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取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571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捞取工具领域,公开了一种捞取钳,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夹取杆,夹取杆的顶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绕线轴,绕线轴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绕线轴的控制手柄,夹取杆的末端连接有夹钳,夹钳能伸至狭小空间,且固定钳臂与活动钳臂之间设置有张力弹簧,张力弹簧向钳臂操作端施加压力,使钳口夹紧物品,夹钳包括中部铰接的固定钳臂和活动钳臂,控制丝一端穿过夹取杆空腔卷绕在绕线轴上,另一端从夹取杆的末端伸出与活动钳臂的操作端连接,通过控制丝与张力弹簧的配合使钳口松开或者闭合,解决了从狭小且不同深度的空间里捞取物体的问题,有效防止待捞取物品滑落,避免受到二次伤害,捞取效率高,容易制作,操作简便,适合广泛使用。

Fishing plier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a fishing tool field, discloses a fishing clamp, including internal cavity clamping rod, clamp top take rod through a bearing is provided with a spool, the spool is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handle to drive spool, clip at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a clamp clamp can be extended to a narrow space and the tension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xed clamp and the movable clamp arm and the arm, the tension spring pressure is applied to the operation end of the clamp arm, jaw clamping items, including clamp hinged with the middle of the fixed clamp arm and the movable clamp arm, one end through the control wire clamping rod cavity in winding spool, operation at the end of the other end from the clip take the rod out and movable clamp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through the wire and the tension of the spring to make the jaw loosen or cl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make small objects from different depths of space, effective To prevent their goods fall, avoid two times for damage, high efficiency, easy fabrication, convenient operation, suitable for wid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捞取钳
本技术属于打捞工具领域,具体涉及捞取钳。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当人们把东西掉进狭小空间时,会借助夹钳去捞取,传统夹钳占用空间大,在狭小空间使用时操作受限,钳柄长度有限操作距离受限制,其次因为夹取不稳定,往往会对捞取物品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捞取钳,解决从狭小且不同深度的空间里捞取物体的问题,夹取稳定,而且有效防止了待捞取物品滑落,避免待捞取物品受到二次伤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捞取钳,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夹取杆,夹取杆的顶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绕线轴,绕线轴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绕线轴的控制手柄,夹取杆的末端连接有夹钳,夹钳包括中部铰接的固定钳臂和活动钳臂,且固定钳臂与活动钳臂之间设置有张力弹簧,固定钳臂的操作端与夹取杆的末端固定,控制丝一端穿过夹取杆空腔卷绕在绕线轴上,另一端从夹取杆的末端伸出于活动钳臂的操作端连接。固定钳臂为直杆,活动钳臂中部弯折,弯折处与固定钳臂铰接。活动钳臂的操作端和绕线轴上均开设有用于固定控制丝的固定孔。轴承的轴线与夹取杆轴线垂直,固定钳臂与活动钳臂均中部开孔铰接,夹钳的钳口内侧设有防滑倒钩。夹取杆为伸缩杆。夹取杆的长度为100cm~150cm。固定钳臂与夹取杆末端通过螺纹连接。夹取杆的管内末端设置有与夹取杆内壁过盈配合安装的固定环,固定环中心位置设置有用于穿过控制丝的过线孔,过线孔连通开设在夹取杆侧壁上的引导管,引导管的开口正对活动钳臂的操作端。夹取杆的顶端还安装有垂直于夹取杆的固定手柄,且固定手柄和控制手柄的外壁均设置有防滑纹路。控制手柄上与绕线轴连接的一端一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八个限位块,绕线轴与控制手柄的连接处安装有固定管,固定管内壁设置有与限位块的型式和大小均匹配的限位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内部为空腔的夹取杆末端固定夹钳,使夹钳能进入狭小空间,内部空腔的夹取杆使用轻便,夹取物品,通过轴承安装绕线轴,绕线轴转动缠绕控制丝,绕线轴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绕线轴的控制手柄,所操作需空间小,控制准确,固定钳臂的操作端与夹取杆的末端固定,控制丝一端穿过夹取杆空腔卷绕在绕线轴上,另一端从夹取杆的末端伸出与活动钳臂的操作端连接,通过控制丝调节钳口张开大小,固定钳臂与活动钳臂之间设置张力弹簧,张力弹簧向钳臂施加压力,夹紧待捞取物品。