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便携式小型用电设备智能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424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3:26
一种简单便携式小型用电设备智能充电电路,芯片IC1的管脚6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管脚7、电阻R7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后与电源E的另一端连接。成本低,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可以为小型用电设备随时随地提供电源,方便人们的生活。

A simple and portable intelligent charging circuit for small electric equipment

A simple portable electric equipment intelligent charging circuit, pin chip IC1 6 resistor R5 is connected at one e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D2 light emitting diode resistor R5, and the other end end end of the inductor L2 light emitting diode D2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capacitor C7, the other end of the grounding capacitance of C7, the other end the collector of the triode Q1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inductor L1, a diode D1, end pin the other end of the triode Q1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7 chip IC1 and a resistor R7, one en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apacitor C8 inductance L2 is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capacitor C8 and a resistor R7, the other end of the resistor R6 the other e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apacitor C6, a capacitor C5,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esistor R2 is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of E. The cost is low, the sensitivity is high, and the stability is strong. It can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for small electric equipment anytime and anywhere, 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l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单便携式小型用电设备智能充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具体是一种简单便携式小型用电设备智能充电电路,属于电子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小型用电设备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小型用电设备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另一方面,随着小型用电设备的大量使用,人们对这些小型用电设备产生了依赖感,在使用的同时,该小型用电设备的用电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所含电量可以使用多长时间,电量用完了该怎么办,目前使用的均是在室内进行充电,但是当人们在室外使用用电设备的时候,经常出现没有电的现象,会影响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简单便携式小型用电设备智能充电电路,成本低,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可以为小型用电设备随时随地提供电源,方便人们的生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单便携式小型用电设备智能充电电路,包括电源E、电阻R1-R7、电容C1-C8、芯片IC1、三极管Q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电容C1并联在电源E的两端,电源E的一端分别与芯片IC1的管脚8、电感L1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1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2悬空,芯片IC1的管脚3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4连接电容C6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5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芯片IC1的管脚6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管脚7、电阻R7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后与电源E的另一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芯片IC1的型号为LM357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二极管D1的型号为IN5817。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为小型用电设备充电,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简单便携式小型用电设备智能充电电路,包括电源E、电阻R1-R7、电容C1-C8、芯片IC1、三极管Q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电容C1并联在电源E的两端,电源E的一端分别与芯片IC1的管脚8、电感L1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1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2悬空,芯片IC1的管脚3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4连接电容C6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5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芯片IC1的管脚6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管脚7、电阻R7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后与电源E的另一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芯片IC1的型号为LM357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二极管D1的型号为IN5817。本技术所用核心器件为芯片IC1,所述的芯片IC1的型号为LM3578,为单片PWM开关控制器,内部包含振荡器、基准电压、误差放大和驱动三极管等四大功能,芯片IC1的管脚3连接电容C5决定振荡频率为50kHz,电容C3、电容C4、电阻R4有利于开关工作在连接状态,芯片IC1的管脚6通过电阻R5连接发光二极管D2后连接输出电压,以增加驱动能力,充电时,发光二极管D2发光闪烁,表示正在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简单便携式小型用电设备智能充电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单便携式小型用电设备智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E、电阻R1‑R7、电容C1‑C8、芯片IC1、三极管Q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电容C1并联在电源E的两端,电源E的一端分别与芯片IC1的管脚8、电感L1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1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2悬空,芯片IC1的管脚3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4连接电容C6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5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芯片IC1的管脚6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管脚7、电阻R7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后与电源E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1的型号为LM357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单便携式小型用电设备智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E、电阻R1-R7、电容C1-C8、芯片IC1、三极管Q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电容C1并联在电源E的两端,电源E的一端分别与芯片IC1的管脚8、电感L1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1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2悬空,芯片IC1的管脚3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芯片IC1的管脚4连接电容C6的一端,芯片IC1的管脚5分别连接电阻R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汪海燕杨辉别长报王恒毕杰昌杜书梅伍飞王浩马加坤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宿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