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036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盒防伪标签,包括基层和粘贴层,粘贴层包括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层,基层包括第一基层、第二基层和第三基层,第一基层、第二基层和第三基层分别设置于第一粘贴层之上,第一粘贴层的中部开有通槽,第二粘贴层设置于通槽内,第二粘贴层的大小小于通槽的大小,第一基层与第二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层,第二基层与第三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层,第二基层的中部向下凹入形成一防伪腔,防伪腔内设置有密码层,基层设置有若干夜光层和若干反光折射层,防伪标签一但掀起会使防伪腔断裂,导致该标签受到损坏,无法再次进行使用,杜绝了不法厂商更换标签的行为。

A packaging box anti counterfeiting lab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cking box of anti-counterfeit labels, including the base layer and the adhesive layer, adhesive layer includes a first adhesive layer and the second adhesive layer, including a first base, second base base and third base, first base, second base and third bas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adhesive layer, the middle layer is the first paste through groove second, paste layer is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groove second adhesive layer size is less than the size of groove, a first connecting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base and second base, second connection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base and third base, second in the middle of the base is concave downward to form a security password security layer cavity, cavity and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uminous layer and a plurality of reflecting refraction layer, but will make a security label set off anti fake cavity fracture, the label is damaged, not again It is used to eliminate the act of replacing labels by illegal manufactur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盒防伪标签
本技术涉及防伪
,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装盒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产品质量直接关乎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健康等切身利益。而假冒产品更是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害群之马。防伪标签在商品上应用非常广泛。许多防伪标签上都应用着各种各样的防伪技术,但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到使用产品期间通常都不会主动的进行防伪测试,导致假冒产品继续危害着消费者和厂家。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不法厂商针对防伪标签的对策也层出不穷,更有甚者,会将正规商品上的防伪标签揭下,再次利用到仿制商品上,造成市场的混乱和消费者的误会,并给正规生产厂商带来损失和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盒防伪标签,它一但掀起会使防伪腔断裂,导致该标签受到损坏,无法再次进行使用,杜绝了不法厂商更换标签的行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盒防伪标签,包括基层和粘贴层,粘贴层的顶部与基层的底部连接,粘贴层包括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层,基层包括第一基层、第二基层和第三基层,第一基层、第二基层和第三基层分别设置于第一粘贴层之上,第二基层的第一端与第一基层连接,第二基层的第二端与第二基层连接,第一粘贴层的中部开有通槽,第二粘贴层设置于通槽内,第二粘贴层的大小小于通槽的大小,第二粘贴层的顶部与第二基层的底部连接,第一基层与第二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层,第二基层与第三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层,第一连接层的底部与通槽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层的底部与通槽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基层的中部向下凹入形成一防伪腔,防伪腔内设置有密码层,基层设置有若干夜光层和若干反光折射层,夜光层和反光折射层分别间隔分布于第一基层、第二基层、第三基层、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的上方。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基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第二基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第三基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粘贴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第二粘贴层的厚度为10~100微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夜光层选用荧光粉制成。