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式升降立柱及其升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94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筒式升降立柱及其升降支架,涉及显示器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套筒式升降立柱包括外套筒、内部升降件以及定力弹簧;所述外套筒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内部升降件的下端自所述滑槽的上端开口伸入所述滑槽,并可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筒上;所述定力弹簧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定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部升降件与所述外套筒连接,且定力弹簧趋向于迫使所述内部升降件向上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外套筒的侧面上不开设沿高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开口,该结构的力学性能更好,在满足同样显示器支撑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做的更加超薄。

A sleeve type lifting column and its lifting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elescopic lifting column and a lifting bracket, relates to a display supporting device technical field, sleeve type lifting column comprises an outer sleeve, a lifting member and internal fixing spring; the out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chute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ternal lifting from the chute into the upper opening the chute, and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sliding chute arranged in the outer sleeve; the fixing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chute, the two ends of the fixing spring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lifting member and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spring force tends to force the internal lift to on the mo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ingenious conception, and no side opening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outer casing can be set up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is better, and it can do more ultrathin under the premise of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same display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筒式升降立柱及其升降支架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支撑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套筒式升降立柱及其升降支架。
技术介绍
为了使显示器的位置能够依使用者的不同而能够快速调整显示器所摆放的位置以及其高度,适合观看需要,显示器需要配套升降装置进行支撑。升降装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的质量,合理的升降装置不但能够给使用者提供更好更舒适的使用条件,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缩小尺寸、节省空间。随着显示屏技术的快速发展,显示屏的制造成本越来越低,同时用户对显示屏的尺寸要求也越来越追求大型化,即市场上流行或主打产品的尺寸越来越大,由此要求显示屏的支撑部件的弹力支撑部件有更大的支撑力。另外,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机构设计的进步,越来越多产品追求越来越薄的支架外观,因此现有技术升降支架受到自身结构的限制,无法适用于薄型化显示器的发展和使用需要。故如何对现有的升降支架进行改良,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减小其厚度,从而满足并运用于具有薄型要求的显示器支撑架中,已成为本行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式升降立柱及其升降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升降支架受到自身结构的限制,无法适用于薄型化显示器的发展和使用需要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套筒式升降立柱,包括:外套筒、内部升降件以及定力弹簧;所述外套筒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内部升降件的下端自所述滑槽的上端开口伸入所述滑槽,并可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筒上;所述定力弹簧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定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部升降件与所述外套筒连接,且定力弹簧趋向于迫使所述内部升降件向上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筒的侧面上不开设沿高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开口。现有的显示器升降立柱,通常在显示器的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条形孔,连接显示器的升降翼板通过条形孔伸入立柱内的滑槽内,并与滑槽内的滑块连接,上述结构中,由于条形孔的开设,破坏了立柱的力学性能,支撑显示器的强度和刚度减弱;反过来讲,为了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无法将该立柱做的很薄,从而无法适应现代显示器超薄化发展的需要。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外套筒的侧面上不开设沿高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开口,该结构的力学性能更好,在满足同样显示器支撑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做的更加超薄。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筒的外形呈板状。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升降件为条形板体。进一步地,所述定力弹簧的两端包括相对设置的拉伸端和卷筒部;所述内部升降件上设置有弧形卡槽,所述卷筒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弧形卡槽内;所述拉伸端与所述外套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卡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弧形卡槽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内部升降件的两侧。具体而言,在高度方向上,所述弧形卡槽设置在所述内部升降件的中部或者下部;定力弹簧的拉伸端设置有弯钩,通过弯钩与所述外套筒滑槽侧壁的中部、或者上部连接,或者,定力弹簧的拉伸端也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外套筒滑槽侧壁的中部、或者上部。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升降件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弧形卡槽;设置在同一侧的若干个所述定力弹簧的拉伸端固定连接;随着内部升降件的上下滑动,所有的所述定力弹簧同步展开或者卷起。优选地,设置在同一侧的若干个所述定力弹簧的拉伸端通过螺钉、铆钉等紧固件固定连接,设置在最上端的定力弹簧的拉伸端通过弯钩或者螺钉等方式固定在所述外套筒滑槽侧壁的中部、或者上部。进一步地,所述卷筒部通过定力弹簧座设置在所述弧形卡槽。定力弹簧座包括前半部和后半部,前半部和后半部扣合在一起后中间形成半圆形的、即半包覆式的卷筒部容纳腔,拉伸端自容纳腔的开口伸出,卷筒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优选地,所述定力弹簧座由POM(聚甲醛树脂)制成,所述定力弹簧座设置在卷筒部与所述弧形卡槽之间,减少卷筒部对内部升降件的磨损的同时,自身具有润滑作用,方便卷筒部的转动,防止卡死现象发生。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升降件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抵靠在所述滑槽的内侧壁上,内部升降件通过若干个所述轴承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升降件上设置有安装孔,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孔内,轴承的外圈伸出所述内部升降件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后分别抵靠在所述滑槽的前内侧壁和后内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与所述内部升降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内部升降件完全脱离所述滑槽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为相互配合的挡块和卡台。优选地,所述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筒的中上部,挡块包括伸入所述滑槽内的凸起部;内部升降件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卡台,凸起部设置在卡台的滑动路径上,从而可防止内部升降件完全滑出滑槽。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筒的上端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内部升降件与所述滑槽之间缝隙的端盖。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带有上述套筒式升降立柱的升降支架,其还包括:底座和显示屏安装座;所述外套筒竖立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内部升降件伸出所述滑槽上端开口,所述显示屏安装座设置在内部升降件的上端,用于连接显示器。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安装座包括基座和连接座,所述基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内部升降件的上端,所述连接座通过枢接轴可上下俯仰的铰接在所述基座上;显示器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进一步地,所述枢接轴上套装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连接座连接,并趋向于支撑抬起所述显示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套筒式升降立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由于外套筒的侧面上不开设沿高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开口,该结构的力学性能更好,在满足同样显示器支撑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做的更加超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套筒式升降立柱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套筒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定力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部升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外套筒;11-滑槽;12-挡块;13-端盖;20-内部升降件;21-弧形卡槽;22-卡台;30-轴承;40-定力弹簧;41-拉伸端;42-卷筒部;50-定力弹簧座;51-前半部;52-后半部;60-底座;70-显示屏安装座;71-基座;72-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套筒式升降立柱及其升降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筒式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内部升降件以及定力弹簧;所述外套筒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内部升降件的下端自所述滑槽的上端开口伸入所述滑槽,并可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筒上;所述定力弹簧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定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部升降件与所述外套筒连接,且定力弹簧趋向于迫使所述内部升降件向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式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内部升降件以及定力弹簧;所述外套筒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内部升降件的下端自所述滑槽的上端开口伸入所述滑槽,并可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筒上;所述定力弹簧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定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部升降件与所述外套筒连接,且定力弹簧趋向于迫使所述内部升降件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式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的侧面上不开设沿高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式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的外形呈板状;所述内部升降件为条形板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式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力弹簧的两端包括相对设置的拉伸端和卷筒部;所述内部升降件上设置有弧形卡槽,所述卷筒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弧形卡槽内;所述拉伸端与所述外套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筒式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升降件的左右两侧对称地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弧形卡槽;设置在同一侧的若干个所述定力弹簧的拉伸端固定连接;随着内部升降件的上下滑动,所有的所述定力弹簧同步展开或者卷起。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套筒式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正勇陈春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