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喷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01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喷码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传送带上方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传送带后端设置有下料斗,机架顶部设置有喷码支架,喷码支架上转动设置有丝杠,喷码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丝杠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丝杠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底部设置有喷码头,喷码头上部设置有集风罩,集风罩通过抽气管与抽风机相连,抽风机连接有排气管,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液压缸、抽风机、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与控制箱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将喷码头喷码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排出室外,保证室内工作环境,可以适应不同的产品,适应范围广。

Automatic jet prin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printing machine, comprising a frame, th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conveyor belt, the conveyor belt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ervo motor, a first photoelectric sensor is arranged above the conveyer belt, the conveyor belt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end of the hopper, the rack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lead screw is provided with a printer support, printer support, prin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photoelectric sensor, screw connected with second servo motor, the screw rod is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cylinder, a hydraulic cylind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part of spray spray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pier, pier wind collecting hood, air collecting cover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exhaust pipe and the exhaust fan, the exhaust fan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haust pipe, the first second servo motor, servo motor, hydraulic cylinder, exhaust the first second machine, photoelectric sensor and photoelectric senso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box;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can spray spray dock The smoke and dust produced in the code process can be discharged outside to ensure the indoor working environment, which can adapt to different products and adapt to a wide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喷码机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具体是自动喷码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印刷产品喷码机大多采用人工手持喷码机喷码头对产品进行喷码,喷码的速度和距离很难掌握,喷码质量完全靠人工熟练度,这样喷码效率低,喷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保证室内工作环境,适应范围广的自动喷码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自动喷码机,包括机架、传送带、第一伺服电机、喷码支架、丝杠、第二伺服电机、液压缸、喷码头、集风罩、抽气管、抽风机和排气管,机架上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光电传感器,传送带后端设置有下料斗,机架顶部设置有喷码支架,喷码支架上转动设置有丝杠,喷码支架上设置有位于丝杠尾部上方的第二光电传感器,丝杠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丝杠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底部设置有喷码头,喷码头上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集风罩,集风罩通过抽气管与抽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抽风机出风口连接有排气管,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液压缸、抽风机、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与控制箱相连。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集风罩与喷码头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抽风机和集风罩的设置能将喷码头喷码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排出室外,保证室内工作环境,液压缸调节喷码头的高低,可以适应不同的产品,适应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机架、2-传送带、3-喷码支架、4-丝杠、5-第二伺服电机、6-液压缸、7-喷码头、8-集风罩、9-抽气管、10-抽风机、11-排气管、12-第一光电传感器、13-下料斗、14-第二光电传感器、15-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附图1可知,自动喷码机,包括机架1、传送带2、第一伺服电机(未图示)、喷码支架3、丝杠4、第二伺服电机5、液压缸6、喷码头7、集风罩8、抽气管9、抽风机10和排气管11,机架1上设置有传送带2,传送带2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传送带2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光电传感器12,传送带2后端设置有下料斗13,机架1顶部设置有喷码支架3,喷码支架3上转动设置有丝杠4,喷码支架3上设置有位于丝杠4尾部上方的第二光电传感器14,丝杠4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5,丝杠4上设置有液压缸6,液压缸6底部设置有喷码头7,喷码头7上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集风罩8,集风罩8与喷码头7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对集风罩8进行更换,集风罩8通过抽气管9与抽风机10的进风口相连,抽风机10出风口连接有排气管11,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5、液压缸6、抽风机10、第一光电传感器12和第二光电传感器14均与控制箱15相连。本技术工作原理:传送带2输送待喷码物料,当第一光电传感器12检测到物料时,控制箱15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停止带动传送带2,控制第二伺服电机5带动丝杠4,丝杠4带动喷码头7向后边移动边喷码,同时控制抽风机10工作,通过集风罩8将喷码头7附近烟尘抽出,通过排气管11排出室外,喷码结束,第二光电传感器14检测到液压缸6,控制箱15控制第二伺服电机5带动丝杠4反转,带动喷码头7回到原位,再重复上述过程,实现连续喷码,液压缸6的设置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待喷码物料。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喷码机

【技术保护点】
自动喷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送带、第一伺服电机、喷码支架、丝杠、第二伺服电机、液压缸、喷码头、集风罩、抽气管、抽风机和排气管,机架上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光电传感器,传送带后端设置有下料斗,机架顶部设置有喷码支架,喷码支架上转动设置有丝杠,喷码支架上设置有位于丝杠尾部上方的第二光电传感器,丝杠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丝杠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底部设置有喷码头,喷码头上部设置有开口向下的集风罩,集风罩通过抽气管与抽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抽风机出风口连接有排气管,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液压缸、抽风机、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与控制箱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喷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送带、第一伺服电机、喷码支架、丝杠、第二伺服电机、液压缸、喷码头、集风罩、抽气管、抽风机和排气管,机架上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光电传感器,传送带后端设置有下料斗,机架顶部设置有喷码支架,喷码支架上转动设置有丝杠,喷码支架上设置有位于丝杠尾部上方的第二光电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献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秦峰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