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55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8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包括基座、增重座、支撑架和吊臂;所述支撑架设于基座上,所述吊臂的一端铰链连接于支撑架上;所述增重座的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增重座上设有第一收线装置,第一收线装置上设有第一受力绳,第一受力绳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收线装置上,第一受力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吊臂上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上。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结构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抗倾覆稳定性更好。

A protective cra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tective cra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eight seat, support frame and lifting arm; the supporting frame on the base, one end of the hinge arm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frame; one end of the seat and the base weight incre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weight of seat the first is arranged on the take-up reel, the first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orce by the end of the rope, the first rope is fixed in the first take-up device, the other end of the rope from the first force arm is fixed on the side away from the support fram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good stability,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good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better stability against overtur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
本技术属于起重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现有起重机主要包括回转台、支撑架和吊臂,吊臂一般为伸缩臂,即包括多个可相对伸缩的臂节,回转台安装于起重机的主体上,支撑架安装于回转台上,吊臂安装于支撑架上,支撑架和吊臂均可以随回转台在旋转平面内进行旋转。由于起重机在侧方作业需将整个支撑架和吊臂回转,整机的回转惯性大,此时起重机的抗倾覆稳定性变差,而当风力影响时会使起重机的抗倾覆稳定性进一步恶化,起重机侧翻的可能性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结构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抗倾覆稳定性更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包括基座、增重座、支撑架和吊臂;所述支撑架设于基座上,所述吊臂的一端铰链连接于支撑架上;所述增重座的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增重座上设有第一收线装置,第一收线装置上设有第一受力绳,第一受力绳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收线装置上,第一受力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吊臂上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上。工作时,通过收放第一受力绳使吊臂绕着吊臂与支撑架的连接处旋转,以调整吊臂位置,增重座的设置,稳定整个装置的重心,降低侧翻风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臂包括吊杆、相互齿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上设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均与第一伸缩杆垂直;所述第一齿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轴上,所述吊杆固定于第一齿轮上;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第二固定轴上设有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轮;所述增重座上设有第二收线装置,第二收线装置上设有控制绳,控制绳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收线装置上,控制绳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转轮上。通过拉动控制绳带动第一转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吊杆转动,无需旋转整个支架和吊臂即可完成侧面作业,避免整个支撑架和吊臂旋转进而引发侧翻的风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伸缩杆上设有与第一转轮对应的第二转轮,所述控制绳绕过第二转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齿轮的厚度为4cm-6cm,第一齿轮上的齿长为3cm-5c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齿轮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厚度相同,第二齿轮上的齿长与第一齿轮上的齿长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还包括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相互齿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上设有与第三齿轮对应的凹槽,所述第四齿轮悬挂于所述控制绳上,且第四齿轮位于该凹槽的正上方,凹槽的底部侧壁上设有可卡住第四齿轮的内齿。当控制绳发生故障松弛或是断裂时,则第四齿轮掉入其正下方的凹槽内,第四齿轮被凹槽内的内齿卡住不能转动,同时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齿合将第三齿轮卡住,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也被卡住不能转动,最终将第一齿轮卡住不能转动稳定住吊杆,避免控制绳发生故障松弛或是断裂时引起吊杆不受控制地旋转造成安全事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升降台、第二升降台、第三升降台、第四升降台和第五升降台;所述第一升降台、第二升降台和第三升降台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第四升降台和第五升降台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第四升降台的中心轴与第三升降台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165度-175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还包括第二受力绳,第二受力绳的一端固定于第三升降台的顶部,第二受力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增重座上。通过第二受力绳,加强结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升降台上设有第三转轮,所述控制绳绕过第三转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五升降台上设有第四转轮,所述第一受力绳绕过第四转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结构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抗倾覆稳定性更好;(2)通过收放第一受力绳使吊臂绕着吊臂与支撑架的连接处旋转,可很方便地调整吊臂位置,增重座的设置,稳定整个装置的重心,降低侧翻风险;(3)通过拉动控制绳带动第一转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吊杆转动,无需旋转整个支架和吊臂即可完成侧面作业,避免整个支撑架和吊臂旋转进而引发侧翻的风险;(4)当控制绳发生故障松弛或是断裂时,则第四齿轮掉入其正下方的凹槽内,第四齿轮被凹槽内的内齿卡住不能转动,同时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齿合将第三齿轮卡住,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也被卡住不能转动,最终将第一齿轮卡住不能转动稳定住吊杆,避免控制绳发生故障松弛或是断裂时引起吊杆不受控制地旋转造成安全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所述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吊臂的俯视图;图3是吊臂的侧视图;图4是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俯视图;图5是第四齿轮掉落入凹槽内将第三齿轮卡住时的示意图;图6是凹槽及内齿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基座,20增重座,21第一收线装置,22第二收线装置,30支撑架,31第一升降台,32第二升降台,33第三升降台,34第四升降台,35第五升降台,36第三转轮,37第四转轮,40吊臂,401吊杆,402第一伸缩杆,403第二伸缩杆,404第三伸缩杆,405第一齿轮,406第二齿轮,407第一固定轴,408第一转轮,409第二转轮,411第二固定轴,412第三齿轮,413第四齿轮,414凹槽,415内齿,51第一受力绳,52第二受力绳,53控制绳,L齿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包括基座10、增重座20、支撑架30和吊臂40;所述支撑架40设于基座10上,所述吊臂40的一端铰链连接于支撑架30上;所述增重座20的一端与基座10的一端固定连接,增重座20上设有第一收线装置21,第一收线装置21上设有第一受力绳51,第一受力绳5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收线装置21上,第一受力绳51的另一端固定于吊臂40上远离支撑架30的一端上。工作时,通过收放第一受力绳51使吊臂40绕着吊臂与支撑架30的连接处旋转,以调整吊臂40位置,增重座20的设置,稳定整个装置的重心,降低侧翻风险。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臂40包括吊杆401、相互齿合的第一齿轮405和第二齿轮406、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杆402、第二伸缩杆403和第三伸缩杆404;所述第一伸缩杆402上设有第一固定轴407和第二固定轴411,第一固定轴407和第二固定轴411均与第一伸缩杆402垂直;所述第一齿轮405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轴407上,所述吊杆401固定于第一齿轮405上;所述第二齿轮406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轴411上,第二固定轴411上设有与第二齿轮406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轮408;所述增重座20上设有第二收线装置22,第二收线装置22上设有控制绳53,控制绳53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收线装置22上,控制绳53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转轮408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增重座、支撑架和吊臂;所述支撑架设于基座上,所述吊臂的一端铰链连接于支撑架上;所述增重座的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增重座上设有第一收线装置,第一收线装置上设有第一受力绳,第一受力绳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收线装置上,第一受力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吊臂上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增重座、支撑架和吊臂;所述支撑架设于基座上,所述吊臂的一端铰链连接于支撑架上;所述增重座的一端与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增重座上设有第一收线装置,第一收线装置上设有第一受力绳,第一受力绳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收线装置上,第一受力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吊臂上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包括吊杆、相互齿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上设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均与第一伸缩杆垂直;所述第一齿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轴上,所述吊杆固定于第一齿轮上;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第二固定轴上设有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轮;所述增重座上设有第二收线装置,第二收线装置上设有控制绳,控制绳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收线装置上,控制绳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一转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缩杆上设有与第一转轮对应的第二转轮,所述控制绳绕过第二转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厚度为4cm-6cm,第一齿轮上的齿长为3cm-5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林攀杨朝星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庞源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