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沉降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532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浮沉降池,包括池体、中心布水器和折流板,中心布水器设置在池体中部,折流板设置在池体上部,折流板与池体之间为分离室,中心布水器的上部穿入折流板的下部,中心布水器的内部为第一反应室,折流板的内部为第二反应室;中心布水器的下部通过进水管道连通有原水池,进水管道上设置有加药罐和提升泵;中心布水器的下部通过曝气管道连通有气浮泵,池体的下部为浓缩室,池体的底部通过排泥管道连通有排泥泵,池体的上部连通有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气浮与沉降工艺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出水水质,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

A gas floating down the poo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as floating down tank comprises a tank body, central water distributor and a baffle plate, the water distributor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the tank body central baffl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ank body, a baffle plate and the separation chamber between the tank body, the upper lower into the center of water distributor baffle in the center of the internal water distributor for the first reaction chamber, the internal baffle is second reaction chamber; the original pond communication center of the lower part of water distributor through a water inlet pipe,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dosing tank and lift pump; the lower center of water distributor through aeration pipe communicated with the air pump, the lower part of the pool body is concentr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ool room, through the mud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mud pump, the upper tank body is communicated with a water outlet pipe. The invention combines air floatation and sedimentation process with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reducing the occupied area of the equipment, improving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effluent and reducing the load of subsequent biochemical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浮沉降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浮沉降池。
技术介绍
气浮和沉降是较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传统的气浮池与沉降池分开设置。但一般的废水中通常含油、油脂和悬浮物(SS)中的多种污染物,并掺杂一些泥沙和其它比重大的物质。由于单一的气浮工艺只将能浮起的泥渣去除,由于流速较大,不宜上浮的泥沙及SS又会随出水带出,造成出水SS值偏高,因此,气浮工艺处理后的出水不易达标,增加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须与沉降工艺相结合,才能基本保证出水水质。但常规的气浮池与沉降池分开设置的方式存在着占地面积较大、工艺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浮沉降池,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气浮与沉降工艺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以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出水水质,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浮沉降池,包括池体、中心布水器和折流板,所述中心布水器设置在所述池体中部,所述折流板设置在所述池体上部,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池体之间为分离室,所述中心布水器的上部穿入所述折流板的下部,所述中心布水器的内部为第一反应室,所述折流板的内部为第二反应室;所述中心布水器的下部通过进水管道连通有原水池,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加药罐和提升泵;所述中心布水器的下部通过曝气管道连通有气浮泵,所述池体的下部为浓缩室,所述池体的底部通过排泥管道连通有排泥泵,所述池体的上部连通有出水管。优选地,所述折流板的上部设置有刮渣机,所述刮渣机的一端设有渣斗,所述渣斗连通有排渣管。优选地,所述排渣管和所述排泥管道的末端均连通至泥渣池。优选地,所述池体的上部设有三角堰出水槽,所述出水管与所述三角堰出水槽连通。优选地,所述加药罐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加药罐用于添加聚合氯化铝,另一个所述加药罐用于添加聚丙烯酰胺。