进一步的,固定钳臂为直杆,活动钳臂中部弯折,弯折与固定钳臂铰接,控制丝拉动操作端使钳口张开。进一步的,活动钳臂的操作端和绕线轴上开设固定孔,控制丝固定操作简单,控制丝与固定孔的摩擦小,连接牢固。进一步的,轴承的轴线与夹取杆轴线垂直,避免控制丝滑动,固定钳臂或活动钳臂铰接,活动钳臂以铰接柱为轴转动,夹钳钳口内侧设置防滑倒钩,有效阻止夹取的物品滑落,避免其二次伤害。进一步的,夹取杆为伸缩杆,通过调整夹取杆长度能适用于捞取掉落在不同距离的物品。进一步的,夹取杆的长度为100cm~150cm,长度合理,适用范围广。进一步的,固定钳臂与夹取杆末端通过螺纹连接,连接方式简便,稳定可靠。进一步的,夹取杆内设置固定环以及引导管,使在固定环以上的控制丝与夹取杆的轴线一致,同时引导管将控制丝引出夹取杆,减小缠绕或者松开控制丝的阻力。进一步的,夹取杆的顶部安装固定手柄使用方便,固定手柄与控制手柄表面纹路能有效的防滑,持握稳定。进一步的,拉紧控制丝之后,控制手柄上的限位块卡入固定管内的限位槽阻止控制手柄转动,有利于双手操作使钳口靠近待捞取物品,提高捞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防脱卡块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控制手柄,2-固定手柄,3-防脱卡块,4-绕线轴,6-控制丝,7-夹取杆,8-固定环,9-引导管,10-控制丝固定孔,11-张力弹簧,12-活动钳臂,13-固定钳臂,14-防滑倒钩,15-铰接柱,16-限位槽,17-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捞取钳,静置状态下,控制丝6处于放松状态,钳口闭合,张力弹簧11处于轻度压缩状态,使用时,将钳口伸至物品掉落处,一只手持握固定手柄2,另一只手握控制手柄1,使得整个捞取钳处于稳定状态,然后转动控制手柄1拉紧控制丝6,使其带动对活动钳臂12松开钳口,待捞取物品进入钳口范围时,反向转动控制手柄1,控制丝6松开,张力弹簧11向活动钳臂12施加压力,使其夹紧待捞取物品,钳口内侧设置的防滑倒钩14对捞取的物品施加斜向上的压力,防止待捞取物品脱落,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夹取杆7的顶端安装线轴4,末端安装夹钳,控制丝6由夹取杆7内穿过连接夹钳活动钳臂12,则夹钳在夹取物品时,其作用力的轴线都在一个平面,夹取过程稳定。如图2所示,本技术还包括开设在轴承上的限位槽16以及与限位槽16配对使用的限位块17,限位块17可沿控制手柄1轴向滑动实现与限位槽16的卡紧与分离,控制手柄1上还设置有防止限位块17绕控制手柄1转动的销;限位块17采用环状结构设计,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齿状凸起,限位槽16内设置有与限位块17对应的凹槽,限位块17沿控制手柄1的轴线方向滑动,卡入限位槽16中,实现控制手柄1的锁止;将限位块17从限位槽16中滑出,实现控制手柄1的解锁。根据待捞取物品距离远近的不同,调整夹取杆7的长度,控制丝6的总长度大于夹取杆7的总长度,转动控制手柄1将控制丝6的长度调节至对应的长度。本技术优选的,控制丝6采用钢丝制作,其成本低廉,原材料易得,且强度高,同时便于收放线,不易发生缠绕。本技术优选的,夹取杆7的直径为5mm~10mm,长度为120cm~150cm,操作者视野开阔,便于观察,长度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能有效提高捞取效率。本技术所有公开的特征都是本技术的重点。本行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上述实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内。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捞取钳

【技术保护点】
捞取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夹取杆(7),夹取杆(7)的顶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绕线轴(4),绕线轴(4)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绕线轴(4)的控制手柄(1),夹取杆(7)的末端连接有夹钳,夹钳包括中部铰接的固定钳臂(13)和活动钳臂(12),且固定钳臂(13)与活动钳臂(12)之间设置有张力弹簧(11),固定钳臂(13)的操作端与夹取杆(7)的末端固定,控制丝(6)一端穿过夹取杆(7)空腔卷绕在绕线轴(4)上,另一端从夹取杆(7)的末端伸出与活动钳臂(12)的操作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捞取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夹取杆(7),夹取杆(7)的顶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绕线轴(4),绕线轴(4)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绕线轴(4)的控制手柄(1),夹取杆(7)的末端连接有夹钳,夹钳包括中部铰接的固定钳臂(13)和活动钳臂(12),且固定钳臂(13)与活动钳臂(12)之间设置有张力弹簧(11),固定钳臂(13)的操作端与夹取杆(7)的末端固定,控制丝(6)一端穿过夹取杆(7)空腔卷绕在绕线轴(4)上,另一端从夹取杆(7)的末端伸出与活动钳臂(12)的操作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取钳,其特征在于,固定钳臂(13)为直杆,活动钳臂(12)中部弯折,弯折处与固定钳臂(13)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取钳,其特征在于,活动钳臂(12)的操作端和绕线轴(4)上均开设有用于固定控制丝的固定孔(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取钳,其特征在于,轴承的轴线与夹取杆(7)轴线垂直,固定钳臂(13)与活动钳臂(12)均中部开孔铰接,夹钳的钳口内侧设有防滑倒钩(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路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