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伪腔的深度为10~100微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密码层的厚度为2~10微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密码层设置有防伪图案,防伪图案选用二维码或条形码或序列号。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的防伪标签能够长时间的在黑暗环境下发出亮光,一但掀起会使防伪腔断裂,导致该标签受到损坏,无法再次进行使用,杜绝了不法厂商更换标签的行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层、2-粘贴层、3-第一基层、4-第二基层、5-第三基层、6-第一粘贴层、7-第二粘贴层、8-第一连接层、9-第二连接层、10-防伪腔、11-密码层、12-夜光层、13-折射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1~2所示,一种包装盒防伪标签,包括基层1和粘贴层2,粘贴层2的顶部与基层1的底部连接,粘贴层2包括第一粘贴层6和第二粘贴层7,基层1包括第一基层3、第二基层4和第三基层5,第一基层3、第二基层4和第三基层5分别设置于第一粘贴层6之上,第二基层4的第一端与第一基层3连接,第二基层4的第二端与第二基层4连接,第一粘贴层6的中部开有通槽,第二粘贴层7设置于通槽内,第二粘贴层7的大小小于通槽的大小,第二粘贴层7的顶部与第二基层4的底部连接,第一基层3与第二基层4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层8,第二基层4与第三基层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层9,第一连接层8的底部与通槽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层9的底部与通槽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基层4的中部向下凹入形成一防伪腔10,防伪腔10内设置有密码层11,基层1设置有若干夜光层12和若干反光折射层13,夜光层12和反光折射层13分别间隔分布于第一基层3、第二基层4、第三基层5、第一连接层8和第二连接层9的上方。通过粘贴层2将该标签固定在产品上,当需要撕下该标签时,由于第一连接层8和第二连接层9并没有直接与粘贴层2连接,使第二粘贴层7始终粘贴在产品上,而第二基层4内的防伪腔10的厚度较薄,一但掀起会使防伪腔10断裂,导致该标签受到损坏,无法再次进行使用,杜绝了不法厂商更换标签的行为。第一基层3的厚度为10~100微米,第二基层4的厚度为10~100微米,第三基层5的厚度为10~100微米。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一基层3的厚度为20微米,第二基层4的厚度为20微米,第三基层5的厚度为20微米.第一粘贴层6的厚度为10~100微米,第二粘贴层7的厚度为10~100微米。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一粘贴层6的厚度为20微米,第二粘贴层7的厚度为20微米。夜光层12选用荧光粉制成。防伪腔10的深度为10~100微米。密码层11的厚度为2~10微米。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防伪腔10的深度为10微米,密码层11的厚度为2微米。密码层11设置有防伪图案,防伪图案选用二维码或条形码或序列号。本技术的防伪标签能够长时间的在黑暗环境下发出亮光,一但掀起会使防伪腔断裂,导致该标签受到损坏,无法再次进行使用,杜绝了不法厂商更换标签的行为。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包装盒防伪标签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盒防伪标签,包括基层(1)和粘贴层(2),粘贴层(2)的顶部与基层(1)的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粘贴层(2)包括第一粘贴层(6)和第二粘贴层(7),基层(1)包括第一基层(3)、第二基层(4)和第三基层(5),第一基层(3)、第二基层(4)和第三基层(5)分别设置于第一粘贴层(6)之上,第二基层(4)的第一端与第一基层(3)连接,第二基层(4)的第二端与第二基层(4)连接,第一粘贴层(6)的中部开有通槽,第二粘贴层(7)设置于通槽内,第二粘贴层(7)的大小小于通槽的大小,第二粘贴层(7)的顶部与第二基层(4)的底部连接,第一基层(3)与第二基层(4)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层(8),第二基层(4)与第三基层(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层(9),第一连接层(8)的底部与通槽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层(9)的底部与通槽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基层(4)的中部向下凹入形成一防伪腔(10),防伪腔(10)内设置有密码层(11),基层(1)设置有若干夜光层(12)和若干反光折射层(13),夜光层(12)和反光折射层(13)分别间隔分布于第一基层(3)、第二基层(4)、第三基层(5)、第一连接层(8)和第二连接层(9)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防伪标签,包括基层(1)和粘贴层(2),粘贴层(2)的顶部与基层(1)的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粘贴层(2)包括第一粘贴层(6)和第二粘贴层(7),基层(1)包括第一基层(3)、第二基层(4)和第三基层(5),第一基层(3)、第二基层(4)和第三基层(5)分别设置于第一粘贴层(6)之上,第二基层(4)的第一端与第一基层(3)连接,第二基层(4)的第二端与第二基层(4)连接,第一粘贴层(6)的中部开有通槽,第二粘贴层(7)设置于通槽内,第二粘贴层(7)的大小小于通槽的大小,第二粘贴层(7)的顶部与第二基层(4)的底部连接,第一基层(3)与第二基层(4)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层(8),第二基层(4)与第三基层(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层(9),第一连接层(8)的底部与通槽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层(9)的底部与通槽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基层(4)的中部向下凹入形成一防伪腔(10),防伪腔(10)内设置有密码层(11),基层(1)设置有若干夜光层(12)和若干反光折射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飞易达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