也会因袜吸收与(包括脚本身因袜隔离排湿不畅)储存脚部汗液(任何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脚汗-因皮肤不断主动与外界保持水、气交换)自身电阻大减而大幅降低接触电阻;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脚汗许多成分如大量的氯离子利于银离子产生、汗液利于银离子溶解与扩散,而银离子具极强的抑菌功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和耐、抗性,并只需极低的分子水平浓度,对此,经典例证就是民间广为流传使用银具作餐具和保存食物。故本专利技术优点即有益效果是因银电极的多点电连接结构形成多个接地点即多点接地、同时因金属电极具优良的尖端(相对于脚掌面积而言)放电和(电荷)集肤效应及银的强大持久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及耐、抗性抑菌功效,从而消除多余的正电荷即静电与补偿缺乏的负电荷并有效长久安全抑制病菌和脚臭,功能可靠、强大且及时,即便是与较干燥的地面接触也具较良好的释放静电和补偿负电能力、在南方或很湿热的地区与环境和脚汗重的人也能很好抑制病菌及脚臭;使用方便,因与日常穿、脱鞋完全一样、无任何附加程序易被广大人群接受和推广。具体实施例方式用直径5-10毫米、并在与脚底接触的一面电镀一层厚度约为0.5-1毫米银、总厚度与鞋底相同并与鞋底上、下双面均齐平的不锈钢或铜金属片贯穿嵌入并牢固固定如铆接在鞋底足掌、足弓和足跟中心部位各1-3颗,以确保与脚底的良好接触和抗菌功能并节约银,再按照传统制鞋法如强力胶结剂胶结、压制、上线等方式将鞋底与鞋帮牢固连接为一体,从而制造成各种规格、尺寸、式样并抗菌的本专利技术产品。实施例1、用直径8毫米、并在与脚底接触的一面电镀一层厚度约为0.5毫米银、总厚度与鞋底相同并与鞋底上、下双面均齐平的小不锈钢柱贯穿嵌入并牢围固定如铆接在鞋底足掌、足弓和足跟中心部位各一颗,以确保与脚底的良好接触和抗菌功能并节约银,再按照传统制鞋法如强力胶结剂胶结、压制、上线等方式将鞋底与鞋帮牢固连接为一体,从而制造成各种规格、尺寸、式样并抗菌的本专利技术产品。2、用直径4毫米、并在与脚底接触的一面电镀一层厚度约为0.5毫米银、总厚度与鞋底相同并与鞋底上、下双面均齐平的小铜柱贯穿嵌入并牢固固定如铆接在鞋底足掌两侧和中心部位各1颗、足弓中心部位1颗,足跟两侧部位各1颗,以确保与脚底的良好接触和抗菌功能并节约银,再按照传统制鞋法如强力胶结剂胶结、压制、上线等方式将鞋底与鞋帮牢固连接为一体,从而制造成各种规格、尺寸、式样并抗菌的本专利技术产品。3、用直径6毫米、并在与脚底接触的一面电镀一层厚度约为1毫米银、总厚度与鞋底相同并与鞋底上、下双面均齐平的小钛柱贯穿嵌入并牢固固定如铆接在鞋底足掌两侧部位各1颗、足弓和足跟中心部位各1颗,以确保与脚底的良好接触和抗菌功能并节约银,再按照传统制鞋法如强力胶结剂胶结、压制、上线等方式将鞋底与鞋帮牢固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银电极抗静电抑菌防臭鞋,其特征是鞋底具有镀银金属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电极抗静电抑菌防臭鞋,其特征是鞋底具有镀银金属电极。2.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电极抗静电抑菌防臭鞋,其特征是鞋底足掌、足弓和足底部位嵌有镀银金属电极。3.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电极抗静电抑菌防臭鞋,其特征是鞋底足掌、足弓和足跟部位各具有1-3个镀银金属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怀伟
申请(专利权)人:颜怀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