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补偿电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517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像素补偿电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第二开关晶体管、第三开关晶体管、第四开关晶体管、第五开关晶体管、第六开关晶体管、第七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存储电容以及发光器件;通过第一开关晶体管、第四开关晶体管以及第五开关晶体管的作用分别向第一节点写入数据信号端的信号以及向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写入阈值电压,实现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功能。通过第二开关晶体管与第三开关晶体管的作用在发光阶段实时将第一电源端的信号耦合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避免第一电源端的IR Drop对驱动晶体管产生的驱动电流的不利影响,改善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均匀现象,提高画面显示效果。

Pixel compensation circuit, organic light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xel compensation circuit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switch transistor, second switch transistor, third switch transistor, fourth switch transistor, fifth switch transistor, sixth switch transistor, seventh switch transistor, a driving transistor, capacitor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the first switch transistor, the fourth switch transistor and fifth switching transistors respectively to the first node write signal data of the signal terminal and write threshold voltage to the gate of the drive transistor, the threshold voltage of the drive transistor to realize the compensation function. The second switch transistor and the third transistor switch function in the light phase real-time signal coupling a first power supply terminal to the gate of the drive transistor, a first power supply terminal of the IR to avoi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Drop on the driving current of the driving transistor to improve the uneven brightness display panel, improving image display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补偿电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像素补偿电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是当今显示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与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相比,OLED显示器具有低能耗、生产成本低、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与LCD利用稳定的电压控制亮度不同,OLED属于电流驱动,需要稳定的电流来控制其发光。一般在OLED显示器中,通过数据线将数据信号输入像素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通过电源信号线将电源电压VDD输入驱动晶体管的源极,使驱动晶体管在栅源电压的作用下产生驱动电流以驱动连接的OLED发光。由于工艺制程和器件老化等原因,会使像素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产生漂移,这样就导致了流过每个OLED的电流受Vth漂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导致显示亮度不均,从而影响整个图像的显示效果。并且由于流过每个OLED的电流与驱动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的电源电压VDD相关,在理想状态下,像素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接收到的电源电压VDD需要是恒定的。然而,由于OLED显示器在彩色显示时,不同颜色像素单元发光不同,使得流入不同颜色像素单元中的OLED的电流也不同,从而使得电源信号线中的电流也会发生波动,导致电源信号线上的IRDrop(压降)也会存在波动现象,进而导致输入像素电路中的高电压信号VDD的电压会发生变化,造成不同区域的电流差异,进而造成不同区域的OLED出现亮度不均匀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补偿电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驱动晶体管的Vth漂移以及IRDrop的存在,造成的显示亮度不均匀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用于在第一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开关晶体管,用于在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一电源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三开关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节点导通;第四开关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第五开关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导通;第六开关晶体管,用于在第二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初始化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第七开关晶体管,用于在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发光器件,以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发光器件,其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端相连;存储电容,用于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浮接时,将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耦合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用于在其栅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电压差的控制下生成所述驱动电流。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第二开关晶体管、第三开关晶体管、第四开关晶体管、第五开关晶体管、第六开关晶体管、第七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存储电容以及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相连;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初始化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端相连;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相连。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像素补偿电路。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补偿电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第二开关晶体管、第三开关晶体管、第四开关晶体管、第五开关晶体管、第六开关晶体管、第七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存储电容以及发光器件;其中,通过第一开关晶体管、第四开关晶体管以及第五开关晶体管的作用可以分别向第一节点写入数据信号端的信号以及向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写入阈值电压,以实现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功能。通过第二开关晶体管与第三开关晶体管的作用可以在发光阶段实时将第一电源端的信号耦合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以避免第一电源端的IRDrop对驱动晶体管产生的驱动电流的不利影响,从而可以改善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均匀的现象,进而提高画面显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五;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六;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补偿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七;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电路时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电路时序图之一;图8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的电路时序图之二;图8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电路时序图之三;图8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中的电路时序图之四;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补偿电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M1、第二开关晶体管M2、第三开关晶体管M3、第四开关晶体管M4、第五开关晶体管M5、第六开关晶体管M6、第七开关晶体管M7、发光器件L、存储电容Cst以及驱动晶体管M0。其中,第一开关晶体管M1,用于在第一扫描信号端S1的控制下将参考电压信号端VREF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S。第二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像素补偿电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用于在第一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开关晶体管,用于在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一电源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三开关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节点导通;第四开关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第五开关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导通;第六开关晶体管,用于在第二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初始化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第七开关晶体管,用于在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发光器件,以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发光器件,其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端相连;存储电容,用于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浮接时,将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耦合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用于在其栅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电压差的控制下生成所述驱动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用于在第一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二开关晶体管,用于在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一电源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三开关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节点导通;第四开关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数据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节点;第五开关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导通;第六开关晶体管,用于在第二扫描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初始化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第七开关晶体管,用于在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发光器件,以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发光器件,其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端相连;存储电容,用于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浮接时,将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耦合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用于在其栅极与第一极之间的电压差的控制下生成所述驱动电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补偿电路还包括:第八开关晶体管,用于在复位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初始化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初始化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八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端相连。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端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为同一信号端;或者,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端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端为同一信号端;或者,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端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为同一信号端;或者,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端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端为同一信号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相连。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初始化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相连。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所述第七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端相连。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相连。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为双栅结构。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有源层的沟道区的宽度为2.5~3.5μm,所述第五开关晶体管的有源层的沟道区的长度为6~8μm。15.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为双栅结构。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像素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有源层的沟道区的宽度为2.5~3.5μm,所述第六开关晶体管的有源层的沟道区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章和冷传利李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