优选地,所述加药罐与所述进水管道之间设有流量调节阀。优选地,所述池体的下部呈锥形。优选地,所述折流板的下边缘朝向所述中心布水器弯折。优选地,所述提升泵为多相流泵。优选地,所述排泥泵为气提泵。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气浮沉淀池将气浮工艺和沉降工艺有机地结合,气浮部分设置在沉降部分中心,一体化的设计方式,不仅节省了占地,节省了投资,而且简化了操作管理,更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气浮沉降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原水池,2-加药罐,3-流量调节阀,4-折流板,5-泥渣池,6-提升泵,7-刮渣机,8-渣斗,9-三角堰出水槽,10-排渣管,11-池体,12-中心布水器,13-第二反应室,14-浓缩室,15-分离室,16-出水管,17-气浮泵,18-排泥泵,19-第一反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浮沉降池,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气浮与沉降工艺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以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出水水质,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浮沉降池,包括池体11、中心布水器12和折流板4,池体11和折流板4优选为圆柱状。折流板4设置在池体11上部,折流板4的上部设置有刮渣机7,刮渣机7的一端设有渣斗8,渣斗8连通有排渣管10。折流板4与池体11之间为分离室15。中心布水器12设置在池体11中部,中心布水器12的上部穿入折流板4的下部,折流板4的下边缘朝向中心布水器12弯折,使浮渣不易逃离。中心布水器12的内部为第一反应室19,折流板4的内部为第二反应室13。中心布水器12的下部通过进水管道连通有原水池1,进水管道上设置有加药罐2和提升泵6,加药罐2为两个,其中一个加药罐2用于添加聚合氯化铝(PAC),另一个加药罐2用于添加聚丙烯酰胺(PAM),加药罐2与进水管道之间设有流量调节阀3,通过调节流量调节阀3可调节PAC药剂量和PAM药剂量。提升泵6优选为多相流泵。中心布水器12的下部通过曝气管道连通有气浮泵17。池体11的下部为呈锥形的浓缩室14,锥形的浓缩室14有助于收集絮凝体并排出,池体11的底部通过排泥管道连通有排泥泵18,排泥泵18优选为气提泵,排渣管10和排泥管道的末端均连通至泥渣池5。池体11的上部设有三角堰出水槽9,三角堰出水槽9连通有出水管1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PAC药剂和PAM药剂随提升泵6进入到中心布水器12,并在进水管道及第一反应室19内和原水池1内的原水进行混合并产生絮凝体,气浮泵17曝气,气泡携带细小的浮渣和絮凝体进入第二反应室13,浮渣逐渐上移,最终在刮渣机7的作用下将浮渣刮进渣斗8,浮渣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排渣管10排出。絮凝体在水流作用下进入分离室15,絮凝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进入浓缩室14,分离后上层的清水则通过溢流进入三角堰出水槽9,然后通过出水管16排出。絮凝体在浓缩室14内堆积一定数量后,开启排泥泵18,将浓缩室14内的污泥排出。本实施例的气浮沉淀池将气浮工艺和沉降工艺有机地结合,气浮部分设置在沉降部分中心,一体化的设计方式,不仅节省了占地,节省了投资,而且简化了操作管理,更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本实施例的池体11和折流板4采用圆形竖流式结构,浮渣会自动上浮到第二反应室13的顶部,而不会随水流四处乱飘,使刮渣机7更易于收集浮渣。本实施例采用了多相流泵作为气浮泵17,其操作管理比任何气浮工艺都简单,效率高,不仅克服压力溶气气浮装置易堵塞且不能稳定运行的缺点,还克服了凹凸气浮装置气泡大的毛病。本实施例采用气提泵作为排泥泵18,具有结构简单、免维修、不怕腐蚀、价格低的优点。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浮沉降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浮沉降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中心布水器和折流板,所述中心布水器设置在所述池体中部,所述折流板设置在所述池体上部,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池体之间为分离室,所述中心布水器的上部穿入所述折流板的下部,所述中心布水器的内部为第一反应室,所述折流板的内部为第二反应室;所述中心布水器的下部通过进水管道连通有原水池,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加药罐和提升泵;所述中心布水器的下部通过曝气管道连通有气浮泵,所述池体的下部为浓缩室,所述池体的底部通过排泥管道连通有排泥泵,所述池体的上部连通有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沉降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中心布水器和折流板,所述中心布水器设置在所述池体中部,所述折流板设置在所述池体上部,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池体之间为分离室,所述中心布水器的上部穿入所述折流板的下部,所述中心布水器的内部为第一反应室,所述折流板的内部为第二反应室;所述中心布水器的下部通过进水管道连通有原水池,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加药罐和提升泵;所述中心布水器的下部通过曝气管道连通有气浮泵,所述池体的下部为浓缩室,所述池体的底部通过排泥管道连通有排泥泵,所述池体的上部连通有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的上部设置有刮渣机,所述刮渣机的一端设有渣斗,所述渣斗连通有排渣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和所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涛
申请(专利权)人: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